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召開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製度改革工作部署會🤞🏻👨🏻🚒。本次改革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中學、小學教師職稱系列統一設置為中小學教師職稱系列✋🏻,在中小學(幼兒園)新設正高級教師職稱,調整了職稱申報條件和評價標準,將民辦教師🍦、編外教師納入評價範圍🦎,並在評聘環節嚴格執行職稱結構比例管理和崗位設置方案🗼。此次改革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將涉及全市17萬名中小學教師🖐🏻,今年全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任務將在10月底前完成🤷🏽♂️。
中小學教師也有了“教授級”
本次改革健全了職稱層級🕊🏣,改變了原來中學教師最高等級為副高級、小學教師最高等級為中級的規定,將中小學教師職稱等級最高設置到正高級🥒,打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此次改革後,中小學教師職稱等級將統一設置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師級和員級,對應的職稱名稱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和三級教師,分別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相對應。而正高級職稱就相當於高校裏面的“教授級”了。
據介紹🧛🏻,新設立的正高級中小學教師🖥🔩,今年將評68人。
民辦教師首次納入職稱體系
為統籌中小學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促進中小學教師隊伍協調發展,本次改革打破了實施30年的中學🧛🏽♀️、小學教師職稱製度,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中學教師系列與小學教師系列統一並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系列。
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系列評審範圍包括,北京市所屬普通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教科研、校外教育等機構中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此外🤖,為促進民辦教育機構發展,本次改革打破體製機製壁壘,將民辦教師納入評審範圍,為民辦中小學教育機構教師開通了職稱評價通道。
外語計算機不再是必備條件
申報條件方面,本次改革從教書育人、課程教學🌆、教育教學研究、影響力🧑⚖️、學歷經歷5個方面合理設置各級別的申報要求〽️。對於業績突出的優秀教師,破除了論資排輩等陳舊觀念🪱,可直接破格申報高級教師。
同時根據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𓀎,調整職稱申報條件要求👩🏿🦱,從今年起,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再作為本市中小學教師申報職稱的必備條件。新的申報條件,註重教育教學的工作實績,堅持育人為本🧕🏽🏧、師德為先👲,體現了中小學教師自身特點和成長規律。
按不同職稱等級分別評聘
改革後,職稱評聘程序按不同職稱等級分別進行🙋🏿♀️。二級教師、三級教師由學校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考評小組考核評議,考核合格並報區主管部門審核後👎🏼🥇,由學校直接聘任;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按照個人申報、考核推薦、專家評審、結果驗收、學校聘用的基本程序進行評聘👩🏿🦳🧙🏽,其中學校負責推薦一級教師和高級教師🧑🦱,區高級評委會負責評審一級教師和高級教師並推薦正高級教師人選,市正高級評委會負責評審正高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人選評審後報人社部和教育部核準。
評價機製方面,新職稱製度通過采取審閱教案⛅️、聽課說課、面試答辯🈂️、專家評議等多種評價方式,對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業績能力、學術水平等方面進行科學🧑🏽🚀👩🏽🍳、客觀🚛、全面的評價。尤其在一級教師的職稱評審工作中,新增聽課、說課🤥、答辯等環節,健全了申報人與評審專家面對面的交流考核評價製度。(新聞來源💉:北京晚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