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簡稱“重師”)外的一小區裏,常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個男孩背著一名中年婦女,在小區裏散步😇。男孩名叫王晨晨,是重師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的大四學生,而他背上的是他母親徐劉英。8個多月前👨🏽🎤,遠在河南老家的父親突然病逝🧔🏼♀️,王晨晨便帶著多病的母親來到重慶✂️,一邊學習打工,一邊照顧母親。不管生活有多少艱難坎坷,這個23歲的男孩都笑著面對,“只要媽媽健康🚶🏻♀️➡️,我就能看到明天”。
父親離世 他帶著母親上大學
“父母都是周口鄲城宜路鎮的農民,我是獨生子🫳🏿。”昨日⏭,王晨晨告訴記者👌,在他6歲以前🧑🏽🍼,父母遭遇了一場車禍🧜🏽,父親手臂受傷無法幹重活,本來就體弱的母親也因此患上精神分裂症、胃神經官能症、甲狀腺腫大等疾病🩷。
王晨晨說,上大學後,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他每年暑假都留在重慶打工🧑🦳,“一個月能掙5000多塊錢🧛,用來繳學費”🏃♀️➡️。當服務員、發傳單、送外賣……大學期間👨🏻,王晨晨靠勤工儉學養活了自己🙍🏻。
“今年年初開學沒幾天,叔叔打來電話稱父親生了很嚴重的病🧑🎨🦹🏽,喊我回家,本以為父親只是生病,可當我回到家🛠🔖,他已經不在了……”王晨晨說🧝🏿,父親因病猝死後👨🏻🏫🧑🏽🏭,他來不及悲傷,帶著母親一起坐火車回到重慶🚍。“我不想她一人留在家裏悲傷難過。”王晨晨說⛓️💥,失去父親的痛讓他更加珍惜母親,為了照顧母親,他在學校附近一小區內租下房屋🚶🏻♂️➡️。
5點半起床 他為媽媽準備早飯
昨日,記者來到王晨晨和母親居住的出租屋👨🏿💼。這是一個不足10平米的小房間,被木板隔成兩半,房間裏有兩張床和一張書桌👳🏿♂️。
“媽媽👩🏼🍼,我回來了,要上廁所嗎?我扶你。”一回家🛀,王晨晨就用一口河南方言和母親親切地說話。扶媽媽上廁所後,他又趕緊燒開水👼🏽,準備給媽媽餵藥。
記者看到🫶🏻,房間裏除了簡單的廚具和生活用品,更多的就是瓶瓶罐罐,裝的都是徐劉英的藥。王晨晨睡的床棉被比較單薄🏌🏼,母親的則相對厚一些,“我是男孩子嘛🧎🏻➡️🪙,不怕冷。”
把母親接到重慶後,王晨晨的生物鐘被裝上了發條🫸🏼。清晨5點30分🅾️,他就準時起床🔔,為媽媽做早飯,中午12點前,他會從打工地趕回家做午飯,下午5點30分,他又回家做晚飯。到了周末🚵♀️,王晨晨還會背著母親下樓😮💨🙅🏼♀️,在小區或校園裏散步。
媽媽發病 他緊緊抱住被“誤傷”
王晨晨還記得,今年7月底,母親夜裏突然手腳冰冷,第二天就精神分裂症病發。“她發病時,連我是誰都不知道🐰,只顧一個勁地在床上亂摔、亂咬自己。”害怕母親抓傷自己,王晨晨只能將母親緊緊抱住🚵🏼,也因此常被母親“誤傷”🤦🏿♀️。
徐劉英說,前段時間📂,她看著天氣大好🧎🏻♂️,就下樓逛了會兒小區✋🏽🌳,誰知腿更疼了🧚🏿♀️。當天晚上,因腿疼難忍她控製不住流下眼淚👜。“看著我哭👨🏿✪,兒子陪在我身邊🗼👅,說些鼓勵的話👩🦽➡️。”徐劉英說,兒子的堅強給了她與病魔抗爭的勇氣💮。
“媽媽,我現在長大了,已經找到工作了,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你放心吧,我會照顧你一輩子,你在哪裏,我就在哪裏👭。”重復著兒子說過的話,徐劉英的眼中滿是欣慰👨🏻🎓。
收到3份Offer 工作以方便照顧母親為標準
明年6月🤞🏻👩🏿💻,王晨晨就要大學畢業了👩🏿🚀🧍🏻。說到未來的打算,王晨晨說🧄🗺,大一入校時,他就下了考研的決心,但如今🧑🏽💻,他決定放棄考研找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母親”👩🏻💻。
“我現在已經收到了3份Offer(入職通知書)了。”王晨晨說,雖然還未畢業,但他收到了深圳、成都、重慶三家企業的Offer,“我想留在重慶😫🧏🏿♀️,或者去成都工作🅱️。”王晨晨說,能夠將母親帶在身旁,方便照顧是他找工作的標準。
采訪中,王晨晨掛在嘴邊最多的就是母親,“最大心願是媽媽能夠平安健康。”王晨晨說,他從不覺得人生因為母親而變得負累,相反,卻是他前行的動力🪠,“照顧母親,是我作為兒子唯一能做的事,我要把它做好”。
聲音
“我們都被他的孝心感動”
小譚是王晨晨的室友👨🔬🙍🏼♂️,他說,起初王晨晨搬出寢室,大家都不知道原因。後來知道他一邊學習、工作📜,一邊又要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大家對他更是刮目相看💅。
“以前我只知道他成績優異,沒想到他還有這麽一段孝心故事。”重師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苑進社說🌱,王晨晨跟隨他做項目研究後,他知道了這些事,並被他感動。
苑進社說🦸🏻,今年9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4研究所招收10個實習生♓️。“我把王晨晨的故事告訴了研究所💁🏽🧘🏻♂️。”研究所當即破例增加了一個名額給王晨晨,“他們也被這孩子的孝心感動”。
來源:華龍網-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