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學校藝術教育屬於人文學科範疇🧑🏼🦳,是普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DBAE)理論的提出者、美國藝術教育家德韋恩·格裏爾(W· Dwiane Gerer)在1984年發表的一篇《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文章中表示🧲。在美國🧝🏽,“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理論主張教學內容應以人類文化中優秀的藝術作品為核心,通過藝術創作👱、藝術史、藝術批評♦️、美學課程,培養學生健康發展的藝術理解力🕺🏽🧘🏼。
引導學生欣賞藝術🕵️♀️、理解藝術🤦🏽♂️🎂、創造藝術
20世紀以來🧜🏿♀️,美國藝術教育以三大理論為基礎:形式主義、兒童中心主義🤞🏿、以學科為基礎的教育理論(DBAE)。形式主義藝術教育理論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導致藝術同生活🚴🏽、同社會相分離🤰🏼。兒童中心主義藝術教育理論致力於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但是它將兒童同社會分離開來🧘🏻♀️。“以學科為基礎的方法”把藝術創作、藝術史、藝術批評、美學這4門學科貫徹到從幼兒園到中學畢業(K-12)的藝術教育中。課程設置按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考慮到兒童心理發展各階段🚴♀️,將這4門學科以不同的形式講授,以達到提高學生鑒賞藝術、批評藝術、創造藝術作品能力的目的🛥。雖然“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理論最早是面向美國中小學普通藝術教育而提出的,但如今🚴🏽♀️,美國綜合性大學也把這一理論引入高等專業影視教育📹。而美國高等教育中的藝術教育也因此能與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教育順利接軌🚮,減少學生在不同階段轉換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應與斷裂感👩🦯➡️。
“‘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理論主要從4個方面來看待藝術與人的關系。在製作藝術作品👰🏼、欣賞藝術品質時,將藝術置於超越時間的文化背景下,討論和驗證其對藝術特征、價值👥、重要性的判斷🏊🏿♀️。”美國學者艾森納(Eisner,E.W.)曾表示🕊,該理論需要完成的4個目標是🫓,幫助學生獲得藝術創作能力的技能和想象力👨🏻🦼;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評論藝術作品🗯;幫助學生理解藝術作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理解藝術的價值所在🪩。
因此,在美國的藝術課程中,無論是課程安排👩🏼⚕️、教材編寫、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等,一切都以這個總體目標為出發點。“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理論中的藝術創作、藝術史👨🏼🎤、藝術批評及美學4種課程,對應到高等教育影視專業教育就產生了影片創作、電影史、電影批評及美學這4個分支課程。影片創作課除了包括各種創作課程以外,同時也包括劇作、剪輯、攝影🎻、錄音🤹🏼♀️、製片🧛🏽、後期等與創作相關的課程。而另一部分課程是電影史、電影批評及美學課程。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由表達
在美國,藝術教育呈現出多種教育方式與目標🆕。美國藝術家莫裏斯·布朗(Maurice Brown)在《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一書中提出了藝術教育4種價值取向:為學習技巧而創作,這類教育常常把創作穿插於其他科目的教學,以其他科目為主,藝術創作為輔來挖掘學生的藝術才華;為就業而創作🪔,這類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教給學生生計的同時使其作品個性化🏇🏻;為表達情感而創作🍘,這類教育要求學生的自由和個性得到尊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表達自己的思想;為增進理解而創作🥞,這類教育主張要註重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異同,在集體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在影視創作中也存在以上4種價值取向,學校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目標來培養不同類型的學生。而學習電影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怎樣有效地與過去進行交流,怎樣理性地進行思考、欣賞和理解當代社會環境,培養自信心及理解文化差異🎲。
