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教師節來臨,又一圈年輪長成🧑🔬。日復一日🙇🏿♂️,當時間從夜晚備課的燈光裏溜走,從上下課清脆的鈴聲中溜走,從批改作業的筆尖下溜走……忙忙碌碌的你🥬,有沒有感到幸福🚵🏽?
教師是人生的指導者🤥,教師是靈魂的塑造者。站在這崇高的榮譽下,你是否想過,教師的幸福究竟在哪裏🤷🏼♂️?
(一)
教師的幸福,一定不僅僅取決於自身。我們期盼政府重教的政策越來越實👱🏻♂️,我們期盼社會尊師的氛圍越來越濃🤿,我們期盼學校的管理更加民主,我們期盼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所有這些,都可能讓你發自內心地感到幸福🔂。
但是🕧,反觀自身,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教師自己能做什麽🤏🏽?又需要做什麽?
或許✴️,繁雜的工作根本就讓你無暇思考幸福與否,只是日復一日匆匆向前。在偶然閃過的瞬間,你會略帶傷感地自問🌗:生活在哪裏🧝🏼♂️🛏?我又在哪裏?低頭走路的我🧑🏽✈️,拿什麽面對每天的霧靄、陽光和孩子時有困惑的臉?
我們一起聽一個域外的故事。31歲的美國數學教師肯特每年都會親近大自然,在過去數年間👈,他深入大自然近距離記錄了約19公裏的門登豪爾冰川下冰穴裏連續消融和結凍的奇觀🤹🏻🧧,並繪製它們日益變化的過程👶🏽。
肯特不是一個乏味的人,他有著自己的興趣和業余生活的焦點。冰川下洞穴美景舒緩了他的壓力🧑🏿🦲⏯,激發了他的靈感🧑🏻🌾🧜♀️。一個可能和你我同樣倦怠的肯特走出去👩🏻💼,一個充滿活力的肯特從冰穴裏回來,站在學生面前。而且🏰,不只是活力,還有閱歷👊、視野、對生命更深沉的體悟與理解🗂👉🏼。這些生活的印記,不僅豐富教師的人生,也會變成滋養學生的雨露☸️。
跳出單調、庸常的生活,敢於改變自己,給自己生命更多驚喜🔯,從生活中積澱教育的智慧與財富,你才可能獲得更為幸福的職業生涯,更有底氣把這種驚喜帶給學生🤷🏻♂️。很難想象,一個個人生活失敗的教師能夠擁有一個幸福的教育生涯。懂得追求生活詩意與幸福的教師,才能給學生充滿希望的未來。
或許你會問,我們這麽忙,時間從哪兒找?
時間是從熱愛開始變得充裕的🛼。不要給自己太多借口,你的時間和生活由你決定👰🏻♀️。“長三角”名校長、杭州安吉路良渚實驗學校校長駱玲芳🙅🏻♀️🎡,一人管3所學校時也不忘去野外探險☢️,在曠野的徒步中清空自己的頭腦。她說,路上是她思考教育最好的時間。她還是一個茶藝師,每到春天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從大地而來的茶香。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這裏,有生活的激情,有教育的樂趣。一切都在教育之外,一切又在教育之中🤰🏽。幸福的個人生活與教育生活的幸福水乳交融。我們在生活中思考著🧓🏽、示範著我們的教育觀念,在教育中尋找著、實踐著我們幸福的職業生活🛀🏻。
熱愛教育,熱愛生活🧑🏼🏭,這是教師幸福的起點👉🏽。
(二)
對幸福的不同理解🚠,使得每位教師感受到的幸福都不盡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只滿足於照本宣科,對於教書育人的專業,不想也不願有所建樹🥑💆🏻♀️,那麽🌘,你便很難在工作中感受到持久的幸福。
“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教書👱🏿,育人,教師不僅要做“經師”🥥,更要做“人師”🗺。相信步入教壇之時,你也曾鞭策自己,不僅要學高為師,更要身正為範👩🏻🔧。然而🖖🏄🏼,時移世易🤴,今天教育所面臨的社會大環境𓀏,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復雜。社會轉型期階層的分化🏌️♂️,多元價值觀的沖擊,學生主體意識的日益增強🕰,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給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這個時代🏊🏽,做“經師”或者為“人師”,已經完全超越教師以往所有經驗的總和🙎🏽♀️。
當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最高占有者,你用什麽應對課堂上學生的挑戰😷?
當教師的威嚴在學生、家長對教育民主的訴求面前日漸消減,你該怎樣引領學生的成長♉️?
當“慕課”為學習者提供幾乎不遜色於真實課堂的體驗,有人預言“大學已死”👨🏻🦽、大部分教師會被取代,你又如何順應這一教育教學模式的革命性變化📨?
