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一則新聞讓人痛心:因為宿舍舍友丟失的錢包在自己包裏被找到📗,新疆某高校大二學生小嘉(化名)寫下遺書,跳樓自殺身亡🧏♀️🖐🏻。近年來,面對挫折、身處困境的大學生將死亡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這並非孤例。人們在痛惜的同時🧙🏿♂️,不得不思考👏🏽,為何學業壓力、求職失敗👨👩👧👧、戀愛挫折等人生中難免遇到的挫折👳🏿♂️🌈,竟會成為大學生放棄如花生命的理由?他們的內心為何如此脆弱?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本報從多維角度透析這一話題👱🏽♀️。
他用跳樓的方式自證“清白”
幾天來,極度的悲傷和痛苦籠罩著王晴(化名)一家人💦。因為她正在新疆某高校讀大二的兒子小嘉(化名)💐🏂🏼,跳樓自殺了👨🏽🏫💆🏽。
接到小嘉班主任老師打來的電話時,王晴(化名)正在河南省南陽市開出租車👳♀️。聽說小嘉從樓上跳了下來,她和丈夫連夜趕往烏魯木齊。
“一路上🍹🛂,我們只是以為孩子摔傷了。”一提起小嘉🥪,不善言辭的父親蘇誌祥(化名)眼裏閃著淚花。王晴說🐠,她根本沒想到👩🏻⚖️🙍,最後一次見到小嘉是在冰冷的停屍房✪。
據了解🙇🏼♀️,因為小嘉宿舍室友丟了錢包,最後丟失的錢包在小嘉的書包裏被找到,他便從六樓宿舍的窗戶跳了下來🚾👩🦲。在跳樓前,小嘉留下了僅有50個字的遺言🦸🏽♂️:“爸媽,對不起了,這真不是我幹的。寶寶🫘,對不起了👰🏻,希望有下輩子吧!大哥,照顧一下我爸媽♤🧎🏻♀️➡️,我信的人只有你。星星,下輩子做兄弟。”
小芸是小嘉的女朋友。她說,小嘉住在6棟601宿舍🧫,由於他的舍友小鵬(化名)錢包丟了,宿舍被校方用封條封了起來♍️,之後👇🏽,小鵬和班主任向派出所報了案。
據小芸回憶💃🏿,3月27日下午6點多,她和小嘉正在教室上課,小嘉接到室友的電話後準備回宿舍,臨走前對小芸說,晚上找她一起去上晚自習👮🏿♀️。晚上7點40分,小芸早早來到教室🍂🤶🏽,小嘉卻一直沒出現,電話也一直關機,“直到晚上8點半,我接到班主任電話,才知道他從樓上跳了下來”。
“晚上一起去上自習”🚅,這是小嘉對小芸說的最後一句話。
他是家人朋友眼中的好孩子
在家人眼裏,小嘉是個懂事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開出租車的勞累,他都看在眼裏🚵🏻♂️。王晴已經記不得有多少次,自己疲憊不堪時🧑🎓,小嘉做好飯菜端到她面前。
事發後©️💂🏻♀️,王晴精神恍惚,小嘉80歲的奶奶一病不起。小嘉的突然離去,讓與他相處一年多的女朋友小芸也難以接受,兩人同是該校電氣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
小嘉的同班同學小亮(化名)說💅🏿:“我們就住同一層,在我印象裏,他們宿舍因為丟東西已經被封過3次門。”小亮說🚈,但每次都沒有調查出結果🧍🏻,丟的東西有筆記本電腦🦠、錢包🖖🏿、銀行卡、現金☹️。
“要說他會偷東西,我不相信🤑。”同學小晨是小嘉的好友🤗🧏🏽♀️,在小晨眼裏☺️,小嘉十分講信用,是班裏的生活委員🦖,之前小嘉保管的200多元班費被偷了🚴🏽♀️,最後還是他自己墊上的。
王晴說,雖說家裏不算很富裕,但也算是小康家庭,每個月都給小嘉打1000多元的生活費⏱,而最近這次家裏給了他2500元🍱🟦,“再說他一直生活簡樸🙇🏻,絕不會做出那種事”。
目前,警方正在對此事進行進一步調查。
大學生心理脆弱應引起重視
雖然目前還沒有調查結果👨🏿🦱,但小嘉用結束生命這種極端方式處理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讓人噓唏不已。
“太可惜了,怎麽這麽傻!哪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風華正茂的青年,選擇跳樓的方式證明自己的清白,不值得!”市民楊先生痛心地對記者說🙆♀️,“這種做法傷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家人和其他關心他的人。”
李女士對記者說🅰️🏄🏻:“這孩子也太脆弱了吧🏠!舍友之間發生過節👨💼,生活中出現問題🧑🏿✈️🏄🏼♀️,很正常🙎🏽♀️,應該通過溝通解決處理♾🫳🏻,怎麽能這麽不珍惜生命👩🦼!”
