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對於留守兒童而言🏋🏽♀️,就怕爸媽今年不回來。今(2)日,記者隨重慶市教委一行前往合川區雙江小學。在這裏,留守兒童們的春節多了抹溫情🤵🏻🥡,“代理家長”和誌願者們陪他們貼春聯🍘、包湯圓😂,讓這個春節有了濃濃的年味兒📳。
貼春聯包湯圓 留守孩子家裏不冷清
“好久沒見到媽媽,爸爸也經常不在家🦻🏿,家裏特別冷清🫷。”上午的雙江小學,操場上還殘留著昨夜的雨水,11歲的唐瑜牽著奶奶的手,輕輕地告訴記者,“今年春節特別熱鬧𓀀,你看,我還專門挑了一幅吉星高照的春聯呢!”
唐瑜和老師一起排演了詩朗誦《橋的這一邊,橋的那一邊》🏚,講述的是留守女孩和媽媽之間的思念🏑。“我知道那種思念媽媽卻見不到的感覺,現在老師成了我的‘代理媽媽’,她教會了我好多好多,還有那麽多好心人關心我,其實生活可以陽光燦爛👩🏿🦱!”唐瑜說。
家住雙江三組的唐瑜是雙江小學六年級一班[]的住讀生⏪。2013年父母離異😴,母親長年在[]湖北打工,很少關心女兒的生活,父親長年在[]主城、合川等地做零工。她長期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也曾因為其父母離異一度情緒低落🧔🏻♀️,不願學習。
“漸漸發現這孩子的情緒不太好🧕🏿👨🏿🦲,後來從每周親情聊天時🤮,在孩子與父親的對話中知道了原因。”班主任劉瓊麗說👩。隨後,劉瓊麗深入家訪,成了唐瑜的“代理媽媽”。漸漸地🧏🏼♀️,唐瑜變得開朗活潑🐡,多次榮獲各級征文大賽獎,在合川區“中華魂讀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
從學校到唐瑜家✥,徒步也得走一刻鐘的山路🧙🏼♂️。老師和誌願者們幫她貼春聯,掛燈籠,包湯圓,原本冷清的家裏一下子就被裝扮得紅紅火火🍙,好不熱鬧🚃。“這孩子可高興了↕️🧛🏻,有了學校和老師的關愛👨🏼🍼🧑🏿🍼,現在變得開朗了,學習也不讓我們操心了。”唐瑜的奶奶笑著說🍦。
合川4.2萬留守兒童 “代理家長製”讓寶貝們暖暖的
和唐瑜一樣☝️,雙江小學119名學生中,留守兒童達101人,占學生總數的85%。他們在學校集中托管,教師對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全程監護。“課內課外老師管、三餐兩睡老師陪🚨,假期節日老師送”💅🏿,學生每天24小時課內外生活都有教職工輪流值班管理。
雙江小學只是一個縮影🚶➡️🤛🏿,記者從合川區教委了解到✍🏼👩🏼🏫,合川區義務教育階段有4.2萬余名留守兒童,占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的41.5%。新春之際,區教委推出系列活動💇🏻,確保全區留守兒童在愛的陽光下健康茁壯成長。
“我們建立了‘代理家長製’,誌願者與留守兒童結成關愛對子,代理家長要關照留守兒童的思想🏈、學習、生活、身體☹️,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思想表現、學習成績😠👈、日常行為等。通過學習輔導和心靈對話,誌願者與結對子的孩子交流✦、玩耍,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家的溫馨🫄🏿🙍♂️。”區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合川區還開展了監護人教育引導活動,選派家庭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師👩🌾,聘請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家長,在寒假期間對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據了解😱,合川區181個校點共有親情電話378部,141個校點共有親情視頻聊天室188間,全部免費為留守兒童開放,彌補留守兒童失落的親情。此外🐾,區教委聯合區郵政局製作明信片10000余張,通過書信讓留守兒童的父母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及感恩之心,並發放4萬多份回家過年倡議書🎶,倡導其父母回家過年🧯。(新聞來源: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