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高校與國產大飛機的“戀情”


55日下午2時許🤚🏽,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架大型客機經過高速滑跑♕,在眾人的期待中刺破蒼穹🔠,翱翔藍天。它,就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

C919首飛成功🌭,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法國和俄羅斯之後第四個能夠生產大飛機的國家☝🏽。大飛機是《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2007年國家對大飛機立項🧑🏼‍💻,2008C919名稱發布🧑‍🦯,這架飛機從無到有,承載了億萬國人對中國航空事業的期待🏌️‍♂️。C919有多少智慧是由高校貢獻的呢?中國教育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從大飛機立項時高校就深度融入

時間拉回到14年前♨️。2003年春天♻,科技部的一個會議室,時任北航校長李未院士正在參加一次兩院院士小型研討會,編製討論國家科技規劃綱要。他被叫到室外,一位負責人告訴他𓀍💇🏿,科技部領導希望由他來擔任大型飛機重大專項論證組的組長。

這著實讓李未大吃一驚🧑🏻‍🦼‍➡️。他是搞計算機的,從未想過要參加大型飛機重大專項項目論證工作👩🏻‍🏭。這位負責人告訴他𓀋,有關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的建議書有8份🙍🏽‍♀️,與航空航天有關的三十幾位院士都至少參加了一份建議書的製定👩🏻‍🦼‍➡️。為了論證的公正性,應該挑選在航空航天界工作,但又沒有參與建議書撰寫的院士或專家來擔任論證組組長。李未是北航校長,屬於航空航天領域👩🏿‍⚖️,又沒有參加這8份建議書的編寫📋🫸🏿,是最合適的候選人。他給李未留下10分鐘考慮時間🎛,就返回了會場。

簡短的10分鐘之後,思考很快有了結果,李未接受了這項任務🫷🏻。20031126日,李未被正式任命為大型飛機重大專項論證組組長。通過共同努力🧝🏼‍♀️,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終於通過了立項論證🫛,成為國家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為了製定重大專項的實施方案,國務院於2006717日又成立了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李未院士、張彥仲院士和顧誦芬院士共同擔任主任委員,論證地點選在北航。

李未回憶道:“兩次論證都依托北航來開展,這是我國高校第一次從立項論證開始便深度融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2008年,作為C919飛機研發的大本營——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在上海掛牌成立。在製造C919過程中👩🏻‍🎤🥇,商飛公司聚集了國內航空航天專業的大量高端人才,組建了“大型客機聯合工程隊”。其中,活躍著很多高校的學者。比如,為了做好大型客機初步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遴選29名骨幹教師直接參與中國商飛大型客機聯合工程隊🙆🏼‍♂️🚚,其中,18名教師半年時間在上海參加方案論證工作🧙🏻‍♂️。

據南航聯合工程隊領隊、南航校長助理熊克介紹,南航聯合工程隊參與了大飛機項目的總體、氣動👱🏿‍♀️、強度、材料、航電、飛控、動力、環控、防冰👰🏽🧑‍🔬、四性、適航等內容的論證工作。前往中國商飛的18名教師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大型客機的論證工作。

C919從孕育、誕生、蹣跚學步到展翅高飛🧁🤏🏻,每一個過程都有來自高校科研人員的深度參與,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績與貢獻。據統計,國內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產業人員參與了C919大型客機研製🦐。   

C919的“自主創新”加砝碼

很多人會好奇,中國人自己製造的大飛機有哪些自主創新的亮點呢🐚?

C919製造采用的是“主製造商—供應商”這一國際航空工業界廣泛采用的發展模式,中國商飛是主製造商,選擇一批國內外具有關鍵技術和豐富經驗的供應商🚼,協同完成C919的製造,即“舉全國之力,聚全球之智”。在這一集成創新的大作中🫷🏻🧑‍🚀,高校貢獻了無數科技研發智慧。

飛機裝配技術是飛機製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飛機製造過程中50%70%的時間和成本都用在了飛機裝配上。

“裝配技術決定飛機安全性和使用壽命,民用飛機對裝配質量要求更高。”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教授黃翔介紹說🧖🏿‍♀️,經過數年研究,此次首飛的C919在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對接裝配上,機身和機翼間的裝配間隙從過去的2毫米縮小到0.5毫米🙎🏻🌦。“以前這些間隙往往需要安裝墊片,這樣就不好把握。經過我們研發♨️,現在的C919開始使用計算機控製自動實現機身和機翼對接裝配,0.5毫米的裝配間隙就能裝進去🦘,不需要使用墊片,還能讓左右兩個機翼更加對稱👋🏻,讓飛機的重量進一步變輕。”

