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文教新聞
  

隱性留守是社會發展的潛在危機


           城市裏也有留守兒童 

    父母生而不養 

    祖輩代為撫養 

    過度加班很少陪伴孩子 

    為了掙錢過早送孩子寄宿 

    陪伴孩子時人在心不在 

    都是“隱性留守”現象 

  2016年2月頒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中認為,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如果以此標準推論,在城市裏處於這類情況的未成年人同樣數量驚人🧑🏼‍🔬🏂,他們就是所謂的隱性留守兒童,而且問題日漸突出,正在成為兒童成長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危機。

  長期缺少父母陪伴與良好教育就是隱性留守 

  隱性留守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相比🚈,最大的相同點都是親情缺失🐗,最大的差異點是多數孩子的經濟保障較好🤚🏼。隱性留守兒童往往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因為父母忙於工作或進修學習,自己難以得到應有的陪伴和照料;二是被過早送進寄宿學校或異地求學,包括越來越多的小留學生👰🏽;三是由於父母離婚等原因被忽視甚至被拋棄;四是主要靠祖輩或保姆照料生活,有些則需要靠自己照料自己↙️。 

  其實,隱性留守兒童現象已經開始引起社會的警覺。如2015年5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李泓冰寫的評論《微時代的“失陪”隱憂》所說,許多父母迫不及待忙著在電腦上🙅‍♀️、手機上刷屏發言、“曬”各種照片、忙各類點贊時,卻忽略了聲稱“最愛的”孩子內心深處的孤獨空寂🤾🏽。孩子和父母雖處一室卻常無交流;很多父母雖然每天都在孩子身邊,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實現真正的陪伴。這種現象被專家稱為“隱性失陪”👂🏽。 

  不少城市兒童🐞,貌似有多達六位至親長輩的貼身照顧🫑,物質上未必匱乏🧑🏿‍🍳😆,精神上卻可能孤寂無依——“失陪兒童”受到的隱性傷害,重重疊疊,日積月累,遲早會釀成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難以下咽的苦果。一項針對我國超過1000個家庭的學前教育現狀進行的長達5年的研究表明🧜,父母“失陪”現象相當嚴重,其中存在三個突出問題⬆️,即“托付式教育”“隱性失陪”和“父親在教育中的缺失”。 

  隱性留守問題或成為兒童成長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危機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孩子在12歲之前能否與父母建立親密的親子依戀關系,對其一生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隱性留守兒童問題的實質就是破壞了親子依戀關系的基礎,使其一生都可能生活在不幸童年的陰影之中,嚴重者甚至會影響下一代。 

  依戀關系是親子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形成良好親子關系的根本👨🏼‍🎨。對於兒童個人來講,它不僅存在於兒童早期🙏🏼🧘‍♂️,而且會對人的一生發展產生重要的意義👨🏼‍🦱,會對青少年👮🏼‍♂️、成年甚至老年期的心理狀態產生深遠影響🤍。對於親子關系而言,依戀關系的形成不僅影響到家庭的穩固📼、父母與孩子的和諧,還會影響家庭的整體生存環境🧑🏼‍🦳。 

  依戀理論最初由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提出🚠,他試圖理解嬰兒與父母相分離後所體驗到的強烈苦惱🍌。鮑爾比觀察到👨🏼‍🏫,被分離的嬰兒會以極端的方式👨‍✈️,如哭喊、緊抓不放、瘋狂地尋找,力圖抵抗與父母的分離或靠近不見了的父母。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對依戀關系的建立有深刻理解,她認為:人的心理發展有順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會滯後反應👷🏿。任何生命都是過程,任何過程都有開始🤦🏿💪🏿,生命發展是軌跡式的,人的命運取決於早期發展🦏。人的成長大致有三個時期🌓,即1—6歲,6—12歲💂,12—18歲。12—18歲時人已經進入青春期,其獨立意識與逆反心態就決定了這一時期已經不是家庭教育的優勢時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即依戀期。在依戀期中🧑🏼‍💼,又以1—6歲最為關鍵。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少兒發育研究所的專家曾就依戀問題對174名孩子進行了長達16年的考察。他們首先考察了孩子們的家庭背景✵,諸如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其家庭的整體狀況,以及母愛程度等。隨後,他們又考察了這些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考察他們在學校環境中的適應程度,以及在數學🧖🏿‍♀️、閱讀能力、拼寫等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結果得出的結論令人矚目🥷🏿: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況下,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與程度是孩子日後學術成就最明顯的因素。 

