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中國小男孩很可憐?


    日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做了一個關於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涉及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個省市。調查有一個驚人的發現: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潛能發揮”遭遇束縛🧑🏼🤛🏼。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選擇南京10所小學的學生、家長及老師進行調查,發現男生在家庭和學校中遭遇的“打擊”往往更多🔥,男生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既易大包大攬,又易獨斷專行。

  揪心的數據

  上興趣班自主權

  男孩沒有女孩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關於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顯示,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父母均有對男孩更加溺愛的傾向。

  在生活中,當孩子分內的事向大人求助時✌🏿🩸,男孩父母選擇“有求必應”的比例高於女孩(男3.07%,女2.40%)🩼,選擇“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低於女孩(男40.99%🏡👊🏽,女41.02%)👄,說明父母對於男孩更易遷就🚣‍♀️,缺乏原則性。

  做完家庭作業後,男孩父母選擇“代孩子檢查”(男19.30%,女17.89%)和“讓孩子先檢查一遍🦸🏼,家長再檢查一遍”(男53.15%🧘🏽‍♀️,女52.99%)的比例高於女孩,而選擇“督促他自己檢查”(男20.08%✷,女20.99%)和“隨他自己安排”(男5.41%,女6.31%)的比例則低於女孩,說明父母在男孩的學習中也易為他代勞🔊。

  調查還發現,父母對教育方式的選擇並未有意照顧到孩子性別差異,尤其沒能關註到男孩的發展特點和成長需求🪃,沒有考慮到其安排自己事情的自主性,比如對於興趣班,男孩選擇“父母決定的”(男22.21%☺️,女16.74%)和“老師建議的”(男2.12%,女1.64%)比例則高於女孩🫀。

  可見𓀂,家長對待男孩的教育方式較為獨斷,在某些事情的決定上沒有給予其應有的權利😧,這與男孩自身喜歡自由🫃、挑戰的性格相左。

男孩的遭遇

  上課走神老師告狀,被爸爸暴打

  一年級男生的家長吳先生無奈地說,孩子入學3個多月以來,他接到了老師無數次“投訴電話”🙎‍♀️,上課坐不住💇🏼,忍不住插嘴,被訓幾句後趴下來🦸🏽‍♀️,“這次又是趴下來不聽✷,結果老師問他剛才上課說了哪些👉🏼,出了幾個問題,結果兒子都能說出來而且都答對。老師很氣憤,說兒子已經影響她正常教課了。”

  吳先生說,剛開始還耐著性子教育幾句🦵🏻,幾個回合下來,再次接到投訴電話時,吳先生不淡定了,“大概入學半個月左右,狠狠揍了他一頓🦹🏻‍♂️。”揍完後,吳先生發現“效果”仍然不明顯🐭,“以前會講話,現在不隨便講話了🫱🏻,但也不認真聽。怎麽教育總不能達到老師滿意的標準。”吳先生擔憂地說🙍🏼,最後形成惡性循環,兒子表現最差🤽🏼,老師就會批評,經常批評不光難受🍏,還會被貼上標簽,“就真的有可能心理不健康🖇,繼而自暴自棄🏹。”

  作業不認真🦹🏼,孩子邊寫媽媽邊擦

  小學三年級的男孩樂樂讓媽媽最頭痛的是,寫作業總不認真👎🏿,草草了事。“寫字時我得盯著🚭,一不盯👨🏼‍🚀,字就寫得沒法看。”樂樂的媽媽告訴記者,這個習慣從一年級就開始形成了🧑🏽‍🎨。最初學習寫字時🎅🏼,兒子就很馬虎🍽,每天回家作業都是“嘩嘩嘩”三下五除二寫完,書包一扔跑出去玩了。第二天作業本拿回來,總是良好或者優秀。沒辦法,媽媽只能盯著樂樂寫🍍,“有的時候寫一筆看著不順眼就要擦,下一筆還不行再擦🖍。開始的時候樂樂很不高興🧑🏿❎,有的時候會大叫不給擦🐒📑,然後發脾氣。現在反而習慣了🥋。他寫得不好💇🏻,我擦掉他重寫。作業基本過關,但得優的幾率還是比較小1️⃣。”

  玩具被弄壞大發脾氣,拳頭亂揮

  “兒子脾氣太臭,一氣起來反應很激烈,有的時候會上來推我🫢,這個時候我肯定要壓住他。”

  采訪中*️⃣,不少男孩家長反映,比起女孩,男孩的表達方式更強烈一些。樂樂的媽媽回憶說,小時候他一件玩具被同伴弄壞了🚤,他氣得大叫🏢,沖上去推那個孩子,被媽媽一把拉住後,樂樂的小拳頭對著媽媽亂揮。