北航更是深度參與了C919的全方位研發與製造工作,數十個團隊迎難而上🏚,創造了數不盡的國內外“首次”。

為了給C919大飛機的“自主創新”再加砝碼🦀,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憋足了勁兒:

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教授高正紅帶領團隊參與了C919整個機翼的氣動設計工作,最終他們的方案在機翼氣動性能上超過了波音737

大飛機的“呼吸系統”,包括空氣分配設計方案的數值仿真和優化設計,都是天津大學團隊完成的。

發動機一體化氣動優化設計、飛機復合材料後壓力框強度設計💕、飛機大部件自動裝配平臺搭建🪓、告警狀態下飛行機組情景感知研究……C919大飛機成功起飛,讓上海交通大學的科技工作者感到欣慰,大飛機中融入了他們的多項科研創新成果。

這樣的創新不是零星的🦹‍♂️,而是批量的🍰。大飛機的結構、製造、材料✊、航電等專業領域🚶‍♀️🌅,充滿了中國的自主設計風格和科技研發智慧。據不完全統計,從ARJ21(我國首款噴氣支線客機)到C919🎑,南航共承擔140余項國產大飛機項目。自從商飛成立以來🐊,北航與商飛簽訂合同達217項👱,合同額超過1.8億元。

大飛機的人才支撐庫

54日👨🏿‍💼,C919試飛中心試飛團隊正式亮相。5名試飛員組成首飛機組🧜🏼,包括1名機長、1名副駕駛、1名觀察員與2名工程師。其中,試飛工程師馬菲是西北工業大學2003級電子信息專業校友👩‍🦽。

這個讓西工大學子驕傲的馬菲👩🏻‍🍼,在C919大型客機型號研製過程中🙇🏿‍♂️,參與了控製律評估、飛行手冊評估、駕駛艙評估、首飛任務編排🕵🏼‍♂️、伴飛飛行方案編製、首飛專項培訓等任務,完成兩次首飛演練、兩次滑行預試驗🪯、低速滑行、中速滑行和高速滑行等試驗任務👮🏽。

不僅如此,每年都有大批西工大畢業生進入中國商飛工作。中國商飛公司成立以來,共招錄西工大飛行器設計等專業優秀畢業生531名👩🏻‍🦯‍➡️,目前公司共有西工大校友680余名♝,他們在公司型號研製和發展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骨幹作用。

在北航有個特別的班,每年只招收30人💇🏻‍♂️,而且它的建立早於大飛機的立項。2006年🫰🏼,北航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專門成立了大型飛機高級人才班,旨在為我國大飛機工程項目核心團隊輸送急需人才👃🏻。

北航大飛機班班主任、北京市教學名師劉沛清介紹,大飛機班廣泛借鑒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瞄準我國大型飛機工程項目人才需求,註重科學與技術並重的教育模式,強調人才的工程實踐和集成創新意識,突出創新實踐🐈、技術集成和協作能力的培養🫑。

“現在大飛機班是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培養中國商飛的員工,一條是招收在校碩士研究生。”劉沛清說🐎,北航經過幾年的發展,大飛機班已經與中國商飛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學校免費為大飛機班拿出800平方米的實踐場地用於培訓”。

據統計,2006年至今👭,北航共舉辦大飛機培訓班10期☃️,培訓學員513名。目前在中國商飛工作的431名學員,全部在技術業務部門從事C919或者寬體客機的研發工作,其中12人擔任各技術部門的組長和副組長🧔‍♀️。

在南航🤸🏽,有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專業:航空器適航技術專業(後改名“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每屆約30名學生,持續為民用飛機研發與運用培養適航技術與管理優秀人才。“學校還專門設立了與商飛的合作部🟡,這個專業為大飛機的適航輸送了大量人才🤞🏻。”南航學生處副處長許愛華介紹說,目前南航有1100余名校友在中國商飛公司任職。

上海交通大學創新校企產學研用機製💁🏼,通過“上海市民機創新工程”和近百項科研項目,共建民機先進製造工藝技術中心、民機維修工程研究中心等聯合研究平臺,共同培養高水平、多層次🏄、多類型的航空專門人才。

在民機高級技術人才方面🤗,高校為C919飛機的研製培養了大量青年才俊,北航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李東升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C919首飛成功只是個起點👩🏼‍🎓,未來客機的相關研製🔫,我和團隊依然要積極參與💣。”李東升說出了無數科技工作者的心聲。

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7-05-07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