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你沒有機會深入這些“熟悉的陌生人”的家庭。
當你在菜場接過菜時,當你在家門口接過快遞時🤏🏼⛪️,他們被省略成一個職業的代號🙏。你可能忽略了他們在這座城市有個臨時的家,那裏或許住著正在上學的孩子👸🏼👈,他們和我們一樣對孩子對未來憧憬萬分。
我跟著六十一中的老師進行暑期家訪。一天下午🧗🏼♂️,分別走訪了來自皖南與皖北的兩個家庭𓀕。家長幾乎都是一樣的表情,見到外人略顯局促緊張,話也不多,更多的時候是滿足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小小的客廳一下子被到訪者塞得滿滿的,卻不顯得擁擠🫙,反倒有些溫馨。男主人手忙腳亂地切開剛買的西瓜,一個勁地催老師吃🫳🏽。在他的眼裏,滿滿的是對老師的尊敬🙎,是對孩子未來的憧憬。
那一刻突然頓悟:這個時代,我們為什麽還需要家訪!
如果只是在課堂上接觸學生📝,這所學校的很多老師都會郁悶👨👨👧:這裏的不少學生學習不積極,不愛說話🧑🏿🏫,不講究儀表……但是看到學生的家庭環境🚑,老師才知道他為什麽有這些優缺點。
一位老師告訴我,他家訪的一名學生,家裏連張桌子都沒有🟦🏨,全家十幾口人擠在一間出租屋裏。這名學生只能等家裏人都睡覺了⚅,才有時間寫作業。家訪之後👨🏼🏫,這位老師真心為自己的學生驕傲🦶🏿:我的學生能取得今天的分數已經很棒了。
家訪把一個個名字代表的符號更具象化🔘,這種面對面帶來的交流♻、理解和寬容,是社交軟件所不能替代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交流讓教育有了溫度👨🏻🦱。在與這所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更多的接觸中,我深深體會到🫙⌛️,這所在各方面均不占優勢的隨遷子女學校,如果沒有在寬容與理解基礎上的感情的投入,教學改革只會淪為各種理論🧙🏿♀️、觀念、口號的雜糅堆積。
一位女老師說,每次從條件很差的學生家庭回來,就會心生同情🧶,想方設法地接濟學生☆,有時是出於母親的本能。比如𓀑😪,早上撞見一個頭發亂亂的女生🦣,會一把拉到懷裏,為她梳好頭😶🌫️👋🏼。還有很多同學都記得🤰🏿,人生第一次吃到的壽司與蛋撻是在謝雯老師的課堂上。在她看來,作為學生的獎品,老師親手做的東西比買來的時尚文具更有意義,因為那裏面有滿滿的感情🧗🏿♀️。
每逢高考,當地媒體梳理狀元來自哪所初中時,肯定與這所學校無關;當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公布時,他們也體會不到其中的喜悅🧏🏽。但是🃏🧓🏿,因為有感情🤺,老師們並不在意🈺,依然默默前行,力爭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因為有感情,老師就不會把學生視作生產分數的機器,自然能夠寬容他們不夠理想的分數,更不會因此而否定一個學生🛷。
不同的教育觀決定了不同的事業成就感🦶。
這所“特殊”的學校,盡管也出過幾個“學霸”♟,那只是少數。如果糾結於分數,老師遲早會喪失動力。畢竟,與名校的老師相比❇️,這所學校的老師晉升速度要慢很多。倘若把“教人做人”作為目標💪👮🏼,那麽孩子身上一點一滴的變化都會令老師更能找到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更能回歸教育的初心👩👧👧。
在不久的將來,“隨遷人員子女定點學校”將成為歷史——合肥所有的學校都將接納隨遷人員子女。
想當年🔙,這些孩子操著不同的方言,從天南海北匯聚此地🧑🧑🧒,為了同一個夢想——通過教育改變家族漂泊的命運🏇🏻,在城市裏頑強地紮下根,更好地生活下去👴🏻。正是因為這類學校的存在,他們今天夢想成真🧔🏿♂️。
這所學校很少受到媒體的眷顧。記者到來的消息,一不小心傳遍了全校老師👨🏽🦱。一位老師真誠地說,“感謝媒體記者的關註,你們在為我們鼓勁兒加油!”
這讓我心生愧意,全社會都應當感謝的是他們🧑🏽🍳!作為記者👸🏽,我們來得有點兒晚:媒體的目光早該從“名校”身上挪開一點🧑🏿,哪怕分一小半給這樣的學校也好。
這是我們的社會應當表達的敬意!
作者 王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