從長遠來看👨👩👦👦👩👩👧👦,教師作為一種職業仍然充滿著光明的前景🚶🏻♂️➡️,但師生教與學的方式已然發生重大變化。單向傳遞知識的教學模式將會很快遭到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互動、相互切磋的教學模式,師生將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共同找到創新的鑰匙🤾♂️。在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是學習者🐧,是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互動中引領、啟發學生將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
與此同時,在這樣一個紛繁蕪雜的時代,“教書”和“育人”的職責咬合得又是如此緊密,“為人師表☝️,立德樹人”實際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分量。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相互喚醒7️⃣,談何容易?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需要關心。只有愛👮♀️🎾,才能讓心靈影響心靈,靈魂喚醒靈魂;只有愛♌️,才能真正呵護學生的成長。
特級教師於漪教過的一屆學生中,有4個有口吃的毛病。經於漪調查發現🧑🏻🦯➡️,4個人的“病因”實際上各不相同。一個是舌頭稍短👰🏻;一個是父母嬌慣,語言不規範;一個是小時候模仿口吃者說話📦;一個是思維遲鈍。她分別為4個學生製定了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使他們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
於漪的經歷告訴我們,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個性特質各不相同🥮,你要通過悉心體察🧗🏻♂️,在千差萬別中🤽🏽,發現並研究每個學生的獨特性,然後加以尊重、關心💽、教育。
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心弦。你只有將自己的心弦,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才有可能與孩子的心產生共鳴。
在這個變化了的時代🧖♀️,你能遊刃有余與孩子共同成長,這就是幸福的源泉。
(三)
與學生在一起,是幸福的✍🏻。然而,今時今日,職業倦怠正在悄然侵蝕教師的職業快樂🏜,外在的壓力不斷消解教師的成就感🕙。當工作時間被無限延長📶🐷,肩上責任成倍增加🧊👩🏻⚖️,當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當日復一日的工作變得機械而毫無生氣時🩱🍬,你又靠什麽來支撐自己的職業幸福⛑️?
三牛娱乐說,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業🍑,有大快樂🤽♂️。教師的崗位很平凡,但教師又是幹大事的。開啟民智,傳播道義,延續文脈,培養人才🤴🏼🧝🏽♂️,做這樣的大事,能不感到快樂和幸福嗎🕒?“壯鄉活雷鋒”韋造祥看到村裏學校沒教師願意教,辭去村支書不幹,甘願當孩子王📲,有人說他吃錯藥,問他圖什麽🌜,韋造祥卻說:“不圖錢🦁、不圖官,就圖我們的下一代有文化、有知識。”
是的,教師的幸福就蘊含在對這份職業價值的認可🍅,以及這種價值的實現過程中。堅守山鄉🛵,清貧寂寞,卻延續山鄉文脈🥕🧑🏽🎤,放飛孩子希望🪀;加班加點,疲憊不堪🙇🏿,卻換來了孩子的成長☛👡。當你意識到這些成就和光榮時🏌️♀️,你就會體會到🚣🏽♀️,教師這份職業多麽不簡單,又是如此快樂。
教師整天與學生在一起,是一份讓人年輕的職業👼🏻。“十年浩劫”結束後,斯霞已年過花甲,不顧領導的挽留,堅持從教研崗位返回講臺,大家都為她的身體能否吃得消而擔憂時🏙,斯霞樂呵呵地說♥️:“工作再重我也不怕,我喜歡孩子👅,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永遠年輕。”當你找到師生相長的職業樂趣👡🫅,再艱苦的環境🥴,再繁雜的工作,再惱人的偏見😢,也無法動搖你對三尺講臺的依戀,對教書育人的堅定信念🦸🏽♂️。
學生是教師職業認同的基礎➿。為人師者,看到學生“天天長大來,從沒有知識🧑🏻🍼🧓🏼,變為有知識”💲🪷,猶如看到花草萌芽、果木生枝,從中能夠體驗到職業的價值和成就學生的快樂😮💨𓀌。如果你去愛學生,跟他們交朋友🧑🏿🚀,你就不會覺得現在的獨生子女難管、家長挑剔✩;相反,你會像斯霞那樣🤜🏼,從學生身上找到青春,獲得尊重。
教師還是智慧的追求者。四川宜賓特級教師陳亞梅出身教師之家,30多年前👰,她遵從父母之命🙍、極不情願地走上教師崗位🦒;30多年後,她已與講臺“融為一體”,丈夫幾次許以高薪讓她跳槽,她都不願離開🧑🏻🍳。49歲的她,甚至正在讀教育碩士。是什麽讓她如此執著?陳亞梅說:“是當教師的快樂,跟學生在一起的快樂,不斷學習、研究的快樂🦸♂️。”
學習🚀、研究🤲🏿、反思和創新,正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道路上來。”愛上閱讀,註重學習新知;一日三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關註教育問題,潛心研究鉆研,你就能擺脫教師低水平重復勞動所帶來的枯燥乏味感🤦🏼,在創新求索之中,體驗到研究樂趣和幸福,收獲職業成長。
