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嘉賓:
李明新 北京小學校長
伍 宸 浙江工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
姜朝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姜建誌 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濱州邊防支隊海防邊防派出所教導員
張 瑋 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濱州邊防支隊海防邊防派出所民警
紀 鵬 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金水路小學教師
宋 偉 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濰坊邊防支隊偵查隊隊長
8月到了🗺🤘,意味著暑假過了將近一半,暑假本是孩子們最自由快樂的時光💇🏼🧏🏽♀️,可放暑假以來🙏🏽,多地發生了多起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甚至釀成多起死亡悲劇事件。這些事件為人們敲響了暑期安全警鐘,也讓我們深思,這些“吃人”事件背後的安全漏洞該咋補👐🏼?
學生暑期安全工作不僅是學校的事🚵🏽,更是學生、家長以及全社會共同的事👈🏽。
為了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中國教育報記者選取了新近發生的幾類有關安全的真實案列🏥,並邀請校長、教師、專家和民警提提建議、支支招,共同推進學生家長💂♂️、學校及全社會防範意識的提高🙇。構築起家長🐍、學校、社會三維防護網絡,保障孩子度過一個安全、愉快、有意義的暑期。
事故1
溺水
7月22日下午3時許🚈🙋♂️,江西省德興市新營街道辦事處接到群眾反映,稱有兩名中學生下河遊泳未歸🚴♀️,可能溺亡📐🫱🏽。
街道辦事處立馬組織救援,一方面組織街道應急巡防隊伍和當地派出所、村幹部趕赴現場🔰,另一方面聯系消防➛、武警、應急中心等部門幫助搜尋和救援。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時,已有獲悉情況、水性好的多名市民,主動下河參與搜救😁。下午4時30分左右📭,兩名學生先後被打撈上岸👯♀️🎽,但已無生命體征。
據悉♥️🧑🎓,兩名遇難學生當天中午和幾名小夥伴相約,一起下河遊泳。可遊了沒多久,兩人突然遭遇意外,被河水卷走。其他小夥伴受到驚嚇🏛,紛紛上岸,跑回家,告知家長,請求幫助。等小夥伴帶著家長回到河邊時📛🐕🦺,兩人已不見蹤影🧛🏿♀️。搜尋無果後,家長遂立即求助街道辦事處和派出所👼。目前,新營街道辦事處正在做安撫工作,並幫助家屬處理善後工作👩🏻🎓。
溺水可以說是暑期學生安全的最大隱患🕐🫷🏻。暑假以來,各地已經發生多起學生遊泳溺亡事件👩🏻🦽➡️。僅江西省就已有好幾起類似事件發生。6月30日㊗️,上饒縣一名15歲男孩遊泳溺亡✍🏻。7月1日👩🏻🦼➡️,弋陽縣發現兩名學生溺亡遺體。7月10日,鄱陽縣3名初二學生結伴遊泳溺水身亡。
支招——
暑期安全教育研究要結合城市、農村等不同地區的特點、實際👨🏽💻,進行安全教育內容的研究👩⚕️,使安全教育富有針對性。安全教育在實施上要製度化🔧、課程化👨🏽🍼、常態化🖇。
要加強對孩子的遊泳安全教育💂🏼,告訴孩子下水前要充分活動身體🐆,防止水下抽筋,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也不要相互打鬧,以免意外嗆水。遊泳時,如果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𓀝。若出現抽筋等情況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如果遇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並立即報警,尋找身邊的成年人👯♂️。可向水中拋擲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或在岸邊使用長竹竿和繩子拖拽溺水者,切不可貿然下水救人👐🏽。岸上搶救時,要讓溺水者平躺,頭偏向一側💇,協助其將口鼻內的水吐出來🤌🏻。如果溺水者已經出現了呼吸微弱或停止的現象,要馬上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
