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新興技術層出不窮,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然而🚴🏻,技術對於教育的影響,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無法獨立實現的。任何教育的轉型都離不開人的觀念和行動的轉變,教師以何種觀念看待、理解、應用技術,決定了技術融入教育教學所能實現的真正價值🙉。
“把技術放於何處”決定著技術將在教育中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當考慮到整個課程與教學的核心要素之時,我們如何看待一直以來最常見的“三大要素”(教師🕺🏻、學生、課程)與技術的關系?在技術要素加入之前,“三大要素”之間的關系本身也有不少爭論,表面上看只是關系本身次序的變化,但背後所蘊藏的其實是一系列變革。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往往有這樣一種慣性:“課程”經由“教師”之手傳遞給“學生”。即便在當下這一關系也是普遍存在的🧑🤝🧑,教師往往承擔著“先理解課程💳,再轉化給學生”的重要角色,自然對於課程目標、課程活動🚥、課程評價等方面也更為了解⏯。在這種關系下,教師成為最為關鍵的一環——然而單一的線性鏈條傳遞形態,有的時候是穩固的,有的時候則是脆弱的。
這一關系的另一弊端在於✪,學生主體性的弱化與缺失。學生的學習會在方式與內容上變成一種被動參與或配合參與🍩👳🏻,其主動權的喪失容易導致價值屬性的異化,萎縮成單一的工具屬性🥉。從赫爾巴特到近現代的杜威🧑🧑🧒,本質上這三者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赫爾巴特所強調的傳統教育“三中心”分別是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而杜威更看重的“三中心”分別是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以學生為中心,或者說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在某種程度上重構了教育體系🔘;而課程🏇🏽、教師、學生這三者的關系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如果學生成為主體面向課程🔠🏌🏿♀️,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支持者🔇,那麽應該將技術置於何處👔?
我們不妨建構一個新的觀念,將技術放在促進學生學習的視角下🧸🗒,從而更好地設計與運用技術。這樣的觀念可以讓我們在思考技術應用的時候更加關註學生學習的過程,將著力點放在以技術促進學習層面🎚,讓技術成為學習的起點而非傳遞的媒介。
技術與教師當然有重要的關系🧙🏼♂️,但是其構成的合力才是促進學習者展開學習(包括學習目標達成、學習任務組織、學習活動交互、學習評價開展等)的關鍵。主動性、自主性、選擇性🛹、多樣性、創造性🏕,學生學習的展開過程是技術能夠真正有的放矢的重要因素所在,學習則是一個不斷與技術融合🐅⛵️、迭代、內化的生成過程。這幾者的關系是重要的,甚至直接決定著教育者應該如何定位教育、如何設計教育🌺。
技術運用於教育,其起點不應該是如何用於教🤸🏻♂️,而應該是如何用於學♗👉🏿,這取決於教育者如何理解學習與技術的關系。技術有其固有的慣性,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誕生與普遍應用之前,大多數技術屬於單向方式——正如我們收看電視一樣,接收海量的信息,但也是一種單向的信息傳遞。這種方式擁有強大的慣性⚛️,讓我們對於現如今的“屏幕”也產生了單向運用的慣性傾向。
其實早已並非如此👳🏼♂️🧍🏻♀️。學生不會把技術作為一種單向信息🎾,他們更習慣於多元多向的互動🧎♂️➡️,正如有的學生一邊學習一邊用攝像頭對著自己開啟“學習直播”💩,直播自己學習的完整過程。這種看上去有點奇怪的選擇與行為,實際上是對技術的一種全新認識:技術不僅擁有信息傳遞的功能,而且擁有信息分享、信息協作、信息交互等多元功能;屏幕並非節點所延伸的終點,反而恰恰可能是一個新的節點🆗、新的動因、新的源頭,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種社交平臺上,每個人都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當我們使用技術來記錄、搜索、創作、協作ℹ️、分享的時候,也是一種多向運用。無論文字寫作🐹、圖像分享🧑🏻🏭,還是音頻廣播、視頻創作,不同形式的數字傳播方式都不是單向的🚦,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多向空間。
面向未來,教師應避免“技術解決一切問題”的幻想,警惕因慣性思維而使技術成為單一工具的可能⚫️。同時🦾,教師還應高度關註從學生學習視角融入技術的全過程🗯,讓技術幫助學生實現終身學習和成長🍔。
人們常說:技術賦能教育。但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在教師賦能之下的技術變革教育。
作者作者🧑🏼🎄:楊曉哲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系副主任。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教育信息化100人”2022-10-02發布
出處🌉:《中國教師報》2022年09月2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