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暑期特別報道 師生們去哪兒了
有的參加研修班,有的參與支教服務🫸🏼,有的通過旅遊緩解疲勞——
中小學教師暑假“充電”休閑兩不誤
“白老師在講課時,語言不生動,神態太平淡。另外由於對講課內容不熟悉🧔🏽♂️,存在念稿子等問題。”近日,在2015年新疆“伏羲師資”語文能力集訓營上,廣州市天河區岑村小學語文教師林美娟聽完14名教師學員授課後,對他們授課時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
2010年🥲,林美娟在學校創辦了“重人倫,順人性”的“伏羲班”,該班自主設置課程,自主選擇教材進行教學,“‘伏羲班’的孩子創造力得到很大程度的釋放👩🎨。”今年暑假開始以後,她馬不停蹄地為全國各地100多名中小學語文教師學員講解伏羲教育課程設計以及授課技巧🤷🏼♂️。
暑假到來後,各地中小學教師利用假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們有的像林美娟一樣,向其他教師傳授自己的教學改革經驗,有的則參加支教等誌願服務活動,還有的通過旅遊來緩解平時緊張工作帶來的疲勞。
假期培訓,“充電”還是負擔👩🏻💼?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教導處主任羅朝猛將暑假視為“充電”的好時機。今年暑假剛開始💪🏻,他就被學校派往內蒙古參加全國中小學翻轉課堂與微課堂教學設計研修班。
在這次為期6天的研修班上👨🏽🏫,羅朝猛表示自己受益匪淺。
“首先改變了我的教學觀念,原來我在授課時,很少運用現代教育科技,往往就是靠一張嘴、一支粉筆🚶🏻。”羅朝猛說👮🏻♀️,他決定以後要變革教學方式,借助先進的教學信息技術讓課堂變得更高效🧠、有趣。
羅朝猛告訴記者🫲🏼👨🦯,他所在學校的部分教師也在暑假期間為自己“充電”。有的教師被學校外派參加各類研修班,或者到國內其他名校學習交流🛳;有的教師則自費到國內外名校😯、社會培訓機構學習;有的教師則通過讀書、聽講座等方式學習。
有的老師把培訓當作“充電”🍗,而有的則認為是負擔🔰。“暑假根本閑不下來🦻🏽。區裏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培訓🥗,學校還會給各位老師製定學習計劃♣︎,安排為期幾周的培訓課程🕚。這些內容幾乎每年千篇一律,並不‘解渴’,大多只是走走形式而已。”上海市某示範性高中的一名化學教師這樣跟記者抱怨道。
教育部門為教師準備“暑期培訓大餐”
為利用暑假提升區內中小學教師教學水平,今年暑假,在深圳南山區教育局的組織指導下🙋🏼,蛇口學校等南山區中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
南山區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銀艷琳介紹說♥️,為了不影響教師在暑假期間休假放松🧑🏼✈️,該局在暑假期間所開展的培訓時間都比較短,一般安排在暑假剛開始或將結束時,不會影響教師們在暑假中間時段的休息👨👨👧👧。不少教師選擇在暑假中期出門旅遊等休閑方式來緩解疲勞。
據銀艷琳介紹,根據深圳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該市各個公辦🧍🏻♂️、民辦中小學每年暑假都會進行為期5天的繼續教育周活動♎️💚。今年繼續教育周的基本課程有兩類,一類是為期3天的在線培訓課程😚;另一類是在學校舉行2天的面授培訓📷。
今年暑假,南山區教育局還開展了民辦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C證培訓”、校本培訓高級研修班。據介紹🎅🏼,“C證培訓”是為了提升民辦中小學班主任的綜合素質⌨️,引導他們更好地服務學生的成長,該培訓為期6天🧰🏨。校本培訓高級研修班為期4天🤲🏽,參加人員為各中小學教師發展與培訓部門的負責人。
農村老師暑假享公益培訓
我國有330萬鄉村老師,他們暑假都去哪了?全國政協委員李藍曾經用一個苦澀的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他認識河南一所農村小學的教師,平常在學校上課🧑🏿💻🏃🏻➡️,寒暑假大部分時間都會到城裏的建築工地搬磚運瓦🦹🏻♀️,掙錢補貼家用🏙。
然而,這樣的情形並非個例。教師們沉重的生活負擔🤕,讓培訓“充電”曾經只是一種奢望。
如今這種情況得到了改觀。從2012年開始,由湖南省內外教育人士組成的公益組織“春暉學院”在湖南平江縣舉行公益培訓活動👚,每年都會有一兩百名農村教師從這場民間公益農村教師培訓中受益。
官塘中心小學女教師唐曼輝🪈,雖說已年過半百,離退休不到4年了,但她仍與年輕教師一樣,自願報名參加“春暉學院”的培訓學習。她的家人及親戚朋友都勸她不要去學習了,唐老師總是笑著說👱♀️:“我如果不去,就會被新老師趕上了。”(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