必須註意,野浴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公安部門也應當在轄區環境復雜的水域設立警示標語,加強附近的巡邏監督,預防事故發生。
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疏勝於堵,家長在暑假期間不妨多陪陪孩子,全家一起到正規的浴場和遊泳館休憩娛樂🎒,滿足孩子的愛水之心,比單純下一個“禁水令”效果要好得多🔨。未成年人外出遊泳要結伴而行,最好有熟悉水性的成人陪同👩⚖️,或到正規的遊泳館等有專職救生員監督的場所遊泳🚷。 (李明新 姜建誌)
事故2
墜樓
7月15日🫴🏼,南京市明發濱江新城小區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兒童不慎從11樓家中墜樓,因為傷勢嚴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據目擊者陳先生介紹👨🏿🏫💆♂️,當天下午2點多,他經過明發濱江新城小區232幢樓時,突然聽見有人驚呼,說有個孩子從樓上掉了下來。
現場情況讓所有人都驚呆了,一名五六歲的孩子躺在地上,慘不忍睹。110民警和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終因傷勢太重🟪,搶救無效死亡。據了解🧝🏼♂️,孩子今年5歲,上幼兒園大班,放假後回到家裏,跟奶奶住在一起🕉,因為孩子淘氣,趁上廁所的工夫📞,打開窗門🫶🏿,不慎從11樓墜樓。
據了解,進入暑假🍝,僅南京地區就已經發生了多起兒童墜樓事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家長因為工作等原因,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導致。
7月5日傍晚,南京市大廠區阿卡小區內,一名6歲男童從17樓陽臺墜下身亡🧏🏼。墜樓原因是防盜窗沒鎖,孩子探出身子往下看,不料失去重心墜樓身亡。悲劇還沒有結束🚰,前不久的一個晚上😼,大約10點多,南京市仙林大學城香樟園小區11幢樓🙍♂️,一名4歲半的男童從自家衛生間墜樓,隨後被父母發現,送醫搶救無效身亡🙅♀️。
支招——
防止兒童墜樓事故的再次發生💨,一是要解決居家的安全隱患🤵🏼♂️,尤其有嬰幼兒的家庭,要做好防護窗的安置和檢修工作,避免任何方面的安全疏忽;二是要加強安全防範教育,家長可以采取示範、模擬等方式幫助兒童認識家庭環境,比如可以模擬高空拋物👆🏿,讓孩子認識到高空墜落的危險。同時,作為兒童監護人🦐,家長應盡量不讓孩子獨自待在房間💂♀️;三是掌握必要的急救手段。一旦遇到墜樓受傷的兒童,家長在聯系救護部門,等待專業醫護人員來臨之前💖,對孩子采取一些簡單的緊急救護措施,保證孩子受到的傷害最小化。
事故3
燙傷觸電
7月9日,因為父母工作原因,南京市溧水區一名11歲的小男孩一個人留在家中,大約中午11點多鐘的時候🎉,孩子口渴自己倒水喝,不料打翻了熱水瓶𓀊,一瓶滾燙的開水順著脖子灌了下來。由於家裏沒有大人,孩子燙傷後的哭聲驚動了鄰居✍🏼,才發現出了事👩👦。
據醫生介紹✋🏽,孩子全身燙傷面積達到60%,為深度燙傷,經過搶救脫離生命危險🏃♂️。醫生說,孩子燙傷時🦯,如果有大人在身邊進行緊急處理,孩子的傷情就能得到控製,不至於發展到目前這樣。
同樣是一個人在家,近日👩🏽🦰,南京市建鄴區積善新寓一名8歲女孩在家裏玩耍時,也同樣打翻了熱水瓶,導致一條腿被嚴重燙傷🗻。
7月11日上午9點,南京市秦虹小區11歲的黃姓小女孩,也同樣因為打翻熱水瓶,被燙傷住院。