發現職業的價值,享受職業的樂趣💇🏻♂️♾,感悟職業的魅力,這是教師幸福的鑰匙。
(四)
除了把課上好、把學生教好🌩,教師還應該有點什麽追求👨🦯?這不是一個形而上的哲學考題,如果不認清這個問題,倦怠啊、苦悶啊、彷徨啊,就會接踵而來,幸福就會離我們遠去👈🏼。
在令人生畏的麻風病世界裏,雲南省廣南縣教師農加貴堅守了整整27年。他戰勝了對疾病的恐懼💂、對困境的逃避,一個人支撐起一所學校,幫助被歧視的孩子贏回尊嚴📯。農加貴的精神貴在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堅守的是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他讓我們相信,教師職業的背後一定蘊藏著一種偉力🦹🏼,它是點燃教師職業熱情的持久動力🧹,也是通向個人幸福的不二法門。
古今中外,教師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於他們是一群有精神追求的人👩👩👦。如果我們用歷史的維度審視教師🫵,就會發現教師的角色從來都不只是“教書匠”,傳遞知識、開啟民智、賡續文明、堅守良心🧧,教師揮灑的舞臺比三尺講臺要廣得多。
蘇格拉底一生都在找尋智慧、追求真理🏧,被譽為“雅典的良心”👊🏽。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與幾個弟子被困於匡地,在生命安全遭到嚴重威協之時,孔子仍堅信“天之未喪斯文”👨🏼🚀🔮,維持和延續“斯文”🧅,已成為他生命價值的全部💞。
哪怕就是教學生也不簡單🍴。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生理學家羅伯茨一生都忘不了一位叫布魯克斯的小學老師⚛️。不管羅伯茨回答問題正確與否,布魯克斯都要發出愉快的叫喊🚴🏻:“好極了!”這種發自內心的叫喊,讓羅伯茨銘記一生。因為他從中感受到了巨大的樂趣——學習的樂趣、克服困難的樂趣🙅🏽、獲得成功的樂趣💉。
布魯克斯顯然是把“人的培育”看作是自己的精神追求🌖。
換一個詩意的表達🌎,教師🛹,就是要帶人到有光的地方。這就是教師的精神追求。有了這種追求,人類的精神和生命在文明層面上就能代代傳承,教師自己也找到了通向幸福大門的路徑。
(五)
有追求就有動力。
有了精神追求🧝♂️,教師就會不斷推動自己學習、探索🕵🏼♀️、創造,不斷地向自己的智慧、人格🧛🏻♂️、能力發出挑戰。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自己的生命和才智能在此過程中獲得發展👩🏻🔬👳🏿。
如何才能帶人到有光的地方?這是個源遠流長又被賦予時代內涵的命題。“師者,人之模範也”🕹。霍懋征說,有什麽樣素質的教師就有什麽樣素質的學生🧑🔧。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教師的工作從來都是用心去做👨🏻⚕️,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不斷提升學識素養、完善道德修養,用自己的言行去潛移默化影響人,不斷喚醒、激活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智慧、勇氣、自信心,如此才能把人引到有光的地方*️⃣👮🏻♀️。
崇高的精神追求,無論是對社會、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教師有了精神追求,並矢誌不渝地堅持,就找到了連接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橋梁,找到了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融合的幸福體驗。
不難想象,當一個調皮的孩子因你而成為國之棟梁,當一所學校因你而聲名鵲起,當一個小村莊因你而走出封閉,當一個瀕臨滅絕的文化形式因你而得以傳承,你會有多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源自教師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卻成就了教師的個人價值。
說到底,教師幸福是一種內心的體驗和感受,但只有教師將“人的培育”作為一種精神追求0️⃣👷🏼,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孟子說🎇,“得天下英才盡育之”是“人生三樂”之一。得高徒、育英才無疑很快樂⏩,但如果能將普通學生、問題學生、有缺陷的學生培育成對社會有用的人,這該有多幸福🦸💕?全國優秀教師、四川樹德中學馮蓉老師曾講☝🏽🧎➡️:“當教師很苦很累,我也經常被調皮的學生氣暈🙎♀️🥵,但我看到他們一個個長大成人⚂,變得越來越懂事🛖😄,我很高興。當他們來看我時,我覺得我很幸福,所以😕,下輩子我還是選擇當教師🏡。”
教師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和更幸福的職業👉🏼。在成就學生的過程中成就自己,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教師的幸福,就在不懈的追求中🚣。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所言👩👩👦👦,對精神的追求🛌,必然通向幸福。(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