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但其創業的進入門檻低,可以從小塊切入,做得好也許可以通過一款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0️⃣。”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福建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3屆畢業生白榮輝踏上了創業之路。在校期間,白榮輝就創建了名為“小聚網”的校園社交網絡,但由於經驗不足,以失敗告終。畢業後,他開始從事網站建設和微信外包業務9️⃣。“從長遠考慮🐦📳,外包開發是做不大的,只有產品化才能長遠發展”🛵,他一直在尋找突破口♒️。
2014年6月👦🏻,福州大學城一所高校團委找白榮輝做微信公號。在服務過程中,他發現高校師生需求多樣👩🏼🍳,用戶市場龐大,便轉而研發基於微信的教育產品。經過3個月的研發,一個主打教務應用和圖書應用的免費高校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微之家”宣告上線👨🏫🤤。各高校微信公號只要通過“微之家”平臺,就能免費開通查成績、查課表🙋🏿、查空教室、查圖書、續借圖書等功能🦯,服務於本校師生👨🏻🎓🤦🏻♂️。
盡管“微之家”的核心團隊成員只有3人,但依靠分布在全國25個省市區的30多個校園推廣大使🎚,上線至今短短4個月內已服務了500多個微信公號。在福建省內,“微之家”覆蓋了70%的高校📰,近10萬名學生使用該產品,其中僅福建醫科大學綁定學號使用教務應用和圖書應用功能的學生人數就達1萬余人。在福建省外🧚🏻♀️,中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近百所高校也是其用戶。
“這些和校園學習生活相關的微信功能太好用了🧰。有了圖書續借功能💧,我再也不用為了一本書專門走半個小時去圖書館了🤵🏿♂️。”福建工程學院新聞學專業大一學生郭霄對此深有感觸。臨近期末,考試安排和空教室查詢更是學生們關心的問題🐵,該校大二學生林淩鵬說:“以前找教室自習得一間一間找過去,現在只要上微信看看就知道哪兒有空教室了。”
“微之家”是一款免費的產品🙌🏻,目前主要是靠企業微信定製服務來創造收入🤦🏿♂️👍🏼,但團隊的精力還是放在“微之家”產品的研發🈴、運營上。為了盡快找到天使投資,前不久✌🏿,他們特地從福州高新區海西科技園5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轉移到廈門軟件園愛特咖啡館的一張桌子上辦公,希望在這裏能遇上談得來的投資人。
白榮輝認為🗽,互聯網應該先以免費的方式積累用戶🕯,形成規模效應後再考慮賺錢🧝♀️,只有做出足夠好的產品才能讓用戶心甘情願地付費。他們計劃通過服務B端用戶讓C端學生使用他們的產品,在開發微信功能的同時👷🏿♂️,依靠建立的高校資源做脫離微信的在線教育類APP,通過這些後續的服務來實現盈利👨🦰🦑。(通訊員 吳俊秀 饒燕婷 記者 陳強)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