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綦江區的學生身體素質報告引起了大家的關註🤥。全區高中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68.9%🥗Ⓜ️,比全國低16.1%🪢。除此之外,學生的身高🧑🏼🔬、生長發育水平均達到良好。“小眼鏡”“小胖墩”在綦江越來越少🧚🏽♂️🥁,原因在哪裏?讓我們聽聽綦江區教委主任劉成怎麽說——
教育說到底是要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除了給他們豐富的知識、開闊的眼界👩🏻🍳,還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基於此🧏🏿♂️,我區確定了“健康尊嚴🧘🏼👩🏼💼,張揚個性”的教育理念👧🏼。從大課間著手🫸🏼,全面改革學校體育工作。
大課間不是玩,是教育
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相當一批的學生每天的鍛煉時間未達到1小時🦛,肥胖率居高不下。記得曾看到上海學生體質健康調查🧍🏻♀️,2010年與2005年相比🕕,上海學生力量素質(握力)和女生力量耐力素質均是下降趨勢👈🏽。此外🧑🏻🌾,學生近視眼患病率已由全世界第三位上升為第二位。🚴🏿♀️。
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學校重要的教育內容,大課間作為學校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發揮好作用。但在實際中,我們發現,大課間的問題不少🦦👨🏼🏫,需要改變:
形式僵化,千篇一律♍️。大課間活動往往是開始設計比較好⚇,但後來會缺少變化。不少學校的大課間就是做操⬇️,而且一套操做好幾年。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失去了興趣,他們的表情是呆滯的、動作是僵化的、情緒是麻木的,學生有“被大課間”的感覺。本該受到學生歡迎的大課間👷🏽♂️,成了無趣的規定動作🚣🪟。
作用淡化,華而不實💃。有的學校把大課間作為對外展示的工具,把它變成了一個節目。統一的服裝、誇張的動作、花哨的編排🙅🏻,讓學生疲憊不已。每每遇到對外展示和對上檢查,大課間就像大型團體操表演被搬了出來。領導高興了、校長長臉了,但學生則成了演出道具🏹。這樣的大課間忽略了的真正主體,束縛了個性,壓抑激情,偏離育人功能👼🏻。
大課間怎麽做,關鍵看學校🍄🟫、校長怎麽看。這一段寶貴的在校時間,有了好的理念,就會是好的教育;沒有理念🚝,就有可能成為“放羊”的垃圾時間👩🏼🔧。
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生身上
我們下決心要改變大課間的面貌🧑🏿🏭🉐,把這個黃金時間段真正用到學生身上去🙍🏼♀️。大課間如何實施?各校思路不清,效果不盡人意。隨著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我們逐步形成了總分總的模式🤳🏿,即先集中統一做操,再分項活動🈴,最後放松整理。
區教委根據各校經驗研究製定了《綦江區中小學大課間活動評估標準》,成為學校大課間的評價依據和操作指南。同時提出兩大要求🕙:一是“70%的學生活動強度要達最大心率”🧡;二是活動時間要保障40至50分鐘。
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納入學校年度績效(督導)考核,占5%權重,關系到全區各校的年終考核等次與績效工資;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納入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年度績效考核🥴;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指揮棒變了,學校就變了🦵🏿。我們發現,一批學校的特色大課間活動開展了起來。綦江區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邊緣,有中山、低山、深丘、淺丘和槽谷五大類地形,山地占全區總面積約70%,丘陵約占30%🏦,修建平整的運動場地成本較高,學校運動場地總體面積不足🍣。學校並沒有被難住,而是根據學生年齡及自身優勢,自編操(舞),解決了學生在同一時間做操活動空間狹小的難題。
我們本以為學校的經費會是個大難題。因為大課間活動無專項預算,我們也沒有財力確保全部學校每個學生都能配備多項體育活動器材。學校為此開動腦筋,挖掘器材要求不高的民間傳統遊戲🧙🏿♀️,自製鐵環☃️、雞毛毽🙎🏿👐🏽、陀螺、竹桿🤷🏻,或購買廉價實用的球👨🏻🎓、扇、繩、圈等。
一些趣味體育活動🫴🏼,如打陀螺🛰、跳橡筋繩🧑🏻🔧、花樣跳繩、竹桿舞、鬥雞等民間遊戲被重新挖掘出來,自編的球🏄🏿、圈⛏🧊、繩🧗🏻、扇、拍🧖🏿、手語、武術操等內容豐富了學生的活動。
從體育延伸到德育智育和美育
辦法比困難多,孩子真受益🫶。隨著活動的深化,各校及時調整指導思想和思路,將育人功能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回歸了學生主體。活動形式越來越多樣,對抗性的✩、競爭性的➝、比賽性的遊戲陸續被引入大課間活動💖。體育延伸到了德育智育和美育。
漸漸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身體越來越好了。今年全區學生的體質報告顯示🎠,全區高中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僅為68.9%,比全國低16.1%🙎🏿。全區學生平均身高增長了0.47厘米➗。除此之外🫃🏼,學生的生長發育水平均達到良好🚰🧌,比去年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些變化給了我們繼續工作的信心👩👩👧👧👨🏿🏭。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評價標準,加強督導考核。在2012年《大課間體育活動評估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評價標準,除組織管理🧑🏼🏫、活動實施外,學生參與度、運動熱情🤚🏻🤷♂️、鍛煉作用都將作為評價大課間的主要指標。
同時🧑🏽🎄,我們還用上了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學校視頻系統🐧,我們實現了對學校大課間的常規管理和不定期督導檢查👎🥊。我們將評選大課間示範學校作為抓手,把更多更好的經驗在全區推廣。我們力爭通過測評和督導🕵🏿♀️,讓大課間成為學生一天中的快樂時光🙌🏻。(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