新疆社科聯研究員戢廣南說,從媒體近年來的公開報道可知,像小嘉這樣遇到問題便采取極端行為的事件並非孤例。如何引導青少年在面對挫折或身處困境時,通過正確渠道、科學方式解決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媒體報道的類似事件中,遇到困惑和困難的學生,往往處於彷徨、無助中🚵🏽,但沒有進行有效的求助👨🏼🍼🖖🏻,而是想當然地、錯誤地認為死了就能解決問題,以死求解脫♥️,這無疑是錯誤的想法和做法。
戢廣南說🥚,還有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時😻,采取的處理方式不是傷害自己,而是傷害別人。比如,傷害同學、路人、家人等。這樣的悲劇,雖然只是偶發,但負面影響不可小視。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青少年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如感情問題🚘、同學關系問題、課業負擔問題、升學問題🏊🏽♀️、就業問題等🚲🫦,如果他們不能正確應對,有可能埋下隱患或步入更深的困境🧑🏽🍳,導致悲劇發生,這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戢廣南說。
如何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挫折
“當這樣的悲劇發生,我們在惋惜的同時,還應從更多層面進行反思。”新疆烏魯木齊熙康心理服務中心主任高明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任何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和體驗各種痛苦👩👩👧👧,只不過有些人有勇氣去面對和承受💁♂️,而有些人輕易地與一切決裂🧔🏿。”
高明學說🙆🏼♂️,學生處於困境時🧍♂️,往往十分脆弱和迷惘,這時🌁,需要排解的通道👩🏿🏫、解決問題的路徑。在這方面,學校不能不管不問,或給學生施加壓力,而應采取一些應急措施。
高明學認為🦄,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處理問題、面對困難的能力。要從專業角度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同時將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整個教育過程中,並激發孩子面對問題的勇氣。
戢廣南認為,要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教會學生認識自我、珍惜生命🤷🏿,而不是遇到挫折和問題時🕢,就想到用死去擺脫。“不少青少年對生命的認識很缺乏,有的甚至一片空白🤽🏻,建議學校開設這方面的課程或者講座,進行專題教育。”戢廣南說🥥。
“什麽會讓人產生面對痛苦的勇氣呢🍾?我想,最重要的依然是內心中愛的力量。”高明學認為♌️,當一個人會去愛他人💎、愛生活、愛自己時👨🏻🎤,即使遭遇某些痛苦😻,也會珍惜他所愛著的朋友🥬、親人,珍惜自己生活的世界,珍惜自己的生命,從而產生面對痛苦的勇氣🧭。但當前,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更重視知識的傳授,並給學生傳遞了過多“你死我活的競爭意識”,使得學生無從體驗對他人的愛👩🏼🦰、對生活的愛、對自己的愛👇🏽。當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競爭時🌠,任何失敗都會讓我們不再敬重生命🪻。因此,學校和家長要註重培養學生愛的能力,通過愛的教育,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珍視生命⚪️🌜。
建立危機幹預機製 教會學生面對挫折
社會發展的步伐如同互聯網時代的產品🚡,日日更新🫱🏼,令人目不暇接;我們的心靈還沒來得及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有人就已經身心疲憊,焦慮不堪,甚至抑郁成疾。可以說,這已是當代社會的常態現象。正在成長的青少年是社會🧑🏻🦰、學校、家庭人際鏈鎖中的底端環節🫃🏿,也是最脆弱的環節,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人們發現🙎🏽,一些學生走入大學後,生理上雖是成人🧑🏼🤝🧑🏼,但心理上呈現出諸多不成熟之處。這與當下社會大環境息息相關,也與教育不無關系🤠。一方面👷🏿♂️,當前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往往圍繞著“不出問題”而開展工作🛀🏽,保姆式的教育忽略了孩子的成長需求;另一方面,在成績上拼個“你死我活”的較量氛圍讓學生無法體會生命的魅力。同時,學校德育較為空洞,教師🐣🧑🏻🦯➡️、家長有幫助學生進行心理建設的願望,但大多缺乏與學生深入溝通的技能🥴,導致學生心理日趨脆弱,承受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我所服務的北京師範大學🧒🏽🙎🏿♂️,有一個雪絨花學生心理幫助熱線,為大中小學生服務已經25年。她就像學生的心理脈搏器一樣,能號出不同時期學生成長的煩惱——有學習的苦惱、性發育的困惑、人際關系的沖突🕓、內心自我形象的迷茫……遺憾的是,他們在學校🚀、家庭中尋求不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可以說🫲🏼,沒有哪一代人比當今的中國人更需要心理健康指導🤽🏻,沒有哪一階段的人生比青少年時期更需要心理健康指導。
