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農村教育💊,代表委員都說了啥🧔🏼♂️,教育部門都做了啥🫘?
2015年,農村教育成為全國兩會的焦點。
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強調,暢通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的渠道☀️,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代表委員頻頻為改變農村教育鼓與呼: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呼籲🔭:凡是在農村中小學教書的老師🧖,在薪酬體系上應該比城市老師有20%—30%的上升👋🏿。
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憲呼籲:為農村小學生添把有靠背的椅子。
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呼籲👱🏼:把農村學前教育納入免費教育。
農村教育的發展👦,農村孩子的命運👨🏽🍳,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的心🎎,牽動著廣大代表👩🔬、委員的心,也牽動著每個農村家庭的心。
促進教育公平發展,提高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比例🥁,出臺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改善農村薄弱校辦學條件,一系列重要舉措🐟,正在讓農村教育面貌悄悄發生變化。不信,你去看看、聽聽👨🏻💼🤵,農村的家長、老師和孩子們都怎麽說。
變化一:投入專項資金492億元👡,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代表委員這麽說】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模範教師吳正憲🐹:
國家近年來在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促進教育公平上做了諸多努力👩🏿🎨,縮小了城鄉間教育發展的差距🫅🏻。但據我調研發現🚵🏽,一些農村小學依然存在教學設施較差的問題👩👧。孩子們整日坐在沒有靠背🦹♀️、搖搖晃晃的簡易板凳上聽課,趴在不穩定的課桌上寫字,“看了讓人揪心”🧏♀️。
建議繼續加強農村學校教育設施配備,為農村小學生添把有靠背的椅子。
【教育部門這麽做】
2014年8️⃣➿,中央共投入“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資金492.4億元。其中🚄,“薄改計劃”310億元,初中工程50億元🪬,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製經費132.4億元⤴️。
【家長🧑🏿🚒、學生這麽說】
自從搬進了新學校,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潘店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張新慧寫字再也不凍手了🧑🏿⚕️。“
現在的學校可漂亮了,教室是樓房🤳🏽,有暖氣,比家裏暖和,我們再不用穿得像個大笨熊似的上課了,寫字也不凍手了🐜;餐廳的飯菜花樣兒多,很好吃;有足球場🫵、塑膠跑道,有多媒體教室……”
據德州新聞網報道,2014年秋季開學,潘店鎮鎮政府籌資2100萬元,按照省級標準新建的潘店鎮中心小學投入使用,吸引了周邊30多個村莊的孩子入學🤜🏼,目前已有近900名學生。學生家長滿意,一位家長張華偉說🤿🕖:“學校的環境以及師資,比縣城的不差,沒想到👨👩👦👦,在家門口孩子也能上這麽好的學校🚵🏻。”
變化二:將農村教育公用經費標準提高40元😪,提高農村教育保障水平
【代表委員這麽說】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委員會主任李東福🤘🏽:
目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經費來源是生均公用費用,但當下🧑🦱,一個班級只有幾個學生的村小和教學點還在貧困地區廣泛存在🧛🏼,對於這樣的學校來說,如果沒有配套相應的補助與傾斜政策,生存下去是十分困難的。從總體來看🫁,對於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投入和保障還需進一步提高。
【教育部門這麽做】
2014年,教育部將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提高40元,年生均中西部地區小學達到600元🚣,初中達到800元𓀒。同時,從2014年起,在提高基準定額的基礎上🐈,國家進一步提高農村寄宿製學校公用經費。
【教師這麽說】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西寧十四中特級教師龐曉麗:
我當了40年教師👫🏼,真的感到現在的教育趕上好時候了☎️。這兩年,城裏學校條件好了自然不用說🏛,就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玉樹地區🚵♂️,學校也用上了電子白板。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國家的發展依靠人才,人才的培養依靠教育。無論什麽時候,教育都應該在優先地位,教育投入都不能減少🖨。
變化三🏃♂️➡️:鄉村教師有了專項生活補助,更多農村教師紮根農村、安心從教
【代表委員這麽說】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委員表示👩🏿⚖️:
這些年來,盡管農村教育一些硬件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農村和城市教育仍存在差距。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教師,農村留不住好教師🤌🏿。村裏的老師到鎮上去了🎷,鎮上的老師到縣城去了,縣城的老師到市裏去了。
【教育部門這麽做】
自2013年9月開始,在國務院的安排部署下,按照“地方自主實施、中央綜合獎補”的原則👩🏼🚒,對在連片特困地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以下簡稱鄉村教師)給予生活補助👨🏻🏫。截至2014年上半年,22個省份中已有20個省份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總體上🛀🏿,已經實施的地區👷🏿,鄉村學校和鄉村教師的受益面相對比較廣🏄,分別達到了90%和78%,其中有14省份的實施縣基本實現了鄉村學校全覆蓋。
【教師這麽說】
田繼剛是湖南省瀘溪縣馬王溪小學的教務主任👩👧👧,2008年前在達嵐鄉都用小學任教。來到馬王溪小學後,有著10多年工作經驗的他,一度尋思著能不能調到條件好一點的學校去。不過🥍,縣裏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後,他放棄了這種想法。“正常情況下一個月就能多收入1400元。