  “後來被拉到旁邊打了一頓,行為實在太過分了。我喊他冷靜下來根本不聽,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樂樂媽媽說💁🏼,兒子一生氣起來會大喊大叫,無法自控🤜,這個時候如果不采取壓製的措施,孩子的行為可能會變得更激烈🧙‍♂️💭。

 老師的觀點

  “調皮”成男生標簽 女生往往像“姐姐”

  揚子晚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男孩子不僅在家裏☮️,在學校裏往往也更容易遭受到“打擊”🤹🏿‍♀️。

  南京玄武區一所小學的副校長告訴記者🧝🏼‍♀️,在小學階段裏,女孩子受到表揚的頻率比男孩要高很多,而在評選班幹部及三好生等榮譽的時候🙀,總體來說,女孩子的比例較於男孩子也要相對高一些。

  “說實話,老師看待一個學生的時候,並不會因為是男孩還是女孩而有所差別對待,但是從小學階段來說,女孩子確實會在更多的時候表現得更好,更成熟一些,就像大姐姐🏄‍♀️。”采訪中🪃,有18年教齡的資深班主任張老師認為🕵🏽‍♀️,女孩子要更乖巧,一是更遵守紀律,規範性更強🙀,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更為專註,更為細致🫱🏿🈺,成績上就更穩定。而男生,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往往會因為紀律的問題受到老師的批評。

  “其實有的男生在課堂上的提問是很精彩的,也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不會正確表達🧶🕺🏼,有的時候也會因此而觸犯紀律。”

  一位小學數學老師無奈地表示,現在南京還是大班多,所以一個班普遍有四五十個孩子,這麽多孩子在班上🚔,老師需要給學生“上規矩”𓀀👩🏿‍⚖️,碰到男生“頂真”,一般都會提醒👔,並且引導他們遵守紀律。但是男孩子有的時候很快就忘記,如果不管🕚,有的時候課都進行不下去。“其實有的男孩子是發散性思維👩‍🚀,比如他對老師的提問會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他不懂得舉手發言,而是會插嘴、議論,甚至還會和老師辯論。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做老師的也會盡量去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及他的個性。但是沒有辦法能夠兼顧所有學生的個性需求🦸🏿‍♀️。在這種背景下,確實男孩子會感到在學校受到的約束感也會更強。”

  那麽,怎麽教育男孩?

  男孩控製力稍差 多安排些活動課程

  “男孩子前額葉的發展速度比女孩子要慢,表現是規則意識和控製能力都不如女生。一般要到高中,男孩和女孩生理發育的這部分才會‘追齊’🙇🏿‍♀️,在小學階段差別則會很明顯。”江蘇心育名師🧙🏼‍♀️、南京市家庭教育學會理事楊靜平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的小男孩是比較可憐的👱🏼‍♀️🚍,因為大多數的小學課程都是靜態的課程🧝🏿‍♂️,不符合小男生好動的特點的。因此很多老師反映男生上課不聽講,其實一堂40分鐘的課已經超過他的專註時間了🧑🏼‍💻。”楊靜平指出,從學校教育角度來說,一方面要增加課堂的豐富性,不斷為學生營造新的興趣點,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增加戶外課程🛗🤼‍♀️。

  家長別當傳話筒要當過濾器

  據調查,當孩子面對父母給予的壓力時,女孩選擇“和父母溝通🐼,尋求理解”和“向同學傾訴”的比例明顯高於男生🐍,而男孩選擇“向父母反抗”和“忍耐”的比例明顯高於女孩🚵🏿‍♂️📔,這表明男孩較少主動跟父母溝通,因此面對大人提出的要求或給予的壓力📅,要麽反抗🚠,產生親子沖突;要麽沉默忍耐,不利於身心健康🧑🏼‍🦰。

  “如果孩子在學校受批評,而老師也動不動把家長叫過去批評,這個時候,我希望男孩家長首先要理解自己的孩子,男孩子一旦‘開竅’,還有很多變優秀的機會。”楊靜平說。

不能僅用成績

  決定對孩子的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在學習動機、課外閱讀和學業成績三個學習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況均比女孩差👮🏼‍♀️🚣‍♀️。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采取“冷靜處理”和“耐心詢問”的比例,隨子女學業水平逐漸降低而降低🤟🏽,而選擇“訓斥”和“忍不住動手”的比例,則隨子女學業水平的降低而升高。

  面對成績較差的子女時,父母常采取消極的教育方式,難免會使用否定、批評的言辭甚至動粗,不給子女解釋機會👩🏽‍🍼。

  楊靜平呼籲,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過度用學習成績去評價一個孩子,這對孩子們是非常不公平的🍧。(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4-12-15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