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縣中咀嶺小學是甘肅省臨夏州一所偏遠鄉村學校,小學189人,幼兒園135人,教師僅有10人🫄🏽,校長李向龍在這裏從教25年。
“因為各種原因限製,我們出去學習的機會不多。直到2017年,我參加了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幹部網絡學院組織的‘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甘肅省種子校長網絡研修才發現,當今的信息化時代🪕,網絡培訓可以為我們偏遠地區的校長、教師打開另一扇成長的門🧏🛖。”李向龍說。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幹部網絡學院(以下簡稱網絡學院)經過多年運營發展🍇,成為全國教育幹部網絡培訓的核心平臺,與2600多所高校、800多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合作開展了培訓🔡,累計培訓學員200多萬人次。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培訓服務,為全國教育系統職工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學習平臺和更優質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效提升了教育幹部培訓的效率效益和優質資源覆蓋面🌷,促進了教育幹部培訓工作的快速發展。
“如果說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是教育管理幹部的‘搖籃’🤽🏻,網絡學院就是教育管理幹部的‘雲搖籃’📟。”“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遼寧省承辦單位負責人韓民說。
網絡培訓讓大規模幹部培訓成為現實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普及🧑💻,面向教育系統的各級各類網絡培訓業務借助“互聯網+教育”的東風迅速發展。2005年,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開始籌備並創建中國教育幹部培訓網,2007年正式開展遠程培訓合作業務。通過多方合作快速發展👐🏼👆,2008年教育幹部遠程培訓專業特色逐漸形成𓀘。在2008年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成立遠程培訓部基礎上,2009年正式確立了面授培訓🤑、遠程培訓“一體兩翼”的辦學格局👩🏿🍼🤟🏻。
2013年,在中國教育幹部培訓網的基礎上,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開發建設了網絡學院,當年5月16日,在教育部召開的全國教育系統幹部培訓工作視頻會議上☝🏻🎙,網絡學院正式開通。此時的平臺可以滿足20萬人同時在線培訓👆🏽💆🏼♂️,實現了大規模網絡培訓。、
“大學生網絡黨校”“高校輔導員網絡學院”“中小學網絡黨校”“全國教師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教師培訓選學平臺”“全國教育幹部培訓協作平臺”“督學網絡學院”……接下來幾年👨🏽🦲,面向教育系統不同類型學員的網絡學習平臺陸續上線。“基本實現了各級各類教育行政幹部,各級各類高校幹部、教師、輔導員和大學生以及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班主任和教師的全覆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侯慧君說。
搭建起龐大的課程資源體系
“如果說培訓項目是業務發展的宏偉大廈🐰,那麽,網絡課程建設就是業務發展的基石。我們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以滿足組織培養需求🦚、工作崗位需求和個人發展需求為目標👮🏽♂️,以遵循學員成長和學習規律為原則,註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多渠道多形式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逐步建成了涵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系統科學🕉、內容豐富🙎🏿♂️、門類齊全、特色鮮明的網絡課程體系,擁有培訓課程9400多門、累計1.2萬多個學時🛀,可滿足各級各類學員分崗、分層🤽🏼♀️、分類培訓需要,可持續為教育改革發展和學員成長服務。”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遠程培訓中心副主任於維濤說🧜🏿。