收入增加了,生活的壓力變小了🈳,幸福指數一路攀升👩❤️👨。”田繼剛笑著說,“2010年🧑🧑🧒🧒,我家在鎮上買了一套房子,月供600元🏺,有了這筆補助,月供已經沒有壓力了,這樣也更加堅定了我紮根農村學校的決心🤭。”(中國教育報報道)
變化四:6.36萬個教學點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破解農村缺師少教現狀
【代表委員這麽說】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說
農村教學點是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環節🐍👩🏽🌾。經過撤並整合,全國農村教學點從1999年的16.5萬余個減少到2012年的6.2萬余個🫵🏿。一些教學點校舍破舊📝,師資匱乏,教學點的學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兒童🪢,除了上課,教師要花大量精力照顧其日常生活,也加重教師的身心負擔。希望可以推行傾斜政策🧑💼,實施農村教學點振興工程🧑💼。適當提高教學點教師收入水平,在補貼等方面提供更可靠保障。
【教育部門這麽做】
2012年以來,教育部啟動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到2014年底,隨著西藏教學點設備安裝調試的完成🔴,全國6.36萬個教學點全面實現了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音樂、美術🚣🏻🦞、英語等課程開課率顯著提升,農村邊遠地區教學點長期以來缺師少教👩🎨、無法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教師這麽說】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地處石泉偏遠地帶的中池鎮民主村教學點🦮,即將退休的王族剛老師,正在運用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給學生上音樂課。在王族剛的組織下,孩子們跟著電視上的城裏教師一邊學唱兒歌,一邊手舞足蹈地跳了起來。
“有了數字教育資源就是好,不僅大大減輕了我們農村教師備課的負擔,提高了課堂效率✊🧙🏼♂️,也讓我們農村教學點開足開齊了課程🤕,山裏孩子也能享受到城裏的優質教育資源了!”談到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帶來的效益🍊,王族剛興奮不已。(據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變化五🌡:完善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提高農村幼兒入園率
【代表委員這麽說】
全國政協委員、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最近十幾年來🍋,農村幼兒園建設有了很大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園舍建設不達標🫗,教學設施缺失不配套,幼兒教師資質不全🏌️♂️,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等。從立法層面對學前教育給予關註♛。在國家進一步富強之後,能不能考慮把學前教育納入免費教育範疇👩🏼⚕️?
【教育部門這麽做】
2011年至2013年,全國各地以縣為單位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圓滿完成第一輪計劃後,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5%。2014年,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教育部🧑🔧、財政部組織了實施新一輪國家學前教育重大項目,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地區和城市學前教育薄弱環節,引導和激勵地方實施好三年行動計劃🕤👨🏿🦱,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2014年,中央財政已下達專項資金157.67億元。
【教師這麽說】
緊傍京杭大運河的馬棚鎮,是江蘇省揚州市經濟發展的落後區,但就在這個“窮地方”,卻建起了省級優質幼兒園。幼兒園裏多功能活動室、美術室、音樂室等教室一應俱全⛔️,各種遊戲玩具琳琅滿目。園長陸高梅告訴記者:“
以前幼兒園條件不好🧑✈️,孩子們要走很遠去城裏上學👩👩👦,現在8個班都爆滿,鎮上學前兒童實現100%回流。”(據江蘇教育報道)
變化六:提高農村學子上重點大學比例,讓更多人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代表委員這麽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
一個是增加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的招生計劃,來縮小省際高考錄取率的差距🙁;另一個是重點大學要拿出一定的名額來投向農村地區,增加農村子女上重點大學的人數。我想這兩個數據的一降一升,充分體現了這次高考招生製度改革,把促進公平特別是高等教育入學公平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教育部門這麽做】
為了增加農村學子上大學的人數,教育部持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普通高校招生協作計劃”,2013年,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達18.5萬🔠,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由1萬擴大到3萬🤲🏻,2014年,增加至5萬人。2014年🛀🏻🐨,教育部還啟動實施農村學生單獨招生和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比2013年增加11.4%,圓滿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10%以上的目標。“寒門學子”進名校的人數有明顯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北大🙅🏿♀️、清華、復旦3所高校按面向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定向招收的新生人數為740人,較去年增長3倍多🦹🏿,約占這三校2014年本科錄取人數的7%。
【教師這麽說】
“前幾年我們學校每年200多人達到本科線,這兩年增加到500多人🚯。”安徽省金寨縣南溪中學校長金國慶說,去年南溪中學有82人考上一本,是近年來最多的👦🏿🕴🏻。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