“停課不停學”期間,2億多名學生湧入在線教學平臺,使得曾經被視作輔助角色的在線教育大熱。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各地復課復學步伐加快🏊🏼♂️。線上教學是否會因此“退潮”?今年兩會期間🖖🏻,在線教育往何處去的話題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線上線下融合是趨勢
疫情期間全面在線教學取得積極成效後,線下教育是否會被在線教育取代?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的回答是“否”🦙。
“經過3個多月的實踐⚡️,可以發現線上線下教育各有優勢🫄🏿,如線下教育交流更密切🛴,線上教育時空更靈活🧑🏻🦱;線下教育組織關系更穩定明確▪️,線上教育教學主體更多元🐌。”韓平說。
在談及在線教育發展方向時,他表示,疫情後在線教育不會被冷落🙅🏽♀️,未來教育發展方向是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轉變。
在線教育作為教學改革重要抓手的價值👎🏿,在疫情期間被凸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在今年兩會提交了一份“關於以大規模線上教學為契機助推高等教育變革的提案”。“經過疫情期間的摸索,在線教學取得了積極成效🚵🏿,很多教師不再堅持‘只有教室裏面黑板面前的教學才是課程教學’的觀念🤾🏽♂️,高校要借此機會加快推動教學變革🦋。”
同樣👨🏼🦲,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也認為,線上教育拓寬了教育空間和課程容量,要讓它成為高等教育的一種新形態🚴♂️,“這既是大學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國際高等教育的新趨勢”⛈。
抓住新基建機遇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由於網絡環境和應用終端匹配不均衡❤️🔥,一些地區也出現了雪地上網課、懸崖邊上網課的情況✧。
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看來👨🏼🎓,互聯網技術可以把最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推到所有學校✫,讓薄弱學校的學生也享受到較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這有助於縮小教育鴻溝,推動教育公平。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信息化建設各地存在差異🦘,在線教育效果相差較大,這可能會造成新的不公平。”倪閩景說👷🏻。
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也指出🐷,此次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暴露了在線教育不少短板🤩,網絡和平臺問題只是一方面🚄,其他問題還包括終端過多、優質資源過少;技術有門檻🧑🏿✈️,對教師信息素養要求過高;與在線教育相適應的學生管理、教學評價缺乏基本經驗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不少代表委員呼籲抓住“新基建”這個戰略機遇重點🐽,解決網絡接入和平臺穩定性、線上教育資源整合、在線教育平臺交互功能不足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管培俊指出✨,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深入發展和大規模應用是必然趨勢,在國家層面🤦🏽♀️👩👩👧👧,當務之急是解決好“路”與“車”的短板。他建議加快建設教育專用網絡,構建泛在的網絡學習空間💁♂️👩🏼,為教育教學提供快速穩定的網絡保障,支持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
人工智能賦予在線教育更多期待
在一些企業推出的在線教育產品中🐯🍯,通過智能技術分析學生行為,精準推送教育內容進行個性化培養♻,讓每個人所學不同,已經初步實現。在技術飛速進步的基礎上,在線教育蘊含的智能化個性教育的可能性,尤其讓代表委員們期待🏋🏿♂️。
“人工智能技術介入教育過程後🧎🏻♀️,教師可以精準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布置作業或者講授知識點的時候👫,就會進行針對性布置。這些新技術會引起整個教育的變革。”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丁光宏說🔵。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胡衛期待👨🏻🌾,將來可以利用在線教育對學習行為進行管理,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學生行為,實現對教育內容的精準投入、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未來的教育,應該給不同類型、年齡、個性的人,提供不同的學習空間和學習可能性。基於此,未來的學生也要有很大的選擇權🧎🏻。”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說🏩。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