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初二時,家長為何不理解我🔸?”


     在我國,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初中教育🔐,但是,你知道什麽是“初二現象”嗎?

  “初二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時期⚽️。一方面,此階段學生沒有初一時對中學生活的新奇與陌生🧔‍♂️,也暫時沒有初三所面臨的畢業升學壓力🚉,表面上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學習時期🚴🏿;另一方面,初二又是一個產生劇烈變化的階段👨🏽‍🦲,是初中生思維和品德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初中生往往有一些異於其他階段的行為表現,在教育學界被稱為‘初二現象’⛹🏿‍♂️。”日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給出了這樣的定義。

  那麽,在初二這個特殊的節點,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方法正確嗎🈲?“初二現象”又會引發哪些問題?

  親子關系出現轉折

  工作多年的李成🏌🏻,現在依然記得第一次“離家出走”時的情景。“即將升入初二的暑假,因為母親不讓打遊戲機,‘一怒之下’我就出去了🤬,兩天後才回去。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與父母的關系都很緊張。”時至今日,李成也不知道“初二現象”的存在。他說,如果當時家長對這方面能了解一些,可能就不會出現這些“小插曲”了。

  “與兒童期相比💅🏻,初中生的親子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𓀔。”該課題組負責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技研發中心主任張敬培告訴記者,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初中生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逐漸減少,對父母的情感表露及對自己私密的袒露減少,並轉而與同伴親密相處。“這些變化在初二表現得尤為明顯,這是初中生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他們擺脫對大人的依賴而逐漸走向獨立的開端🔰。”

  調查顯示🚢,當子女慢慢獨立🌩,對家長的依賴逐漸減弱時🤸🏼,各年級家長選擇“感到欣慰”的比例均在60%左右,比例最高💪🏽🐕‍🦺,但“感到欣慰”的家長在初二階段比例最低,而感到“有點失落”的家長在初二階段比例最高🤹🏻。在問及“與小學相比,您感覺”時,57.81%的初一學生家長選擇“變化不大”,比例最高🤽🏿,但該比重在初二階段明顯下降🧻。

  該課題組成員李清霞分析說👩🏿‍💼,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初二學生逆反性的行為表現愈加顯現,因而家長會有疏遠感、緊張感和矛盾感🙆🏿‍♀️,“可以說,親子關系出現轉折,使家長一時不能適應這種變化”。

  學習出現分化

  “相比初一🫴🏼、初二的數學真是難了許多🧍。”山西太原初二學生白兆輝告訴記者🙍🏽,新學的物理課也是讓他頗為頭疼的難題。

  “因為學習內容、難度與初一相比有諸多變化🪅,初二學生對於學習問題的歸因🕚、學習上所需要的幫助等情況都表現出‘年級特征’📮。”調查顯示,在學習的歸因問題上,問及學習的適應情況,與小學相比,初二學生選擇“沒有不適應”的比例最小(初一16.31%,初二15.62%,初三16.97%)。將學習不適應的各項內容進行比較🐆,初二學生選擇比例最高的兩項分別是“學習內容變難”“學習科目增多”。

  “可以看出,學生強調的是學習的客觀原因,事實上,初二課程恰恰是初中階段比較關鍵的部分,難點集中,難度加大,需要學生有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初二學生對學習適應問題的歸因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並非都是對學習問題的推托👩🏼‍🏭🟨。”李清霞說。

  初二學生精神需求凸顯

  調查指出👨,在調查初中生最希望和爸爸一起做哪些事時,他們選擇“受委屈或挫折時給我支持”的比例最高(初一45.09%,初二46.51%🙌🏿,初三48.95%)⛱,選擇“拿不定主意時幫我分析”(初一38.48%🧑‍✈️🧬,初二41.07%,初三44.83%)、“探討為人處世的道理”(初一27.22%✊,初二32.68,初三37.86%)的比例均隨年級升高而逐漸增加⛪️,而且到初二時數據顯著增加👩🏻‍🔬,表明初二學生對精神方面的需求凸顯。

  但子女的這種情感需求變化並未被家長所認識。考查家長在初中階段最關心子女的方面,“日常學習”“習慣養成”“健康安全”排在前三位🟤,各年級數據差別不大🫂,而“情緒情感”則排在倒數第二位。

  “因為家長的教育認知、引導與初二階段子女的需要沒有匹配,產生了一些溝通問題🦮。在親子溝通中🙉,初中生選擇‘父母不能理解我’的比例排在前列🍖,各年級數據相差不大,而在選擇‘沒有共同話題’的比例中,初二的數據最高。可見🎳,初二學生對這一問題感受更深🧍‍♂️。”張敬培指出。(新聞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12-30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