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2014年教育督導報告》🥕。《報告》指出,2014年以來👃🏽▶️,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26個省(區、市)491個縣(市、區)進行了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最終464個縣通過認定🚠。
《報告》指出,2013年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以來⟹,已經完成對28個省(區🤷🏿♂️、市)816個縣(市、區)的督導評估認定👩🦯,其中757縣(市、區)通過認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已經成為督政工作的重要品牌,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復查監測機製📴🤚🏼,對2013年通過國家認定的293個縣(市🫸🏽、區)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校際均衡狀況進行監測和復查。
教育督導戰線在2014年的工作主要包括深化教育督導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著力解決教育薄弱環節;密切學校師生聯系⛹🏻♂️,破解教育領域突出問題🎾;推動教育質量提升,強化學校內涵式發展;強化督導結果公開,加大約談和問責力度等。截至2014年底,天津、安徽等21個省(區💴🎥、市)相繼成立了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全國共有專兼職督學8萬多名,健全了教育督導機構,加強了專兼職督學隊伍建設。
為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2014年9月💁♂️,教育督導戰線抽查了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03個縣(市、區)🤴🏽,實地檢查學校1133所,首次實現省級單位全覆蓋。針對督導發現的問題👩🏿🦱,督促各地整改落實⛹🏼♀️。2014年,中央財政共投入薄弱學校改造資金492.4億元。
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也因監管推行得更好。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30個省(區🕡👡、市)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1319個縣(市👋🏼、區)進行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覆蓋學校132058所,惠及學生3184.08萬人。2014年中央財政共安排營養改善計劃資金171.4億元,比2013年增長9.4%⚽️🤾。
教育督導戰線在去年還積極開展教育重大突發事件專項督導,先後開展了湖南湘潭幼兒園校車事故、雲南魯甸地震災區學校教育教學情況、山東蓬萊特大交通事故等專項督導。例如,通過督導,雲南省各級政府為魯甸地震災區617所學校安裝消防器械近1.8萬套🧑🏻🌾,配備飲水器2萬余臺。
《報告》顯示🔠,教育督導戰線去年還先後開展了全國春季和秋季開學工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規範辦學行為、教育信息化工作🧱🧑🏿🎨、北方地區中小學校冬季取暖、教育財政投入的使用管理情況等專項督導🏊🏽。2014年以來☁️,共開展教育重大突發事件和熱點難點問題專項督導30余次。為督促各地認真落實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教育督導戰線組織開展了北京等12個省(區、市)掛牌督導工作專項督查👨🏻🦯。截至2014年底🧗♀️,全國各縣(市、區)普遍建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製度,96%以上的中小學校實現掛牌督導。
為督促各地各校限期整改🦣🫸🏿,《報告》指出,2014年教育督導戰線共對外公布督導檢查反饋意見、專項督導報告等近50份,要求各地提供整改報告60余份。同時,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中,對受檢省(區、市)教育督導部門負責人,以及材料審核發現問題的地區教育部門負責人進行約談;對2013年通過國家認定☝️,但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測復查中又出現未達標情況的縣(市、區)及其所屬省級政府和教育部門進行約談。(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