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事業,在我國也就是近20年的事情。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需要配備經過系統訓練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教師,還需要按照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發展需要,適時適度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還需要有專業保障系統的督導支持。目前👨🏼🦲,部分大中小學校已經配備心理輔導專業人員,開展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咨詢工作🤟🪪。不過,我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與督導師鳳毛麟角。可以說,大學生在面對挫折或困境時表現出的心理脆弱💇🏿,與其在整個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心理危機應對能力都相關。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缺位,沒有從源頭上進行心理危機的預防也是原因之一🙎🏼♂️。
北師大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預防的探索是,在全校整合資源🚣🏼♂️,建立由校心理咨詢中心、院系生活指導室🚣、班級雪絨花使者組成的三級危機幹預預防體系🧎♀️。開發內容形式生動活潑的心理健康課程體系等▶️。在心理健康工作中推廣三個理念💇🏼♀️🤦🏽: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強者的行為🏄🏼♂️。關註自我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為自己明天的健康生活買保險。關註他人的心理健康,就是為自己和諧的社會生存環境做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的抗壓能力差🏊🏿♂️、心理危機頻現等問題🏊🏽,除了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還有幾個因素需要註意🍆:
第一📲,沒有心理健康的教師群體🦻🏼,不可能有心理健康的學生群體。如果教師面對困難🌉、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健康👷🏼,那麽學生必然受到影響。目前,教師缺乏職業操守🕥,自身職業感枯竭的現象確實存在,關註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早應提上議程。建議在教師的職前教育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並關註教師的心理危機早期識別能力,指導教師關註自身的心理狀態。
第二,家庭關系往往是學生重要的心理壓力源🐩🍥。對北京市大學生心理危機案例進行剖析後得出結果是: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背後♦︎🪃,往往有一個被問題困擾的家庭關系。
第三,除了要關註心理健康教育,還要開展危機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使學生更加愛生活🙏🏻、愛自己🌆、愛他人🧔🏻♀️,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5.25——我愛我”大學生心理健康節就是在這一理念下誕生於北京師範大學,並很快得到全國多所大學響應。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心理支持、關懷💒⏲,以及進行自我教育,也是預防心理危機的重要舉措。 (聶振偉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原主任、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
