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9月的主題詞。每到這個金秋的季節,都會湧現出一批教書育人的教師楷模👨🎤。他們用自己的故事感動著大眾。
在被一個又一個優秀教師感動之余🚟,不少人會發現🕺🏿:這些教師都是普通人🕵🏿🪁,他們做的似乎都是教師本該做的事🙌🏽。
大眾為什麽還會被他們感動🤾💷?為什麽還要以他們為楷模呢?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人是需要一面“鏡子”的,有了這面“鏡子”,每個人就可以時時知道自己的對錯,他人就是我們每個人的“鏡子”。
教師楷模就是教育的一面“鏡子”,大眾被教師楷模感動的🤘🏽🧎♂️➡️,往往是當前教育中所缺乏的,或者是應該堅持而沒有堅持的那些東西。
今年教師節時,筆者在《時代楷模發布廳》觀看了“時代楷模”陳立群的授獎現場🥍。陳立群是浙江省杭州市學軍中學原校長,2016年退休後🤟🏿,他婉拒多家民辦中學的高薪聘請,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臺江民族中學🙍🏼,開出的唯一“條件”是分文不取🦺🧑🏽🏭。在現場講述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鄰居告訴臺江民中的一位老師:城裏來的校長到這裏後不久,就去家訪了🏋🏼♀️。這位老師的第一反應是☢️:“我非常吃驚👩🏼⚕️。校長來家訪,我教書這麽多年好像都沒聽說過。”
曾經💃,家訪是教師工作的“標配”,通過家訪不僅能增進老師和學生家庭之間的相互了解,同時也是提高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很多描寫教師的電影都會出現家訪的情節。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多種因素導致家訪成為一種非常態,但這不是教師不家訪的理由👃🏼。
筆者曾經在身邊的家長朋友群裏做了一個是否在家中接待過做家訪的老師的小調查🛌🏻🐣。結果👐🏻,參與調查的四五十名家長中💧,只有一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上幼兒園時,老師曾經做過家訪。雖然這是一個沒有隨機抽樣的、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調查,但是40∶1的數字卻是普通家長的真實感受。
面對批評,有的老師也很委屈:雖然家訪少了,但是老師跟家長之間的聯系並沒有少🪵。
確實,在網絡社交平臺高度發達的今天,老師與家長之間🚶🏻、老師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已經完全可以“隔空”實現了,通過老師與家長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個又一個“群”🚿,老師、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快速🍤、便捷而且高效👨🏼⚖️。
但是,這種在虛擬空間的溝通就能滿足教育的需要了嗎?
一位朋友打開手機中的家長群向筆者展示老師的反饋:“今天有9個同學沒有交齊作業,您對孩子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未來,請各位家長負起責任。”
這位朋友告訴筆者,她前一天晚上出差回來已經10點多了🧛🏻♀️。疲憊的朋友依然對照著兒子的記事本💆🏽♂️,檢查兒子的每一個作業後面是否都已經簽字,是否按照老師的要求把所有的東西都放進了書包0️⃣🤵🏼♂️。
隔著屏幕的老師並不知道這一切。這一端是老師的冰冷🙆🏻♂️,另一端則是家長的戰戰兢兢。
陳立群到了臺江民中後曾組織遊學活動,讓那些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孩子🧑🧒,到北京看一看天安門廣場👊、看一看清華大學🤹♀️。但是一周遊學結束以後,孩子們卻說“還是我們臺江好”🧘🏿♀️。
“到臺江民中3年,我走進了100多個苗族孩子的家庭。”這是陳立群從杭州一所城市中學來到農村學校時給自己找到的突破口。
不久前,媒體曾經有這樣一則報道:在一所中學門口,老師提著水桶給化妝的女生卸妝。“眼中無學生”,這是網友熱議的中心。
幾年前,筆者在雲南怒江的一個村小采訪過一位特崗教師。這位特崗教師每月會給班裏的男生理發,可有一名男生✶,頭發長長的🤹🏼,從不理發。這位特崗教師解釋了原因#️⃣👩🏿🍳。在一次家訪中,這位教師了解到,這名男生的頭發一直是媽媽負責打理,後來媽媽離家出走了,這名男生便不再讓其他人碰自己的頭發🌶。
試想😤:如果這位特崗教師不問緣由💇♂️,強行給這名男生理發,日後,對這名男生的教育之路⛑️,將會是多麽艱難!
我們現在的教育太重結果,以至於忘記了每個結果背後,站著的都是各不相同的孩子👨👨👧。
陳立群回憶🧏🏿♀️,自己走的最遠的一個學生的家,需要先開車一個半小時🏌️♂️,然後要坐四十五分鐘燒著柴油的船,下了船之後🧖♀️,還需要再走路半個多小時👮。
回憶過這段路程之後,陳立群說:“這條最遠的家訪路,其實也是一個孩子上學的路。”
很多人抱怨:現在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大不如前了、現在家長和老師的關系也大不如前了。陳校長的這句話給出了答案🙏:不是學生和家長離老師越來越遠了📌,而是有的老師沒有真正踏上孩子上學的路。
這就是一個教師楷模給我們的示範作用。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