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個月,上海市奉賢區致遠高級中學高三(1)班學生曾媛用上了新課表👯,政治、歷史等選考科目從課表上消失🖕🏼,這是因為5月6日、7日她剛剛完成了選考科目的等級考,現在只需集中精力迎接最後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考試。
“經過3年的改革和摸索🩶,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學秩序,適應新高考要求👩⚕️,並且更有利於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致遠高中校長李龍權告訴記者。
2014年9月,上海啟動高考新政,帶來一系列新變化:考試科目從“3+1”變為“3+3”,即前一個“3”為語數外✋🏻,後一個“3”為從物化生政史地中任選3門🐜;取消文理分科🗑;外語可以考兩次;合並本科一✳️、二批次招生☝🏽;高校按照“兩依據一參考”選拔學生……新政從當年入學的新生開始實行🖼,如今,他們即將經歷最後3門考試。
根據上海的高考新政🙎🏻,高考並非在幾天內集中完成👨💼👨🏽🔬,而是貫穿高中3年。曾媛的3門選考科目分別為政史地,她在高二下學期就參加了地理科目的考試🥁,今年5月初剛考完政治和歷史,這些都將計入高考成績。
新高考方案給致遠高中帶來的第一個變化,是全校普遍實行了走班製。從6門科目中選考3門,總共有20種組合,學校多次向學生摸底征求意見,推出了比較受歡迎的8種課程組合“套餐”⬜️,然後微調★,最終形成15種課程組合。
致遠高中課程教學中心副主任顧軍說:“學生在行政班基礎上走班學習🔛,教師也走班授課,教學形式改革的背後是繁重的管理工作量。比如,對教師績效的考核需要重新製定方案,教務部門要為學生核算不同數目的書費🐐🦣,等等。但這些努力成就了學生的學習意願,可以選擇感興趣、有發展潛力的科目🧑⚖️。”
新高考方案帶來的另一個變化,是校園裏的社團多了,研究性課程越來越受重視。顧軍介紹👭,由於高校招生要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所以開展素質教育成了學校和學生共同的主動追求。過去3年,致遠高中的社團從18個增長到40多個,2014級學生完成了71個小課題報告🦓。
隨著等級性考試的完成,致遠高中物化生政史地6門科目的高三年級教師有了分流,一部分把精力轉向高一、高二年級🙍🏿♂️,一部分則留在高三🫓👩🏻⚖️,協助語數外教師完成高考最後階段的沖刺👖。
“雖然課表上只剩下語數外3門主課,但每周3次的體育課並沒有減少,班會也保留,而且中午還多了一節課的休息時間,實際是張弛有度的。希望每個人能夠在最後有好的表現。”說起即將到來的最後3門考試💺,曾媛充滿了信心。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