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夏君容是山裏的窮娃娃,是大山把貧窮和她關在一起的。
但對女孩來說,山外的世界並非一場不可及的夢。她將木板架在雙腿上當書桌,用知識雕刻自己的未來❌,在燈光昏暗中觸摸希望。
身後的辛苦,她有意或無意地省掉了。在江西修水縣茶坑村的3間土坯房裏,貧窮在代際間傳遞♙,姐姐18歲時早早嫁人,哥哥初中畢業後外出打工。
當夏君容的父母還躬身在山中的薄田裏嘆息時,中國的新一輪扶貧開發,將千萬貧困兒童的未來和國家行動系在一起♦️。他們翻過山嶺🧑🦽,搬遷至新家,就讀於新校園🕺🏼🫶🏼,並在某個日子對命運做出新的判斷。
改變命運的路道阻且長
清早出門,米和鹹菜是必須帶在身上的。
上學的路彎坡陡,夏君容只能用“可怕”來形容🫷🏽,“下雨的時候🌿,根本不敢走”。
她家離學校有10多裏遠🤲🏼,有的必經之路就在山崖上,路的一邊是斑駁的山壁🚺,另一邊就是三四丈高的山崖,向下看是河流湍急。
中午🦂,夏君容要把米和鹹菜蒸熟,其他同學也大多如此,碗裏很少能看到新鮮蔬菜和肉類,有的甚至只有米飯。
她出生的修水縣茶坑村是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最為偏遠的山村之一🧑🔧,距離縣城六七十公裏,村裏人一年難得進一次城🧱。她的父母👳,不知道現在時髦的綠色崛起,不知道蘇區振興,甚至不知道按江西省的要求🕐,包括全家人在內的276萬貧困人口要在2018年脫貧。
他們只是想盡辦法改變命運🤦🏻♀️,種田、養豬,雖然成效甚微;他們知道孩子長大後要上學🧑🌾,讀出個“名堂”就可以走出大山,走進城市;他們聽說縣裏要搞移民搬遷,山下正在建安置房🧘♀️,其中一棟會是他們的。
在為一條路😐,一餐飯而折磨的童年,對夏君容來說,還能上學讀書已是莫大的幸運。因為家中條件簡陋💥,她到10歲時還要和父母睡在一起🦵💇🏽♂️,每晚只能趴在滿是油漬的餐桌上做作業,或者幹脆拿塊木板架在雙腿上充當書桌。
教育是改變貧困兒童命運的重要途徑,然而這條路也不順暢。夏君容曾經就讀的學校是一排年代久遠的土坯房🚴🏻,老師們年紀都很大了,但能教語文和數學。坐在木桌前⏪💤,她跟著老師用方言朗讀課文3️⃣,一扭頭,就能看到窗外雜草叢生,甚至有蛇出沒。
在這樣的條件下🫛,寄希望於讀書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路和她上學的路一樣,道阻且長▫️。
她是一個能讀出“名堂”的女孩
在父親盧方林看來,夏君容是一個能讀出“名堂”的女孩。
因為愛讀書🍈、能讀書🌕,她在十裏八村是出了名的,成績常年年級第一🧑🏼🦲。全家對她寄予厚望⏬,盼著她能通過讀書走出一條和姐姐哥哥不同的路。
可有些事情不是光靠努力就行的👋🏽。他們或多或少知道👨🏿🌾👩🦰,村裏以前也有許多孩子成績很好,但讀初中🧑🏼🏫、高中後,成績跟不上縣城的孩子🥝,最終還是走上了早早外出打工或嫁人成家的“老路”。
城市和農村🫵🏼,尤其是貧困山區間的教育鴻溝橫亙在那裏♗,很難逾越。就在一家人對未來感到迷茫時🐸,改變卻已悄然降臨。
盧方林從村幹部那裏聽說的移民搬遷,啟動了。
在國家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江西根據本省實際,探索出搬遷移民扶貧進城進園安置的新模式。換句話說🐾,就是要把和夏君容家一樣🧍♀️🧑🏽⚖️,住在偏遠山區的貧困群眾搬進城鎮工業園區附近安置😴,並幫助他們就近就業,確保他們搬得出、穩得住🚵🏿♂️,並且逐步致富🚬。
茶坑村成為修水縣第一批整體搬遷的村莊之一。得知這一消息後🧑🧑🧒,夏君容興奮了很久,移民安置小區還在建設時,她就央求爸爸帶她去看了幾次。
2014年底🦹🏿♀️,小區正式建成,夏君容家通過搖號拿到了新家的鑰匙,並於春節前喬遷新居𓀇。由於沒錢裝修,盧方林只能潦草地粉刷了一下墻壁,騎著摩托車把家具從山上搬下來,包括一臺早已過時的舊彩電。
那時,已經在縣城讀書的夏君容🧑🏿🦱,慢慢懂得了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懂得了山澗小溪,也能明媚地奔騰。她第一次見到國旗在旗桿上升起,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第一次學習繪畫和音樂🧔♂️,而不只是語文數學📁。
她現在就讀的修水縣第八小學校園環境優美,兩棟四層的教學樓能容納2000多名學生在這裏就讀;教室寬敞明亮,全部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在去年的全縣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中獲得第一名🟡。
教育條件的改善,是改變貧困兒童命運的新起點。夏君容在日記裏寫道:“現在我正式從農村搬到城市裏了🔬,在城市裏住,在城市裏讀書……”
家庭的光亮
“我想上清華大學。”夏君容知道的大學不多,清華是其中一所。
沒有誰會嘲笑孩童時的夢想🕴。對於貧窮🖐,12歲的她有著比同齡人更深刻的生命體驗,對“大學”有著比同齡人更厚重的精神寄托🤸🏻🦻。
她說🖐🏻:“過去,我不僅擔心山裏的教學條件不好,自己考不上大學,還擔心考上後✝️,家裏是不是能夠承擔得起。”
看著父母為了供自己讀書每天起早貪黑地勞作,她內心時常充滿愧疚。
夏君容的媽媽說🙂↕️,女兒知道家裏條件差,從不主動要求什麽,有困難都會自己想辦法克服,平時只要一有空𓀈🛹,就會幫家裏幹些家務活👨🦽。“我都不知道為什麽這個女兒會這麽懂事😠。”
因為🕵🏿♀️,她懂得感恩。夏君容常常參加社區組織的誌願者活動👌🏽👩🦼➡️,力所能及地幫助陷於困境的孩子、老人。從小看到爸爸遭受病痛折磨卻一直為家庭苦苦支撐🤭,她想長大後當一名醫生,幫助那些和爸爸一樣身體不好的人恢復健康。
深夜,窗外就是那片離開不久的寂靜的大山🧑🏽🎓🦥。這個熬夜苦讀的小姑娘把困苦變成了動力🐪,在純真的童年裏勾勒改變命運的故事。
雖然搬進新家只有大半年時間,夏君榮家中客廳的墻上已經貼了很多獎狀,從“學習標兵”到“手工製作大賽”二等獎,從“三好學生”到“學習積極分子”……
她身上的光亮也照亮了為進城如何生活而憂慮的父母。
現在,夏君容的爸爸在縣城工地上打零工🤷🏼♀️,一個月下來有三千元的收入🌂。“爸爸媽媽看起來都年輕了很多,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在她眼裏👉🏿,現在這個家處處充滿著新的希望🍇👂🏿。
夏君容正在經歷的變化也是萬千中國人的個人歷史,新一輪扶貧攻堅的國家行動👩🏽⚕️,正附著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她讓人們相信,貧瘠的土地上↪️,正迎來改變命運的力量🦛。(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