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才社會需求旺盛,企業不惜重金選人挖人,在供需嚴重不均的現實情況下,高校如何培養出合格人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7月19~20日,在青島舉辦的中國計算機學會“2019CCF未來計算機教育峰會”上👨🦯,來自2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多位計算機教育界人士從課程設置到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了多角度討論👮🏻。
全球知名自動控製和機器人專家、大疆公司的早期投資人🤌🏽、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認為,下一個產業爆發點是智能機器人,包括工廠的智能化裝備💤♥︎、家用機器人👎🏿🙄、無人機、AR/VR、自動駕駛等。傳統流水線式的🕰、應試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於當下創新時代,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想法把知識應用落地。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教授認為🍿,如果將人工智能分為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三個層面🧴🎱,從現在我國的研究成果來看,屬於基礎科學層面的幾乎沒有👨🏻🔧,屬優質技術科學層面的也乏善可陳🏍🅰️,大多數還處於工程技術層面。他認為,新形勢下🫄🏼🕵️♀️,要對計算機系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培養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優化,在通識教育中,要培育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還要建設AI倫理課⛹🏼♀️。
自2018年4月教育部出臺《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以來,據了解🫅🏻,全國已經有幾十所大學設立人工智能學院。面對這股浪潮,很多專業人士認為,國內高校不應一擁而上,應該衡量本校的辦學實力🛌🏽。要學習歐美國家一些大學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謹慎設置新專業和院系🤷🏽🌹。
由於人工智能的實現和應用具有精深、博大的特點,深度和廣度都有無限可能🏬,所以很多與會者認為人工智能的目標定位非常重要。
北京大學教授李文新認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首先是培養完整的“人”,所以關於人工智能的目的和意義,需要更多基於倫理層面的思考✊🏿,不能沒想明白就直接講“術”。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