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遼寧🙍🏽、江西等地采訪了解到⚧,有的孩子在假期裏一周要補6天的課🛡,每日平均補課時間達6小時。在升學壓力下,一些學校以家長委員會的名義組織集體補課🌂,有的還借機收費🧤。
家長趨之如鶩、孩子咬牙堅持🚴、學校“明禁實補”🙎,看起來多贏的寒假補課,透支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身心健康👨🏻🍳,違背了教育規律。
家長陪孩子聽課 一年三四萬元壓力大
近日✍🏿,記者在大連市沙河口區西安路附近看到,在這裏林林總總有幾十個補習機構。記者隨意走進一家補習機構,在一間大教室裏面坐滿了正在上課的學生,粗略地數一下有上百人👩🔧。教室的後排還坐著許多家長,有的在非常認真地做著記錄。
“不及時地把老師所講的知識點記錄下來真不行啊,孩子這麽長時間、高強度地上課,有時難免會溜號🗡😦,老師講得又比較快,回去一旦忘記了🐭,問我們又不會🍚,怎麽辦🕵🏻♂️🌅?”一位正在認真聽課的家長對記者說。
這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從孩子放寒假以來🏫🕖,每周要補6天的課,每次時間近6個小時,再算上寫作業的時間,怎麽也要7至8小時📨。
李先生的孩子今年上初三🥯,目前孩子數學、語文、外語、物理、化學全部補習,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補課賬”:“現在市面上補課的價格基本上是100元一次,每次差不多兩個小時左右🔁💇🏽♂️。寒假只是集中地補,平時上學的周末也要補✸,平均算下來每個科目每年的補課費用大致在6500元到6800元🍺,五門加起來一年差不多就是3.5萬元。”李先生說,這還僅僅是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上課的價錢🫀。如果是“一對一”的話🙎♀️,則要400元到600元一次課𓀌。孩子平日裏的花費就夠多了,再加上這些額外的補課費用,雖然還能承受,但壓力非常大。
除了上補習班,一些中小學校還打著學生家長自願的名義組織集體有償補課。江西的萍鄉中學寒假前下發《關於開展寒假補課的倡議書》⬅️,要求每個學生及其家長簽字,並繳納一定補課費。該倡議書的落款為各級家長委員會,但一些學生反映,家長委員會是學校組織各班家長代表成立的,所謂的補課倡議書並未征求其他家長的意見。
1天提高10分,寒假補習真的這麽神?
記者在一家補習機構門口看到,幾個人正在向來往的行人發放宣傳單。記者看到在宣傳單最顯眼的位置上用大號字體寫著:“1天提10分!”
但效果真的像這些補習機構說得這麽好🏍,這麽誘人嗎?
據一家教育機構一張姓老師透露🚚,現在市場上各種補習機構泛濫成災🖐🏽,除了一些有“名號”的名師之外🥉,老師在機構裏上課所能得到的報酬實則很“可憐”。這也導致機構裏上課的老師流動性非常大🕺🏿🛷,機構總是處於不斷地招人、不斷地走人這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老師多是頻繁跳槽與走穴各個機構,能專心於教學者少之又少。
張老師表示🧺,機構的老師很少有專門教一個年級的🦻🏻,經常是上午給初中學生上課🧒🏿,下午給高一學生上課,第二天又變成高三的課。每天在初中和高中之間這麽來回轉換🧮,再牛的老師也會分散精力🤛🏿👨🏼⚕️。
據李先生介紹🧏🏽♂️,他的孩子從初一下學期開始補習語文🅰️🦸🏻♂️,一直到現在補了兩年了🎋,成績差不多提高了3分到5分。“除了數學之外,其他的學科實際上也提高不了多少,我兒子每次考試總有一門失誤😺,但是在語文上提高這3分到5分多少能緩解一下其他學科考試失誤所帶來的損失👩👩👧👧。這分雖然提高得不明顯,但心裏總是不斷告訴自己🧑🏼🚀,也算有點提高吧。”
一些家長表示🙋🏿♂️,雖然知道補習機構的宣傳不靠譜🙌🏻,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去補課,生怕自己的孩子“不補可能吃虧”🧔🏽♂️。“這個錢我是花出去了🎒,萬一以後孩子真的沒有考上好大學,我也不會太內疚🧑🏼🚀🐈⬛。畢竟我該做的都做了,盡力了🚦。”一位家長說🥦。
補課陣地大挪移,“多贏”背後透支了啥?
一些家長反映禁令之下,寒假補課從正式學校轉移到校外的補習機構😨,日益火爆🔝。“從校內轉移到校外,家長所負擔的孩子補習費用只會更高。最重要的是教學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證。”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心理所所長王妮說📇🧑⚖️。
假期補課屢禁不止背後是異化的升學率🤾🏻♂️。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認為,表面上看,假期補習不過是犧牲了一些孩子的休息時間和金錢,但換來了好成績和好學校🏌🏽,是相當值得的。但從長遠看,這種以應試為目的的大強度題海戰術,不僅透支了孩子的健康、學習的興趣,更違背了因材施教🍵、全面成長👨🚀、循序漸進的教育規律,危害極大。
“應試教育模式下,孩子的升學壓力大👨❤️💋👨,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他們的補課需求是很難堵得住的。”王妮說👴🏼,既然堵不住家長的補習需求🚣🏿♂️🐦⬛,那麽就應該轉變思路,加大對校外補習機構的監管力度🧑🏿🦱,按照相關要求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進行審批和登記,完善監管民辦培訓機構體製⛑,形成一個良好的教育市場環境。(新聞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