支招——
燙傷觸電這樣的安全事件大都發生在家中🎴,因此,家長監管不能若有若無🧑🏼🍳,更不能形同虛設。作為法定監護人的家長,暑期尤其要多一分安全意識,不能完全采用放羊式管理,要有個度🤾🏻♂️,不能放縱孩子。
要盡可能規避觸電風險🍄,家長首先要多註意觀察家裏的各種電器,插頭插座🙅、電線👨🏿🏭、燈是否有破損、老化的現象,如果有應立即進行處理;其次🏃🏻➡️,用電安全教育要做在平時,家長要抓住生活中的小細節及時對孩子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在發現孩子有亂動亂摸電門的行為時,應及時製止,利用條件反射法對孩子進行用電安全教育。
學校要在平時多組織開展有關防觸電教育,可以通過實際案例、小實驗、邀請民警現場授課等方式,讓孩子們了解觸電的後果👼,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不慎觸電的傷害性。 (紀鵬 張瑋)
事故4
被鎖車內
6月27日,湖南湘潭九華一對夫婦開車帶著兒女還有親友的孩子去打疫苗🟫,回來後,妻子抱女兒下車🌘,叮囑丈夫看好兒子。丈夫以為兒子跟妻子回家了,竟然粗心地將在後排睡覺的兒子鎖在車內去談業務。車子露天停放,車內炙熱如烤🕵🏿,這個還差1月才滿4歲的孩子🚠,最終因高溫缺氧窒息死亡。
就在同一天🈵,在廣西南寧金灣花城小區🪸,發生了一起兒童車內窒息死亡的慘劇。
在這之前的4月1日🟰,上海一男子帶著19個月大的女兒外出辦事,數小時後,他突然想起孩子還在車內,孩子搶救無效死亡
支招——
在炎熱的夏季,若有孩子長時間被鎖車內,就極有可能造成了孩子的意外傷亡。防範這一問題,首先家長要加強孩子安保意識,不能因為工作忙,或者事情急,就想當然地以為安全♈️,把孩子鎖在車內,最後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家長們離車前要將車子檢查一遍,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車內✮👩🏽🦰。為了防患於未然,家長們也可以及時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
當兒童被困車內時,可通過按喇叭或打雙閃燈向路人求助,從而令自己快速脫險。相比發出求助信號的做法🏊🏼♂️,直接打開車門脫險對於被困車內的兒童來說更實際一些📦。一般情況下🚣🏼♂️,車內解鎖鍵就在車門或者中控位置。但這個方法也並不適用於所有車型👩🏻🚒🏄♂️:如果車輛安裝的是機械門鎖或分離式電子門鎖,就能夠從車內打開車門💆♀️,而如果車輛安裝的是整體式電子門鎖🪲,在車內就無法打開車門🏃。
家長還可以在車內放置安全錘,並教會孩子如何使用安全錘砸開車窗逃生。不過,對於一些年齡過小的孩子來說,他們並不一定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這個動作。因此🥙,家長們最好親自試驗後,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有效的方法教孩子如何自救。
事故5
被拐賣
從被拐到回家👨🏿💼,13歲的毛毛(化名)失蹤了足足182天🪆。
這段時間,家人連祖祠裏的舊棺材都掀開找過😗,而毛毛卻在一個馬戲團裏四海流浪,淪為賺錢工具💁🏻♂️。
毛毛是福建漳州長泰人,去年12月14日被馬戲團拐走💦。白天👷🏼,他和一個大男孩被老板強迫去乞討,所得少於80元就要挨打。夜晚,他躺在僅鋪了米袋的玻璃渣上,被老板狠狠踩著肚子👵🏽,用這樣的表演去賺錢🫣🕓。玻璃紮進他的皮膚,鮮血慢慢滲出🟨,劇痛鉆心。
終於,他和大男孩難忍虐待,一起逃跑。在湖南嶽陽平江縣,他們被好心人收留。6月14日,毛毛終於得以回家。拐走毛毛的馬戲團行蹤不定👨🏽🔬🫃🏿,已無法找到🙎🏻。家人希望,毛毛的故事能給世人一些警醒。
支招——
經過對拐賣兒童案件的統計,城鄉接合部為兒童拐賣案件多發地,且被拐賣的兒童一般年齡較小,多數還不會說話,兒童被拐後多被進行非法買賣及非法收養。那麽,如何防止幼童被拐賣?
