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高校學生司司長王建國做客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就新近公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內容回答網友提問。據了解,除上海🥘、浙江外的其他地區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將提前三年向社會公布。
雖然文件明確提出今年只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兩地進行改革試點,但其他地區網友依然心存疑惑,對此🧑🦰,林蕙青表示👩👩👧👦🏬,兩省市高二、高三學生和不進行試點省份的學生繼續實施現行高考辦法,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則,各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會提前三年向社會公布。
針對文件提出的“2015年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一些家長很著急,他們關心藝術專業考生是否會按照普通考生的錄取線來錄取,復讀的家長則關心孩子是否需要重新參加會考以及綜合素質評價如何評定等問題🙅🏻。對此👨🏿⚖️,王建國表示👱🏼♀️,改革方案涉及的是藝術特長生,不涉及報考藝術院校、藝術專業的藝術類考生🧑🎄。至於復讀生💪🏼,其綜合素質檔案可由原畢業中學提供🐕🦺🙍🏻,對其他社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要求由試點省份確定⇒。
按照方案要求,高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很多網友不清楚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分值比重等具體問題👩🏼🎤,對此💫,林蕙青表示🤹,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計入考生總成績的3個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學生根據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可以文理混搭。六科的分值比重是一樣的💆🏻♀️,由各省級專業命題機構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統一組織命題💇🏽。對於“選考的科目如何計入總分”等問題,鄭富芝稱,考試成績可比是確保公平和科學的前提🪼,每個學生選擇的考試科目不一樣,不同學科考試的難易程度不同,成績不能直接比較和簡單加總,必須轉換。目前,有多種轉換方式🚴🏽♂️,具體轉換辦法由試點省份研究確定🎐。
據了解👨🦯➡️,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將根據學科特點采取不同考試方式💌,文化科目將采用以紙筆測驗為主的書面統考,而音體美等學科一般采取現場展示✡︎、實踐操作等方式。對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必修和選修,而且要把必修和選修都學完後才能參加考試,而其他學科學完必修即可參加考試👑,而且只考必修,成績合格即可。為防止高三學生只學語數外,教育部要求學校合理確定每個年級特別是高三年級的授課數量,防止集中突擊考試,提前結束課程。(新聞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