多年來,網絡學院圍繞教育部中心工作及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整體工作部署,緊跟教育改革發展實際👴🏼,追蹤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培訓業務👷🏻♀️,依托特色資源優勢𓀁,常年開展黨建與黨性黨規黨紀教育培訓、崗位任職與提高培訓、專題專項培訓🔧、年度選學培訓和定製化培訓🆗,產生了中小學校長與幼兒園長培訓、新教師崗前培訓、班主任培訓、督導督學培訓等一系列品牌項目,承擔了“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教育部相關司局的師德師風、黨務工作者🧗、網絡安全等國家級培訓和網絡示範項目,以及為貫徹落實“奮進之筆”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實施了全國教育行政幹部全覆蓋網絡培訓以及高校思政工作者大規模網絡培訓。
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網絡課程質量和學習效果🚤,網絡學院堅持“前期策劃下功夫👨🏽🚀、中期嚴循三審核、後期製作尋創新”的原則🥮,逐步形成了標準化工作流程,確保優質的課程建設。課程錄製前力求專業,通過說課製度了解專家、了解授課內容,並多次就課程內容🧑🚀、課程形式、學習對象跟專家打磨課程雛形🫴🏽。課程製作時力求嚴謹🦸🏽,確保課程的正確性🙊🔛、科學性、權威性🏋🏽♂️。課程後期製作力求創新,加入美觀簡潔的界面、生動的短視頻🎅🏿、仿真的幕布等元素🎦🚟,讓網絡課程更加生動具體。
建立國家級、區域、校級等多元化辦學合作模式
山東省濰坊市自2004年開始推行校長職級製改革🦫,旨在引導校長走專家辦學的路子♍️。如何有效提高校長的素質能力👨🏼⚕️、如何真正把培訓做到校長的心裏去🏃🏻♀️➡️,顯得至關重要。
“在推進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是缺少高端培訓資源的註入🧄、缺少量大面寬的培訓課程🥕、缺少有效解決工學矛盾的培訓方式。”濰坊市教育局組織人事科科長井光進說。
2014年🤥,濰坊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參加教育部舉辦🈲、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承辦的地市教育局長培訓班,深入了解到網絡學院所擁有的資源和具備的優勢🧖♀️🛴,深刻感受到其所擁有的資源、所開展的培訓方式和規範專業的培訓機製正好回答了濰坊市面臨的“三個缺少”問題。
該負責人迅速與網絡學院進行對接,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後期雙方多次對接🧂,最終簽署合作協議🥞,大規模的培養培訓活動由此推廣開來👨🏽🌾。“自2014年我們與網絡學院合作以來,培訓機製大為創新,實現了為校長和校長後備人才‘點餐’。網絡學院組織專家團隊製課、送課,建立起門類齊全的‘課程超市’🫃,對我們校長職級製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井光進說。
與濰坊市的合作僅僅是一個縮影✔️🙎🏿♀️。如今,網絡學院逐漸建立了國家級🚬、區域、校級等多元化辦學合作模式👿,與教育部各司局及全國各地、各學校進行廣泛的培訓與平臺合作,形成了政府規劃項目、自主研發項目🚶♂️➡️、委托定製項目👨🏼🌾、政采申報項目等多樣化培訓服務體系。
打造最接地氣的培訓
2015年,網絡學院應甘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辦公室需求,以網絡研修的方式啟動實施“甘肅省督學能力提升培訓項目”🫙,進行3年全員輪訓。參加輪訓的學員既包括行政部門督導幹部🪯,也包括專兼職督學、責任督學🎳。
如何滿足不同督學幹部的培訓需求☹️?網絡學院針對每個學員的個人情況🧑🏻💼、學習能力、工作側重點🙎🏽、專業發展以及培訓需求等5個方面指標開展需求測評🪞🧏🏿,根據測評結果確定不同的培訓目標、研究主題與課程研發方向、製定教學計劃。因為三類培訓對象的任職時間不同、專業發展所需也不同🫎,在測評過程中充分結合崗位🧜、專業發展階段的現實發展需求,設計了供不同培訓對象選擇的三層培訓體系。
對每一次合作、每一次培訓,網絡學院都會在開展培訓工作前力求做到針對培訓單位的組織需求調研、針對培訓對象的崗位需求和個人需求調研;在開展培訓工作時無論從培訓模式的選擇🛩、培訓內容的配置👨🏿🔬,還是從培訓結果的考評,始終兼顧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和個人需求,科學設計、按需施訓保障培訓單位培訓目的的實現和參訓學員積極性的提高,增強培訓質量。
為了打造“最接地氣的培訓”,網絡學院還定期開展送教進校活動,創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等機製,實現了“一位校長一張課表👨👨👧、一所學校一本指南”,顯著提高了培訓實效。正如江西省上高縣上甘山中心小學校長李連勝所說:“在網絡學院,我們需要什麽內容都能搜索到相關課程💇🏻♂️🧜♀️,而且隨時隨地可以自主學習。這是一種‘互聯網+培訓’的典型範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