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基於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小學、初中、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的34661名學生抽樣調查,從未成年人互聯網接入環境、互聯網使用🫒、網絡素養教育、網絡安全與防護等方面𓀅,展示了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使用特點和網上生活狀態。
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已相當普及。《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城鄉未成年人的數字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鎮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0.3%♤💁♀️,兩群體的差異較2018年的5.4個百分點下降至3.6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學齡前觸網比例顯著提升🧔。《報告》顯示🧙♀️,互聯網對於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這一趨勢對家庭的上網技能教育、網絡內容監督管理🪺、互聯網企業針對性保護機製提出更高要求。
未成年人對互聯網的認知正向積極。調查發現,未成年人認為互聯網主要是🧑🏼🍳:認識世界的窗口(67.1%)、日常學習的助手(66.1%)🥾、娛樂放松的途徑(59.3%)👇🏿🧑🦽、便利生活的工具(53.1%)👩🦽➡️🪘、認識朋友的渠道(36.5%)、自我表達的空間(18.8%)😮。
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調查發現,未成年網民使用各類上網設備的比例,依次是手機(93.9%)🚹、電視(56.7%)、臺式電腦(45.0%)、筆記本電腦(31.5%)☎、平板電腦(28.9%)。未成年網民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上網設備達到74.0%👸🏿。
調查還發現🐍,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網上學習(89.6%)🉑🧑🏻🎄、聽音樂(65.9%)、玩遊戲(61.0%)。
未成年人網上學習與學校課堂教育深度融合。調查發現📙,未成年人的網上學習📈📊,依次是:做作業(45.5%)、復習學過的知識(44.4%)、在線答疑(40.7%)、背單詞(39.1%)、學習課外知識(33.4%)🧗🏻、在線教育輔導(18.3%)🥳。在網上學習領域🧚🏽🌽,成年人主要是搜索🛑、獲取信息,未成年人則更多表現為課堂教育的延伸。
未成年人網上娛樂和社交活動呈現新的特點。調查發現💪🏿,聽音樂和玩遊戲仍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上娛樂活動🦶🏻。玩遊戲方面🧑🏿⚕️,手機遊戲占56.3%,電腦遊戲占24.6%。看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的比例,分別比2018年提升5.7個和6.4個百分點。上網聊天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上溝通社交方式,占58.0%。
初中是未成年人網絡社會屬性形成的關鍵期🏍。調查發現,小學生在網上從事聊天、使用社交網站、逛微博🉑、逛論壇、看新聞👇、購物等各類社會化活動的比例🥷🏽,均明顯低於其他學歷段🈷️🥖,初中開始則出現顯著增長。如初中生上網聊天👎🏻、使用社交網站查看或回復好友狀態的比例👨🦼➡️🏋🏿♂️,分別比小學生增長31.5個和29.8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報告》顯示🦿,65.6%的未成年網民主要通過自己摸索來學習上網技能,通過學校學習獲得上網技能的為25.7%🤾🏼♂️🗳。目前,網絡素養教育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教學體系,網絡操作技能、網絡防沉迷知識⚰️、自護意識和能力需要得到加強。
《報告》在總結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建議。一是重視學齡前兒童的上網管理和教育,幫助孩子從觸網之初就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二是從家庭👱🏽、學校😦、政府、企業、社會等多個層面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未成年人過度使用互聯網的危害🧑🏻💻。三是構建系統的網絡素養教育體系,重點將上網技能、防止沉迷🆑、自我保護🫳🏽🐻、信息甄別等能力作為必修課。四是完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機製,嚴厲打擊利用網絡侵害未成年人安全和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本次調研還針對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互聯網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並與全國中小學生平均水平進行了對比分析🕺🏽。目前,我國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互聯網普及率分別為77.7%和83.6%,存在網絡使用技能偏低、手機遊戲偏好明顯📎、更易遭遇不法侵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網絡素養教育、加強社會關愛幫助、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