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地處閩西北,與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學家朱熹長年居住講學的建陽🦝、武夷山一山之隔。兩宋時期,光澤的學者,特別是烏洲李氏世家👩🏻🚒🚷,湧現了不少傑出的學術人才,與朱熹有或師、或友、或弟子的關系👰🏻。朱熹一生無數次踏上光澤的土地🫶🏽,來這裏交流講學🐙,指導書院發展。烏洲在宋元時期出過李深🤌、李郁𓀇、李呂🤍、李相祖、李閎祖🛀🏿、李方子、李應龍,就是那個時期著名的“理學李氏七賢”,其成就都與書院文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西山書院🧘🏻♂️0️⃣,位於城西大陂處,為李郁所創。《八閩通誌》有載🙅🏼♀️:“西山精舍在縣之西山下,宋儒李郁讀書之所也💁🏻♂️。”李郁,字光祖,為李深次子🦮,學者尊之為西山先生。他幼承家學😖,後被母舅、著名的理學家陳灌薦到福建理學鼻祖楊時門下。楊時,號龜山先生。他很賞識李郁的聰穎好學🧑🏫,招其為女婿🫰🏽。李郁從楊時學習十八年,為楊時學術重要的繼承人。朱熹的老師羅從彥也是楊時的弟子,與李郁為學兄學弟,所以朱熹雖然沒有見過李郁👨🏻🏫,但一直把李郁當作心中的老師,評價極高。他在《答李濱老書》中寫道:“熹少好讀程氏書,年二十許時,始得西山先生所著論孟諸說,讀之又知龜山先生之學橫出此枝,恨不及見也。”並於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專門為逝去三十五年的李郁撰寫《西山先生李公墓表》,感嘆“聖賢遠矣!然其所以立言垂訓👨🏿🎤,開示後學者👷🏽,其亦可謂至哉。……若龜山之所以教👨🏿🔧,西山之所以學👨🏫,其足以觀矣!”流露出對李郁這位理學前輩的欽敬之情。李郁當時作為中興人才🏋🏼♀️,被舉薦到朝廷,為右迪功郎🤌🏼。後秦檜為相,李郁不肯俯就🖕,辭職回鄉。在城西大阪處築室而讀,取名“西山精舍”🐾。“龜山既歿,後進多從之遊”“欲求真經🩲,必從郁遊”👨🏻🦽➡️,從學弟子如雲🤏。李郁在那裏讀書講學著述,完成《論孟遺書》《易傳》《李西山文集》等🤞🏿。
朱熹早期傳播理學興辦和推廣書院😜,受李郁西山精舍一定的影響。通過了解西山精舍的經驗,豐富了自己辦書院的思路,推廣書院教書講學的方法,可謂得益不少。而光澤其後宋元明清的書院,都受朱熹書院教學思維的影響,不斷豐富發展。
特別是雲巖書院,影響最大🤷🏼♂️。書院位於光澤城南的雲巖山🫵🏼,是朱熹弟子李方子的讀書講學處。據《光澤縣誌》記載:“雲巖山,城南三裏,其山蒼翠秀拔,宋果齋李方子讀書其中💁🏻♂️。”李方子,字公晦,早年求學朱熹時,朱熹見他舉止🧗🏿👫🏻,說:“觀生為人⛴,自是寡過。但寬大中要規矩,和緩中要果決!”故他後來為記住恩師教誨🔨,以“果齋”為號。他跟朱熹到各處書院遊學🧑🏿🏭,對書院文化了解最多,並深得朱熹真傳💖,被譽為“獨探其奧🚴🏼♂️,尤精其粹”。著作有《紫陽年譜》《清源文集》《禹貢解》《傳道精語》等。他曾任泉州觀察推官🥽、國子監學錄。後被宰相史彌遠視為真德秀黨人而罷官。李方子回到光澤👎🏼,在雲巖山這少年讀書處辦精舍,讀書講學。這裏山不高,但風景秀麗,面前兩條小溪交匯🙎🏼,稱為二龍環抱。半山平緩處是精舍🪄,遠近可見。旁邊有半空煙雨亭,為休閑之地。李方子在此講學,一時間遠近學習者慕名而至。雲巖精舍培育了大批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個學生,一是宋慈▶️🤫,為法醫學家。二是葉采🦤,後為邵武知府。三是牟子才,官至副宰相。“雲巖書燈”為當時光澤城一景。
千百年來,光澤的書院受朱熹的影響,一直發展繁榮。到後來有崇仁書院🦪、月山書院🪯、紫陽書院、杭川書院、正音書院🧑🏼🦰、鹿山書院、雙溪書院📔、東澗書院等。
“雲巖教音嗣布,與考亭師友濟美當世⛑,而過化之澤,浹乎人心,流風余韻猶有存者而致然也👩🏻🦽。”這是明代著名學者、光澤縣令上官祐對朱熹弟子李方子創辦雲巖書院的評價。“上接先聖之心源👧🏿,下衍一線之道脈”。光澤的書院在朱熹的影響下,歷經近千年🌵,在當地成為培育人才的重要場所,對閩北和光澤學風的教化“功莫大焉”。培養出一代代儒學理學人才。如宋代李方子🧙🏿♀️⛹🏽♂️、元代著名詩人黃鎮成,其《尚書通考》🧑🔧、《秋聲集》等入選《四庫全書》。明代副都禦史陳泰、清代何秋濤🏊🏼♂️🤛🏻,以中俄邊界歷史地理專書《朔方備乘》而聞名👩🏼🔬,由鹹豐皇帝賜書名,後來出版由清廷重臣李鴻章作序。還有出任《八閩通誌》總纂的高澍然👨🏼🏭,一生著作等身😳。
千百年過去,光澤昔日書院的創建,讓朱熹從中汲取了經驗👩🏿🎤,後來的傳承發展又得益於朱熹的推廣和影響🛎,可謂相輔相承。作為封建朝代教育場所的書院,為培養人才確實功不可沒。但隨著新型學校的興起👏🏼,昔日的書院早已蕩然無存🦡。近年,光澤為打造歷史文化縣城,計劃恢復部份著名的書院遺址💂🏻,作為名勝景點,讓後人穿越時空,目睹千百年前書院教書育人的風采。(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