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校園閱讀🪴:如何讀出“深”味兒


 一份中美大學生閱讀書目對照的榜單👮🏼,最近引來很多“圍觀”。

  在國內知名高校發布的2015年高校圖書借閱排行榜中,《狼圖騰》《盜墓筆記》《三體》等暢銷讀物或類型文學作品位居前列😚。而在一份基於美國數據庫項目“開放課程”數據分析的美國大學生閱讀書單上,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理想國》《利維坦》《君主論》🙋🏽‍♂️。

  盡管圖書館的借閱書單不一定代表學生喜愛看的書,也未必代表大家在看的書,但在中國已列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時間表的背景下👟🧜🏼‍♀️,很多人還是關註:為什麽美國大學生在讀《利維坦》時🧑,中國大學生在讀《盜墓筆記》?在這背後👷🏿‍♂️,正是對大學校園深度閱讀現狀的擔憂🖊。

  在屏幕與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大學生的閱讀環境和觀念正在呈現新的變化。學生每天花費很多時間瀏覽網頁、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碎片化的淺層次閱讀沖擊傳統的深層次閱讀♏️🤌🏼,閱讀內容也更趨實用化👙、消遣化🤨,這已然成為高等教育領域和大學校園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全球大學生閱讀漸趨多元化

  “美國大學生閱讀《理想國》這樣的書,不一定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而是老師在某些課程中建議或指定他們閱讀的〰️。”任教於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的知名學者徐賁對這份榜單作出分析👩🏻。他在《閱讀經典: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一書中介紹🕣,經典閱讀討論是美國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在他所任教的學校🟣,閱讀是兩學年(4學期)的課程♙。

  中國大學生又是依據什麽選擇閱讀書目✊?中國人民大學對2014級本科生的閱讀調查顯示,有七成學生是依據個人興趣選擇閱讀書目,其次才是根據專業相關程度和教師推薦選擇。

  從2015年12月開始,清華大學發起面向全校師生的優秀閱讀書目征集活動,在1040本書中最終選出可讀性強🏊‍♂️、較能代表清華學生閱讀水平的10本好書,其中包括《百年孤獨》《鄉土中國》《西方哲學史》《理想國》等經典👨🏻‍🚒。

  另一方面🦷🐧,近年高校的圖書借閱榜單顯示💼,《藏地密碼》《盜墓筆記》、金庸武俠小說等通俗讀物長期盤踞其上🌉◼️。

  在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2007年曾有一項針對新生的大規模閱讀調查。“你最近出於娛樂或是興趣讀的是哪一本書?”這個問題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哈利·波特系列✶。而在1997年該校對新生的調查中,位於前列的還是《麥田裏的守望者》《1984》等嚴肅文學作品。

  該調查因此得出結論👨🏻‍🎤,進入21世紀後🧑🏿‍🌾,大學生的閱讀漸趨多元化,他們在讀經典作品的同時也在讀類通俗暢銷書。

  圖書館不再是唯一的讀書“天堂”

  根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讀者借閱統計✂️🥈,環境學院本科生張宇涵去年一年入館次數高達988次🏌🏻‍♀️,其在大學期間總借書量已達964冊次。雖然大學校園裏不乏張宇涵一樣的真正“讀書人”🐆,但隨著電子圖書發展,紙本圖書借閱量下降已成為全球圖書館界的總趨勢🦬。

  為了清晰掌握校園閱讀的基本情況,清華大學圖書館從2014年起編製《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定期發布館藏圖書借閱排行榜單,密切關註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

  來自清華大學的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4年👵🏻,該校學生圖書借閱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以本科生群體最為顯著,2014年本科生借閱量比上年下降12.5%。

  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肖瓏曾表示,2014年北大圖書館書籍借閱總數為62萬本,是近10年的最低數量,而在2006年這個數字是107萬本。

  據日前發布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5年18至29周歲群體的手機閱讀接觸率最高😡,達89.6%⌨️。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自2008年以來🏨,我國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持續走高👵,2015年已達64.0%🍋‍🟩,在7年間上升39.5個百分點。

  閱讀渠道的多元化🏞,正在漸成趨勢。一項對中國人民大學2014級本科生的調查顯示🧑‍🦽‍➡️,35.9%的學生表示在書店購書閱讀,32.2%的學生通過圖書館借閱🧖‍♂️,30%的學生從網上下載或在線閱讀。

  “網絡閱讀和移動閱讀方式越來越強勢,學生很難靜下心深入閱讀經典書籍。長此以往🥝,若不加引導,勢必影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悅讀”不能取代“閱讀”

  “現在🧑🏼‍🍼,中國高校的教授經常用‘悅讀’來代替‘閱讀’鼓勵學生閱讀,用意是好的🏊🏽‍♀️,但卻可能成為一種誤導🌆。”徐賁表示🙎‍♂️。

  徐賁認為,以教育為目的的閱讀是要認真嚴肅地提高思考和判斷能力,不是在手機遊戲、電視、流行歌曲、網絡交友🤚🏼、網上瀏覽之外尋找另一種娛樂方式🧯。“大多數學生會把閱讀經典當成一件難事和苦事🧎‍♂️。老師有責任告訴他們,雖然閱讀很難、很苦,但值得去做,不可以讓他們誤以為不‘悅讀’就可以不閱讀。”

  “讀在清華”深度閱讀推進計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讓課程成為讀書習慣養成的主渠道,文化素質教育核心課程強調中外經典的閱讀👩‍👩‍👦,要求教師在課程參考書目中設置必讀書目,並結合課堂研討🙅‍♀️,使課程成為中外經典閱讀的導引👩🏼‍✈️。任課老師在上課前列出的課程閱讀文獻,也將由圖書館幫忙做成電子文檔😮‍💨👩‍🔧,方便學生下載與閱讀🤵🏽。

  此外,清華還組織校內專家推薦經典書目,撰寫導讀評介,開展系列讀書交流活動,不斷地從資源😧、空間、新技術平臺等方面改善讀書條件,大力營造校園閱讀氛圍。

  近年來,多所高校開展閱讀指導活動。中國人民大學2013年開展“讀史讀經典”項目,推薦《鄉土中國》《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好書給新生閱讀。根據調查回饋,在閱讀經典後的收獲中,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增強了經典閱讀興趣。

  推進校園深度閱讀,還有一支生力軍不可忽視🤵🏼,那就是要調動高校讀書類社團的積極性👇🏻。清華大學的一份調研顯示,國內高校讀書類社團多以推廣讀書、交流思想、分享心得等活動為主‼️,而國外高校讀書類社團數量較多且細分門類比較齊全👊🏽,內容涵蓋哲學🤱🏻、經濟學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

  對此,清華建築學院學生王章宇有著切身體會🐖🫓,他不僅鐘愛西方古典文化,還創辦了古典文化研究協會,吸引了清華、北大📵、人大等北京高校的古典文化愛好者加入。王章宇經常站上講臺,通過講解、答疑的方式帶領協會成員研讀經典🪿,參與學生的人文書籍借閱量普遍提高。

  “大學生在向內修身的同時🌡,還應該向外做更多實事🦺🚌,讓更多的人體會到讀書之美。”王章宇表示🧑🏻‍🔬。(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6-04-25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