  孩子與父母或照顧者之間健康的關系,是其一生中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嬰兒對父母的依戀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密切相關🧍🏻‍♂️,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同樣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有密切的關系🧑🏻‍🚀🥟。 

  缺乏父母陪伴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據2015年5月25日法製晚報報道,未成年人犯罪者6成缺父母陪伴。“涉案未成年人家庭監護狀況”課題組在全國多地進行了專項調查。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教授介紹調查結果顯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與家庭監護缺失有關。在308名涉案未成年人中,至少有55.52%的人並未受到監護人或照管人的管教。一些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或照管人因婚姻破裂、健康不佳🥲💕、經濟收入低而監護能力不足,無法為涉案被監護人提供良好的監護或者照管環境👳🏼‍♂️,容易造成監護或者照管欠缺。 

  此外👨‍👦,調查發現,家庭監護與未成年人分離狀況嚴重。在171名外地戶籍的涉案未成年人中,61%沒有父母的陪伴。也有相當比例的家庭監護欠缺,308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只有59.09%還保持婚姻關系,雙方有固定工作的僅占23.7%。 

  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要盡量攜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顯然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一個重要對策👩‍👧‍👧。可是,如果忽視父母的監護及家庭教育責任,流動兒童也可能成為隱性留守兒童,甚至走上犯罪之路🦚。2014年5月新京報報道🦈,經北京警方連夜工作,網傳“三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視頻中的3名嫌疑人已全部落網。施暴者均為十多歲的孩子♐️,跟隨打工的父母來京。在案發地朝陽區崔各莊鄉奶西村,聚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者以及他們的孩子💂🏻,父母白天外出工作🎅🏿,無暇顧及他們。對於他們來說🛀🏽,離開學校😩,無所事事🧔🏼‍♀️、每天上網和等待滿16歲出去工作,就是他們全部的生活。 

  同月28日光明網發表作者胡連娟的評論認為🤶🏽,這起殘暴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並非個案,其所透視出的是城鄉二元結構下大量城市留守兒童的成長困局,以及由此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將農村“留守兒童”移至城市🥻,原先存在的問題不僅未得到改善,反而讓年幼的孩子們背上了一個沉重的“移民二代”的身份,戰戰兢兢地面對一個更為復雜的城市環境。奶西村的這三名施暴青少年,正是因為身處一個由貧富懸殊加劇、教育政策不公🙎🏼‍♂️、生活條件差、成長環境多變、父母疲於奔命🤶🏼,以及諸多現實問題所引致的教育缺失、親情缺失💆🏿‍♀️、友情缺失、監管缺失等所交織而成的畸形成長環境🫰🏻,最終釀成了身上“暴戾、兇狠👩🏽‍🦲、殘忍”的品性。

  關註隱性留守兒童問題,自然要關註父母離異帶來的影響。民政部發布的“2012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共有310余萬對夫妻辦理離婚手續,2013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50萬對。其中,67%的離婚家庭有孩子。而離婚時🐾,6個男人中只有1人選擇要孩子,這個比例是17%🧑‍🦯。也就意味著,2012年約有35.3萬🤹🏻‍♀️📄、2013年約有39.87萬個孩子在父母離異後缺乏父親陪伴。

  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經常得到父親陪伴的孩子智商高,學習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以上調查數據和典型案例足以說明,隱性留守兒童不僅客觀存在,而且問題嚴重,如果忽視下去,將成為兒童成長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危機😻⚈。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同時,需要前瞻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來預防和消除隱性留守兒童問題可能釀成的災難。(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6-02-2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