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8月19日電(記者 陳寂)中國首個“非虛構寫作大獎”近日在第二屆“南方國際文學周”上頒出🚴🏿♂️,作家梁鴻的《梁莊在中國》⬛️、陳徒手的《故國人民有所思》和解璽璋的《梁啟超傳》分獲文學、歷史和傳記類大獎。
“‘非虛構寫作’介乎新聞通訊和小說之間。如果說新聞通訊是繪畫,非虛構文學則更像雕塑🙌🏿,更加立體地展現了人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廣東佛山舉行的“非虛構寫作大獎”頒獎典禮上如是說。
非虛構寫作👨🏼🦱👳🏻♂️,最早興起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中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盛行不衰的“報告文學”便是類似的文體。
2010年👩❤️👩🤒,《人民文學》雜誌首次在“小說”“詩歌”“散文”等欄目之外開辟“非虛構”的欄目🎬。“非虛構”作為一種“文體”步入聚光燈下💋,很快就引起文學界各方人士的關註。
《梁莊在中國》寫的是作者梁鴻的家鄉——河南穰縣梁莊的外出打工者,記錄了他們進入了中國的哪些城市,做了什麽樣的工作,如何流轉,他們與城市以什麽樣的關系存在🍘,他們怎麽思考梁莊與城市🗃。
評委之一的閻連科認為,非虛構寫作應該關註被媒體遺漏的社會問題,重視那些特別需要關註、又常常被忽視的人生日常小事👳🏻♂️。
目前,中國的非虛構寫作者中,有作家、有記者🪇、有學者,還有各行各業的作者。此次獲得非虛構寫作歷史類大獎的陳徒手,是《北京青年報》副刊編輯室主任📌,評委會認為他“在這個‘戲說’橫行的時代,以一名業余歷史學家的身份,自覺地兼起了職業歷史學家不願從事的苦差。”而傳記類大獎獲得者解璽璋,也是以一個業余作者的身份😂,創造了“獨特的近代史閱讀角度”🧑💼。
據主辦方介紹,首屆“非虛構寫作大獎”的評獎範圍是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1日,首次在中國正式出版或發表的非虛構作品⚉。(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