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40分,離上課還有20分鐘,蘇德礦來到浙大紫金港校區東教學樓2幢203室🕵🏻♂️。這是周二的早晨,他將在這間教室給竺可楨學院人文社科試驗班金融專業大一的學生上微積分課。
人稱“礦爺”的蘇德礦,今年59歲。從“礦哥”、“礦叔”到“礦爺”,蘇德礦已經從教30年😏。
雖然教的是數學❤️🔱,在浙大,“礦爺”卻是偶像級的老師✋🏻。浙大學生自製的新生手冊中,也明白地寫著,“礦爺的課🤌🏽,一定要上”🤾🏻,要不然會後悔。
有個學生跟錢報記者說😘🧑🎄,選“礦爺”的課要靠搶,“選中的幾率跟彩票中獎差不多👨🏽🌾。”有一年,他給本科生開課,一個班150個名額,選課的學生竟多達3000人🚣🏼。
新學期,“礦爺”又玩出了新境界。他將自己的微積分課🆑,搬到了網絡直播間。
你猜猜,最多的時候有多少人在線?1.3萬人啊!直逼那些“蛇精臉”的網紅了👨🏽🍼。
給“礦爺”點贊🚑,也給那些學霸網友點贊🍫。
一部手機加一個三腳架
“礦爺”興致勃勃玩起直播
蘇德礦說,大學老師用直播的形式上課,他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為什麽要嘗試呢?“我看到現在的大學生喜歡玩手機,連走路甚至上課都在玩遊戲⛹️🔕、聊微信,或者看一些直播消磨時間。”他說,“我就想,現在有那麽多直播平臺,幹嗎不試試把平時講課內容拿去實況直播👩🦲?”
好處是,那些沒能來上課的同學🔚🍊,也可以通過手機上課。而且6️⃣,直播的內容是可以儲存的,數學需要思考👨🏽🔬,有時候聽課時來不及思考👊🏿💇🏻♂️,課後可以抽時間看回放🧑🏽🎨。
沒有了時間、空間的限製,全國的同學都可以聽自己的課🍻。對於自己這個想法,“礦爺”挺得意,還額外解決了教育資源緊缺的問題。
他說🧙🏽♀️:“大學老師也要占領網絡陣地✍🏽,不然孩子們都去打遊戲聊微信了🧑🏿✈️。”
說幹就幹,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整堂微積分課就呈現在了千千萬萬網友的手機那頭。
“這是個幾乎不需要成本和復雜設備的事情,只要上課的時候🤲🏿,教室裏無線網絡保持暢通就行了🗯🧚♀️。”“礦爺”說。
3周27堂課“賺”到7000多金幣
“礦爺”勸學生:把錢留著結婚用
浙大竺可楨學院大一學生吳偉和方藝璇,是幫“礦爺”做直播的小助手🧑🏻🌾。
竺可楨學院裏的學生,都是學霸,給學霸上的微積分,比普通院校的微積分課難度要高一些,涵蓋範圍也更廣。微積分本來就夠難了,“礦爺”的課還要難上加難,真的有人會跟自己過不去來看直播?
“其實,很多其他高校的學生都會來看❌,畢竟上了‘礦爺’的課,簡單些的課就不在話下了。”吳偉說。
頭兩次直播,在線人數都在三四千人🟫,後來聽課的人逐漸多起來。在線人數最多的時候,有1.3萬多人。
“蘇德礦老師的教學方式能與現代科技接軌👩🏫,非常棒👨🏽⚖️。”方藝璇也說,“網絡直播授課有自己的優勢,在傳統課堂,同學們無法插話🧛👩🏼⚖️,但是網絡上可以通過即時發送評論與老師交流,老師也可以根據同學們的反應調整上課節奏。對於一些比較難的題,老師看到反饋後可以更通俗易懂地解釋🚀,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當然,這對老師來說🚦,要求更高了。“講話要更清楚,推導要更仔細,平常上課麽,偶爾講錯也不怎麽要緊🤸🏼♀️🤵🏼♂️,如果直播了講錯,那就傳遍全國了👱🏼♀️。”不過,蘇德礦依然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教學方式👩🏻🎤,“尤其是一些好的大學的基礎課程,我看都可以采用直播的形式📊,無償為全國的學生服務🪓。”
“礦爺”的微博有將近8萬粉絲,直播結束後,他都會把視頻放到微博上,讓網友學習討論🐪,“這種互動🪡,也是對數學的一種推廣。”
“吃著早飯,看著‘浙大礦爺’的直播,假裝我還在2011年春天的紫金港🎅。”浙大校友周陳彬這條在直播時發的留言,打動了很多人。他說,“當年沒選上他的課,現在卻在直播中圓夢了📿。”
“礦爺”的直播,每周兩節課🍠,到昨天已經進行27次,共獲得網友打賞金幣7000多枚。按照直播平臺的兌換比例🌡,這些金幣大概價值70多元👩👩👧👦。
“有些學生說要給我打賞🎬,我勸他們不要打,錢要省著花,將來留著結婚用。”“礦爺”開玩笑地說。他現在還不知道怎麽把這些金幣兌現呢。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