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小學初中更換“新課表”


   昨天,《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修訂)》發布🧏🏻‍♀️。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新的課程計劃將於7月31日起實施🚵‍♂️。該計劃從課時💆🏻、課程👩🏽‍🍼👨、作業👭、考試、教材等五大方面做出改變。各區縣教委要依據《課程計劃》在2015年8月1日前研製完成本區縣義務教育三級課程整體建設一體化課程方案。

  課時變化:打破45分鐘一課時

  多年來,中小學規定課時長為45分鐘。而在新的課程計劃中,不再對課時長度進行硬性規定。教委下放課程自主權到學校,鼓勵學校根據學科🛀🏽、課型等積極開展長短課、大小課相結合的課程實驗安排課時🌇。據了解📉,教委規定學校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每學時平均為45分鐘🤟🏼。每周總學時時長不得超過相應年級規定的學時總量。

  記者了解到,其實長短課時的做法並不是首次提出👩🏼‍🦳,一些學校之前已有過嘗試🙇🏿‍♀️。崇文小學就將課時縮短至40分鐘,留下10分鐘作為學生思考時間。京源學校將每天上午第一節課的時間延長至80分鐘📄,讓學生適應大學的大課時🦶🏿👩🏽‍🎓。

  此外,一至六年級課程原則上分類集中安排👮🏻‍♀️,如🤣:語文、數學🧑🏿‍💻⚾️、外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學科等課程可集中安排在上午進行🪇,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把原有的上課時間拉長或者縮短,符合學生註意力大約集中在20至30分鐘的特點,有些課沒有必要一定要上45分鐘🛂。同時,還要兼顧學科教學的特點,比如語文課🤖🤽‍♀️,或者探究、研究性的課程✝️,比較適合安排長課時😠,而和校外活動相結合的課程可以短一些🧝🏼‍♂️👁。程方平建議,實施長短課,關鍵在老師。老師在課堂上要教得靈活,並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此外,在課堂上最好安排一些開放性🔩🪿、啟發性的問題,註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程變化:九年級增歷史生物

  北京晨報記者註意到🌰,新課程計劃方面,最大的變化是在九年級增加歷史👨‍🦳🚟、生物兩門學科。市教委表示,這樣調整主要從義務教育九年一貫製上考慮🤦🏻‍♀️👨‍🎤,解決小升初🚌、初升高的學科銜接問題🤵‍♀️。

  新課程計劃中,具體課程及課時調整為品德與生活在一、二年級的學時由2學時調整為1至2學時。歷史由過去的七、八年級延伸到九年級👨🏼‍🍳,其中八年級學時由過去的2學時改為1至2學時。生物在不增加周學時的情況下👆🏿💿,可延伸到九年級每周開設1學時👨🏿‍🎨👩🏻‍🦳。語文一、二年級由過去的8學時調整為6至8學時。數學一、二年級由過去的4學時調整為3至4學時,六年級由5學時調整為4至5學時。外語一🛸、二年級由過去的2-3學時調整為2學時🤽🏿🤢,三🍝、六年級由3學時調整為2至3學時🌪。體育一🦸🏻‍♂️、二年級由過去的3至4學時調整為4學時。市級地方課程每周1學時,區縣地方與校本課程每周1學時。

  作業變化👨‍🦽🤽🏿‍♂️:低年級不留課外作業

  課程計劃規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作業需要在課內完成💇‍♀️,要求教師在分配教學時間時,要預留作業時間。同時教師要對作業進行設計🍓,要為學生設計適合的、個性化的作業。其他年級的書面作業“一周布置一次”🖖🏻⛺️。這種一周一次的書面作業應該是體現綜合性、研究性🚦、創造性的“大作業”,教師應全批全改✋🏿。

  對於實踐類課程的作業🛢,鼓勵小學各年級布置跨學科🪖、跨年級的綜合類、探究類作業♚。

  考試變化:實踐成績納入中考

  從去年開始🅰️,北京市在課程改革上就更加重視科學實踐內容👰🏿‍♀️,此次課程計劃中也體現了對科學實踐的側重。計劃明確規定➛,七🧑🏼‍🦱、八年級的實踐成績納入到中考成績中🌄🏊🏻。學科實踐活動課程由市、區縣、學校三級采取1:2:2的模式共同組織落實,形成包括課程目標、課程主題、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在內的完整課程體系👩‍👩‍👦。市級建設課程占學科實踐活動總學時的20%👧🏼;各區縣、學校參考市級模式🧛🏿‍♀️,結合實際建設的課程分別占學科實踐活動總學時的40%。教委要求🚯,建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準入、選課、記錄、評價、認定機製。

  據了解,學科實踐活動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共計453學時🈴。一至八年級每學期15周👨‍🦽、每周半天(3學時)。課程方案對活動數量具體要求為,每學期組織5次(共15學時)校外實踐活動(市級1次🤞🏻,區級2次,校級2次)👩🏽‍🎓、10次校內實踐活動(共30學時)🚟🧘🏼‍♀️。在七、八年級開展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將滲透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知識和能力培養🪓,重點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校安排七年級每周1學時、八年級每月1至2學時開展“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指導課,指導學生在校內外開展小實驗、小製作等活動👶🏽,組織做好學生“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學習情況的認定填報,有關情況作為中考動手實踐類成績的計入依據。

  教材變化:專題教材減至8冊

  據了解🫓,這次本市對專題教材瘦身🎆。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編寫了《中小學專題綜合教材》,將原來的幾十冊教材壓縮為現在的8冊,其中小學一至五年級各1冊,初中七🗽、八年級各1冊✳️,高中一年級1冊。

  課程計劃要求,專題課程化📏。從課程結構上,專題教育綜合課程明確納入市管地方課程👨‍🦳。在課時安排上,義務教育階段專題教育綜合課程共計182學時,具體為:一至三年級各20學時,四至五年級各26學時,七至八年級各35學時。學時來自市級地方課程每周1學時的專用學時。(新聞來源:北京晨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07-11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