斯蒂溫·艾迪斯(Stephen Addiss)將藝術史研究的方法歸結為4種:形式分析♠️📒,即藝術家用特定方法將視聽各要素組合在一起,用以表現特定的主題;生平事跡研究🧎,即藝術家的背景和個人的精神世界;主使人和觀眾研究,即藝術家以某種方式受托進行創作,或者向欣賞者表達一些觀點;文化研究🧑🏿🍼🤷♂️,即藝術家要表達他所處時代的社會價值觀。通過這4個方面的研究🧙🏽,史學家向我們展示了不同文化✵、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中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幫助我們在現實中尋找自我🏪,在人類精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歸宿🏫。
在傳統的藝術教育中,藝術批評與藝術教育是水火不容的。然而𓀙,美國藝術教育家喬治·吉伊根(George Geahigan)提出了藝術教育的三種教學活動:個人反應活動、概念與技巧教學和學生研究活動🤧,並將藝術批評課程的側重點放在個人反應教學上。通過營造自由🤵🏼♀️、平等、坦誠🔦、以交流為目的的寬松討論氣氛,教師提出個人問題,引發課堂討論🦐,來促進學生的批評探索思考;或通過寫個人反應文章,非正式寫作練習👰🏽、校外考察和現場參觀等方式,讓學生把自己對待藝術作品的思考寫下來。而在藝術批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只需給學生提供一些有關藝術作品的背景材料🧑🏻🦲,講授一些美學概念和藝術的專門知識,指導學生自己閱讀有關的批評文章🧑✈️。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以藝術研究為主。米切爾·帕森斯(Mlchael J.Parsons)與基內·布洛克(H.Gene Blocker)在他們的《美學與藝術教育》一書中提出:“美學是要分析我們對藝術的認知觀點。其中一些觀點對於藝術而言十分具體👩🏽🎨,例如設計、形式、韻律,有些則不然,像情感5️⃣、美、現實、交流和判斷。後者中的諸方面更多地源於日常生活,而不是某種說教……由此表明⏩,美學表明了藝術與生活的結合🧑🏻🦱🐧。”實踐也表明,美學與藝術創作有著必然的聯系👟,兩者必須結合起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培養出優秀的藝術家📚。
使藝術教育與社會發展形成統一
以學科為基礎的影視教育模式🦃🏉,將美學📈、史學、批評等幾門學科與藝術創作活動聯系起來,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理解力和審美水平,更讓影視教育與社會發展達到完整的統一🙏🏽。因此🫸,以影視教育為例,“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理論可引導藝術教育積極發展。
首先👮🏻,改變教學觀念。在教育中應該準確定位教學培養目標及培養價值取向🕢,即每個院校都要形成自己的專業定位🕒。例如👨🏿🚀,美國影視類院校主要有4種類型😕,即主流商業電影學院(南加州大學)🖤、獨立電影學院(紐約大學)、試驗電影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及專門培養動畫人才的電影學院(加州藝術學院)🙌🏽。我國專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也應根據自己的優勢師資力量☃️,形成自己獨特的專業品牌,這勢必將對我國培養多元化的、國際化的、專業化的影視人才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改革教學內容。藝術教育是一門視聽結合的綜合性藝術𓀔,應該實行創作課程與理論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按“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理論,影視類學生不但應學習劇作、攝影等與創作相關的課程🌚🪝,同時也應學習史論👴、理論、批評🪟、美學等相關課程👨🦽。此外,開設一些美術史、戲劇理論、音樂批評、藝術等相關課程也非常必要🤽🏻♂️。因此,影視課程體系可分為4個學習領域:視聽·技術🦈、史論·理論、欣賞·批評、藝術·美學。
再其次,改革教學方式🙆🏽♀️。藝術類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是一種互動和交流的關系🤹🏻♂️,應形成一種教學相長🌕、相互交流的新模式🧖🏼👩🏿⚖️。同時,影片拍攝也是一個團隊活動😜,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因此在教學方式上應實行以下措施:實行個性培養🚹,建立導師負責製度𓀆。導師可根據學生的個性及特點進行專業指導,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與老師更多的接觸學習到老師的藝術思想。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布置小組作業🤦♀️,並在課程作業評價體系中加入團隊合作評分標準🙆🏿♂️。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學院)
作者🧛🏽♂️:劉貝琳
來源𓀅: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