孩子🧦,你該如何對待生命
親愛的女兒:
最近一段時間,爸爸看到了關於大學生自殺的報道,學業壓力、求職失敗🐌、戀情挫折💇🏿♂️、家庭破裂……竟然都能成為天之驕子放棄如花生命的理由。讀來令人嘆息🧚♂️、扼腕🍦。在你18歲赴他鄉留學之際🧑🏻🔧,爸爸希望與你談談生命,我想告訴你,在爸爸眼裏👨🏻🦯,你的幸福比優秀重要。送你三句話,希望充實你的行囊、點亮你的心燈——
第一句:生命只有一次。對每個人而言,沒有了生命,就沒有了一切。所以,生命道德律的第一條就是善待生命。世界上最大的罪過👭,就是將生命(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無辜剝奪🥢。
進入大學校園,面對紛至沓來的壓力——學習壓力、交往壓力🏯、情感壓力🔴、就業壓力……難免會產生生命焦慮現象,你既要正確面對、承受壓力,也需要學會排解💋、化解壓力。首先,追求真正的幸福。有兩種幸福🍧,一種是別人眼裏的幸福,一種是自己心裏的幸福⚠,只有自己心裏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本質的幸福👎🏻,寧願“在自行車上笑”也不要“在寶馬車裏哭”✢🍞。在爸爸眼裏🐥,幸福比優秀重要🪻。其次🧛🏿♂️,培養樂觀的人格。契訶夫說過,“生活是極不愉快的玩笑🐂,不過要使它美好卻也不很難,只需做到兩點🍢:善於滿足現狀;很高興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這是不難的”。如果真的不幸,你也要相信:不幸只是一段暗道,走出不幸🎗,就是幸福。再其次,訓練調適的方法。當情緒不穩定時🧑🏻⚕️📶,你應當用理智抑製憤怒情緒🤌🏼。“當你氣惱時🎇,先數到10,然後再說話✥,假如怒火中燒👩🏼🦱,那就數到100。”你可以用健康的、建設性的方式表達、宣泄情緒。比如寫日記,去跑步♖、跳舞或打球🏇🏿,找朋友傾訴……你要相信,你擁有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你要知道,無論多麽困難的狀況🌔,任何人都不會無時無刻處在其中👬,問題總會出現轉機;你要明白👧🏿,小的改變會帶來大的改變🚴🏼,由小處著手,能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
第二句:擁有你的世界💹。現在,整個世界都已經向你打開。在你的世界裏☀️,你首先要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奇跡🥔、創造不同🚠、創造價值。同時👩🏿🦳,每個人都要履行責任👝🍴。偉大的成功者擁有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我負責,我會處理的”🧑🦼➡️。是的,這個世界還不是那麽完美和純凈📬,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和社會環境紛繁復雜所產生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負面影響🥬,很容易使我們道德觀念模糊與道德自律能力下降。父母對子女或者期望值過高,或者漠不關心🧑💻,或者過分包攬👁🗨,或者放任自流✮,這種現象也導致你周圍的一些同學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為失控。但你要知道,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就會是正確的🦸♂️。在這個世界裏,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
第三句👳🏻:珍惜每個今天。汶川地震後,學者周國平在其博客上說,“我🥜,你,每一個活著的人👩🏻⚕️,我們都是幸存者”🪹。爸爸認同這樣的觀點。對已擁有的🤳,要心存感激,懂得珍惜🦢;對未擁有的,要量力而行,學會放棄。事實上👩🏼🌾,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明天是不是還活著。我們應當學會珍惜和享受每一天。梭羅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訴自己一個好消息。然後🤷🏿♂️,他會對自己說,他能活在世間,是多麽幸運的事。現在😎,需要你立即行動🦶,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愛你的爸爸
(作者:袁衛星🤷🏿♀️,中國三牛娱乐研究會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本文系他為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的女兒所作)(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