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陜西、山東以及甘肅等多地都曝出職業學校以畢業證相要挾🦊,強迫學生前往指定工廠頂崗實習的新聞↔️,一些學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反映🈂️,“學校把他們倒賣給了中介”。
所謂“頂崗實習”與學生參加的普通實習不同,它需要實習生完全履行崗位的全部職責🤹🏿♂️👨🦽➡️。這類實習一般應安排在專業學習的最後階段👫🏼,其前提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實踐方法。但是👩🏿⚕️,不少職業學校在安排學生頂崗實習時🧑🏽✈️,並沒有尊重這個基本的教育規律☮️。
比如,有媒體曝光🫐💿,新學期剛開始,甘肅蘭州某職業學院的數百名學生便被學校安排至廣東惠州⚒、江蘇昆山等地的電子工廠進行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學生每天被要求至少工作12小時,從事和所學專業毫無關系的流水線工作。對實習生而言🦄,這就是在浪費時間、消磨青春👘。但是,學校強製實習👇🏿,“不去實習就沒有畢業證”🐱,學生敢怒而不敢言🥞。
校方強製學生去某單位實習✍🏼,當然有自己的“小算盤”。現在不少職校都面臨招生難、師資力量薄弱、資金短缺的問題,利用學生創收成了它們的生存之道。學校在和對接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後🦨,就把學生給“賣”了🧑🏿🍼。因為可以利用廉價勞動力🧘🏼♂️,接收單位當然也樂在其中🥣。頂崗實習的學生往往沒有簽訂正式勞動合同,處於《勞動合同法》的保護範圍外,實習生的權益因而無法得到保障。
其實,今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已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裏面明確了實習生應受保護的各項權益🏊。比如,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應當分別選派經驗豐富🕵️♀️🦮、業務素質好、責任心強👨👩👧👦、安全防範意識高的實習指導教師和專門人員全程指導🌳、共同管理學生實習。對於實習選擇👩🏻🦼➡️,任何單位或部門不得幹預職業學校正常安排和實施實習計劃,不得強製職業學校安排學生到指定單位實習。而且🛼,學生也不是廉價勞動力🍍,頂崗實習者的報酬原則上應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
這些規定給職校生實習劃定了“紅線”,對整治諸多實習亂象無疑有積極意義。但是🧔🏿♂️,如何貫徹、落實規定🙋🏼♀️,切實保護職校生權益💇🏿,依然是個現實難題🧑🦯。這首先要求職業學校加強自我約束,嚴格依照規定和教育原則指導學生實習5️⃣,絕不能以犧牲學生權益為代價去營利。實習單位也不可在工作、休息🫎、報酬等方面侵犯實習生權益,應尊重、保護頂崗實習者。實習生也該擦亮雙眼🏌🏿,不被校方“忽悠”,在權益受侵害時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只有依靠多方努力,職校生實習才能回歸教育本義▪️。(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