一是在帶小孩外出時,要讓孩子走在自己的內側。無論何種情況都不要將孩子交給陌生人或請認識並不久的人來幫忙照看,哪怕只是一小會兒,要保證孩子時刻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活動。
二是盡量不帶孩子去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防止孩子為了新鮮感而偷偷前往,造成迷失方向而走失或被騙拐賣💂🏿♀️✌🏿。帶孩子到特別擁擠的公共場所時,遇到陌生人有意接近孩子時😏🏷,要保持警惕,防止其將孩子突然抱走。
三是常提醒孩子要防備陌生人。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四是對會說話的孩子,要及時讓孩子記住父母姓名、家庭的地址以及電話,並且教會孩子識別警察、軍人、保安等穿製服的人員,一旦與家人走失或遇到人販子的威脅🧑🏻🦽➡️,馬上向穿製服的人員求助。對還不能說話的孩子要註意在他的衣兜內裝進寫有父母聯系方式的紙條,以防萬一。
五是父母因為工作較忙需要聘請保姆來幫忙照顧孩子的🐤,一定要在正規的中介公司聘請,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證復印件和清晰的近照並及時到公安機關備案登記。 (張瑋 宋偉)
事故6
求職被騙
又到了暑期求職高峰期🙎🏽,不少在校大學生本想利用這段時間做兼職勤工儉學,不料卻頻頻落入騙子的圈套。
長沙女孩劉芬近日在某招聘網上投了份兼職簡歷,就被人盯上了。
“對學歷工作經驗都沒什麽要求🏃🏻,只要你有時間,就可以做🤵🏽♂️。”招聘人員聯系劉芬,讓她給網店刷單提高信譽🏇,成本低,收益快。並無社會經驗的劉芬輕信網絡兼職廣告,錢沒賺到😡🛁,反被騙了3000元。
在廣東醫學院念大三的小潔想在寒假時找個實習的機會💇🏿♀️,鍛煉一下自己𓀆。聽到一位網上的朋友說他可以幫忙安排後,就到合肥見網友🦻🏼。沒想到,信任的朋友不僅沒見著🪲,自己也被傳銷團夥控製了🫷🏽。身上的手機、錢包和身份證等也都被強行拿走了👩🎤,與外界失去了聯系。
支招——
每年的暑期都有不少在校大學生因為一時疏忽大意中了圈套,被騙了錢財,甚至還有不少大學生遭受人身侵犯或傷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減少這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首先,以學校為主體搭建在校大學生暑期實習兼職就業信息遴選與發布平臺🫂。各高校可充分利用學校資源成立集實習兼職信息遴選與發布於一體的平臺👦🏿,主動與用人單位、招聘網站等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定期發布高質量、可靠的實習兼職信息🩹。
其次👋,加強在校生安全教育,提高防範意識與信息甄別能力👩🏿🍳。學校需要拓展安全教育的內容,其中就包括兼職實習安全教育,包括虛假就業信息甄別🦹🏿♀️🤌、維權教育🧑🧑🧒🧒、人身傷害防止等內容。
再其次,還需從大學生自身下功夫🃏🧨,具體來說:不要盲目輕信那些許諾收入高、工作輕松的實習兼職信息,大多情況下這都是騙子的慣用伎倆。同時,在搜集實習兼職信息時🚵🏿♂️,需要通過可靠的渠道🚕,諸如經老師🖱⛽️、親屬👆🏿、同班同學介紹,從大型招聘類網站獲得實習兼職信息,從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獲得信息等。
杜絕暑期在校大學生實習兼職安全事故,學生個人是根本,同時需要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協同努力🧎🏻♂️。
每年的暑假往往都是兒童安全事故的高發期🛌🏽👨🏼🦳。近年來,有關機構和部門對假期兒童安全保護工作不可謂不重視、不投入🧖🏻,但假期發生的兒童溺水、觸電、交通⁉️、傷害等事故仍屢見報端,總會有那麽一些遺憾和疏漏⛹🏽♂️。事後的調查顯示,在這些事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避免的😡。這表明𓀔,兒童假期的安全防範工作的針對性需進一步增強,防範工作的措施和體系需要全面升級。
第一,安全教育不放松,要增強兒童自護能力,幫助兒童養成積極避險避害的良好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人的一種積極行為👩🏽⚖️,是一種自然和自動的行為。避險避害是人的一種本能,但積極地避險避害則是一種良好的習慣。習慣的養成是長期反復教育的結晶💈。通過長期安全教育,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加強兒童安全保護的基礎性工作之一。
第二,安全提醒不厭煩⛺️,不斷增強兒童的安全意識。兒童對環境和自身行為的控製能力較弱,對危險因素的識別能力和方式都不及成人,最好的辦法是幫助兒童遠離危險,而經常性地提醒🧘🏿,則有助於兒童增強防範意識,起到預防針的效果。
第三♟,重點防範,不留疏漏🧋。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生活地域,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時段,不同季節⏪,兒童可能面臨的安全事故會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地段、時段采取重點防範🐆。但兒童群體的變化是非常快速的,同時也要留意兒童身心狀態的變化,提前做好預案👨🏽🏫🟣,保持防範的連貫性、完整性和系統性❕。
第四🫳🏻,多管齊下,一個不能少。兒童的安全防範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家庭、學校👩🏼💻、社區🧑🏽🎓👂、社會機構等人人有責。相關各方應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調一致🐝,確保兒童安全保護工作形成一個有效的網絡,保持防範工作應有的強度和力度🤌,不斷加強薄弱環節,為廣大兒童築起一道紮實的安全屏障。(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