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增加🧚🏿,不收學雜費🏌🏻,免費教科書👨👨👧👦,我國義務教育迎來了免費時代。然而,記者近日在河南平輿縣調查時發現,農村公辦中小學並未因免費而吸引更多的生源,學生不斷減少,大量校舍被閑置🛜。相反,一種封閉管理且要收取一定費用的寄宿製學校生源十分火爆👨🏽🍳🧍♂️,呈現免費學校競爭不過收費寄宿學校的勢頭。
農村中小學學生減少 寄宿製學校招生火爆
在平輿縣萬金店鎮茨園小學,校長李新民告訴記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茨園村村民就集資興建有12個教室、能容納近600名學生的標準教學樓👼,後來國家又投資新建了實驗樓和增加一些文體設備。條件是越來越好,但學生卻越來越少。
李新民介紹🎗,2010年前,茨園學校有在校生近400人,而現在只剩下6個班👌🏼、250多個學生,最少的班只有27個學生。教學樓一半都在空著💆🏽♂️🙅🏿♀️。
離縣城10多公裏的新周小學情況更糟。據校長張偉介紹,該校最多時有260多個學生,現在只剩下60多名學生。另外🤷🏿♀️,因為地處偏遠鄉村👼🏼,自2007年以來🫲🏽,該校就沒有來過新教師。僅有的4名公辦教師中,有兩個已接近退休。
與農村中小學的冷清相比,位於城鎮的寄宿製學校則招生異常火爆🤦🏿♂️。在平輿縣城東北,記者參觀了藍天民辦寄宿製學校。該校董事長馮誌合介紹👩🏿🚒,藍天學校1999年從40個學生起步,目前包括幼兒園和中小學在內,共有4300多名學生。“學校的特點是全寄宿製🛺。招生對象主要是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子女🕥,連吃帶住帶接送和校服,每學期收費2200元☝🏻。”
據平輿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像藍天這樣的寄宿製學校♣︎,近幾年在平輿發展很快💺。全縣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1.6萬人🫰🏽,其中寄宿生達5.6萬人,占總人數的近一半。
收費的寄宿製學校為何受歡迎?
在公辦中小學就讀,不僅不用交學雜費,連教科書都是免費發放👨🏿🍼,可是,學生們為啥還願意上收費的寄宿製學校呢?
萬金店鎮中心學校校長付品傑認為,雖然這幾年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增大,但是🧑🏻💼🧛🏽,由於農村相對偏遠落後,學校規模普遍偏小🤵🏻♂️,很難留住好老師🤰。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一看你這裏教學質量不行🐧,即使是多交錢,他們也要讓孩子上城市裏的好學校。
除了城裏學校教學質量高、管理嚴格以外🧇,農村留守兒童增多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平輿縣常務副縣長王啟現告訴記者,平輿縣常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近30萬人🏄🏼♂️。在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留在農村上學又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多花一些錢🥳,讓子女在城鎮上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都更好的寄宿製學校👩💻,便成為外出務工人員的一種現實選擇和特定需求🧑🏻🤝🧑🏻。
廟灣鎮馮莊村村民馮蘭英說,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家裏老人年紀大,孩子沒人管或管不了,就花點錢送到寄宿製學校🧣:一則這種學校實行全封閉式管理,管吃管住,還有人專門輔導學習,孩子安全有保障;二則城裏的學校教學質量高,孩子在這裏能多學知識,還能長點見識。
教育資源的配置必須符合農村城鎮化的需求
據平輿縣長張懷德介紹,為了緩解農村教育資源配置與農民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近幾年,平輿縣加大對民辦學校扶持力度🫏。目前🤚🏿,僅在平輿縣城區👨🦱,就有藍天學校、平輿五中等41所縣城區民辦或民辦公助的寄宿製學校,共接收寄宿製學生5.6萬人🧓🏿,其中80%以上都是留守兒童🦪。
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蘇認為,寄宿製學校的紅火,說明我們目前的教育資源配置方式不能適應農村發展的實際需要。像平輿縣這樣對農村教育資源進行適當整合,引導中小學校向城鎮聚集👨🏼⚖️,大力發展寄宿製學校♌️,不僅可以降低辦學成本,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有利於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實現城鎮化的良性發展🙌。
但也有專家表示🧑🦰🕖,大力發展寄宿製學校⛓️💥,雖然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和教育問題🧙🏽♀️,但這只能是一種權宜之計🏧。從長遠看🧑🏽🦱,城鄉教育實行一體化統籌規劃🐳,讓城鄉居民子女享有同等受教育權,不僅可以避免教育資源浪費👩🏻🚀,也可以為未來的城鎮化發展預留空間🐹。(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