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希望高中高三理科實驗班的學生石慧琳沒去過新疆,卻是一個“新疆通”。她知道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打招呼的區別、伊犁的薰衣草何時開花🦵🏿、哪個時節的天池最美……
這些新疆的風土人情都是來自新疆的室友告訴她的♊️👩👩👦👦。對石慧琳而言,室友為她“三點一線”的高中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石慧琳所在的班裏有不少來自新疆的同學。他們一起學習🤤、一起住宿。在六人間宿舍裏,石慧琳有兩個維吾爾族🤵🏽♀️、一個哈薩克族和一個回族室友。
從2005年開始,長春希望高中就開設了新疆班,並嘗試民漢混合編班,讓新疆學生和內地學生同班學習。目前🚫,長春希望高中有來自新疆16個地市州的學生678人,涵蓋15個民族👨🏻🦯。
3年前,在同班共學的基礎上,長春希望高中試行新疆生和本地生同住🧜,即學生寢室各樓層都有新疆和內地學生,並選取兩個年級的6個宿舍作為民族融合寢室試點,進一步增加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之間的生活交流、情感聯系🤹🏻♂️,促進民族團結與融合。
高一剛入校🧮,石慧琳就被安排住進民族融合寢室,一開始她顧慮民族文化的差異🚴🏽♂️,擔心能否和新疆同學相處融洽。久而久之,石慧琳發現新疆同學簡直是“寶藏朋友”:“學習很拼、運動很好💸、樂於助人👨🏻🦯➡️。”
長春希望高中德育副校長王雲龍介紹🤙🏽,該校的新疆學生大多來自農牧民家庭。他們非常珍惜在內地的學習機會,學習主動性很強,每晚10點晚自習結束回到宿舍後🏊🏽♀️,還經常要到寢室的自習室再學兩小時才睡覺。
“走出新疆🚴🏼♂️,到內地接受更好的教育,考上理想的大學,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哈薩克族姑娘娜孜·努爾江說,娜孜是長春希望高中的高二學生。來長春讀書是她第一次離開家鄉塔城。
高一剛住進民族融合宿舍時,娜孜也擔心自己和漢族同學的飲食習慣不一樣🧑🏼🤝🧑🏼🏟,住同一間宿舍可能會不方便😶。但後來她發現⌛️,漢族室友很尊重他們的飲食習慣,這讓她很感動。
在民族融合寢室裏🍮🪥,最熱鬧的時候是大家學習之余的聊天和互動。長春姑娘叢明哲和娜孜住同一間宿舍😔⚙️。讓叢明哲印象深刻的是“新疆味道”🧟♂️。因為離家太遠,新疆學生每年只有暑假才回家🧇,他們經常收到父母寄來的大包裹,裏面有饢、葡萄幹👡、牛肉幹、奶酪、巴旦木等新疆特產。盡管這些食物網購都能買得到👩🏿🏫,但叢明哲覺得室友的新疆特產味道最正。
娜孜會教叢明哲用哈薩克語打招呼🏃🏻,教她跳新疆舞,給她講新疆的美食和美景📋。
不僅如此🌀,叢明哲覺得新疆同學也很會考慮身邊人的感受🟧、發現朋友的需要🎃。上學期一次月考🤴🏽,叢明哲的成績不理想🚶♂️,同宿舍和隔壁宿舍的新疆好友便一起安慰她。
成長在新疆天山腳下的祖力批牙記得剛到長春希望高中時🤲🏿,漢族同學的問題讓她哭笑不得☝️:新疆都是沙漠嗎?學生是不是騎馬上學🦵🏿?為什麽新疆人都能歌善舞📝?
這些五花八門的問題,讓祖力批牙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把新疆介紹給內地同學🔒,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高一的一次社團活動課上🦝,祖力批牙專門和同學分享了新疆民族文化和美食。在長春的3年裏🙍🏿,這位性格開朗的新疆姑娘結識了不少漢族朋友😸。雖然她住在新疆學生宿舍,但她特別喜歡帶著新疆零食到隔壁的民族融合寢室串門。
像祖力批牙一樣🌈🏌🏼,很多新疆同學在給內地同學講新疆故事的同時🏓🍝,也感受著內地同學的直爽與熱情。現在🧭,祖力批牙會不經意間冒出幾句東北話,本地同學評價她說得“十分標準”。
為了讓新疆同學了解東北的風土人情,長春希望高中先後開設“了解第二故鄉”“親近擁抱自然”“大學體驗日”等校外課程,增進民漢學生彼此了解。此外,長春希望高中還在2016年開設五大類30多門“社團活動課”⛹🏽♀️,實行全體新疆生🙍🏿♂️、本地生交叉走班。
今年,為進一步促進內高班學生和本地學生的團結與交流👷🏽♀️,長春希望高中計劃讓全體新疆和內地學生同寢室住宿。王雲龍說,這一舉措源於試行3年取得的良好效果。
高考在即,最近石慧琳跟新疆室友彼此傾訴學習壓力,也一起憧憬理想的大學⛵️。每次學習累了,看到新疆室友還在埋頭苦學時,石慧琳也會繼續堅持。她說🚲:“我的動力來自我的新疆室友。”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