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目睹了一些大學從清水衙門變成腐敗案發之地⏬。身為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他在3月3日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及搜狐網聯合訪談時總結說:錢少的時候,想腐敗也難以腐敗起來🛀🏽;然而錢多了🧈🚤,製度卻沒有跟上來🧎♀️,這導致大學經濟腐敗的問題屢屢曝光。 關於清水衙門的記憶是這樣的🧑🏿🦰:葛劍雄曾在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當過11年所長,據他回憶稱👨🏻🦽,第一年當所長時🐨🚶🏻➡️,歸他支配的只有8000元錢🧚🏻♀️。每年🙁,他給每個教授分300元,每個副教授及以下的職員分250元👱🏽♂️,手裏就只剩下五六百元了。
而現在卻不一樣了🥫,他說,復旦大學圖書館每年的日常經費都在100萬元以上🧏🏼♀️。“民眾都把高校看成一個不應該腐敗的地方,”葛劍雄說✈️,“但痛苦的事實是,高校早已不是象牙塔或世外桃源。”
2月17日🕖,武漢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陳昭方和原常務副書記龍小樂腐敗案🫅🏻⬅️,由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兩人分別以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和10年。而類似的校級領導因經濟問題落馬案件,近年在全國多所高校都出現過。2008年🧑🦼,南京工業大學副研究員孫義做過一項高校基建腐敗調查,收集的樣本達100份,其中🫱🏿,涉及校級及學校部門“一把手”的案例有75個✴️👩🍼。
葛劍雄嘗試為這些腐敗找到病因。他發現🛟,相關製度很不完備,比如,在圖書館♣️,500元錢以下的書可能就不會入賬👤,發票也不到圖書館登記,“這些不規範運作極易誘發犯罪,甚至逼你犯罪”。
葛劍雄說,他當館長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復旦大學圖書館每年花幾千萬元買書,會有幾百萬元的回扣,這個回扣不給館長,而是交到學校,然後再由學校給圖書館發獎金🎵。“我說這不行,這樣的話🧷,我沒幾天就要犯罪了,非取消不可。買書該多少錢👨🏿🦱,按折扣完的實際價格算,不要價格虛高後再給回扣。同時👨🏻🦳,學校要保證圖書館正常的薪酬。”
葛劍雄說,在他的堅持下🙍,復旦大學圖書館改變了這一“潛規則”👨🏿🎓☞,“這麽一來,我解脫了”。
他說,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高校裏的學院搞創收🤽🏽♀️,設立小金庫,這是腐敗高發處👩🏿🎨。另一個例子是“紅包”現象👞。在陳昭方案中,這種校內部門的“另類進貢”,金額累積起來頗為可觀,“正常的製度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潛規則就打開了腐敗之門” 👨🏼🍳。
與葛劍雄一同接受訪談的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評價認為:“權力過大🔮🧖,製約過小👨🏼,高校內部的財務管理像個自成一體的小社會🧕🏼👈🏼。”
這名華中師範大學的教授認為,高校相應的管理監督製度並不少,但往往流於形式🤾🏼♀️。因此🧑✈️,好的製度必須有可操作的程序作保障,否則🏌🏼♀️🔐,再好的製度也難落到實處。
他舉例說🖕🏻,有規定要求兩個一把手要絕對回避基建項目👉🏻,“但他們該怎麽回避呢,出了事還是他們負責。怎麽做到既負責,又不直接插手項目,還要了解項目的運行過程?這就是程序可操作性的問題”。
周洪宇認為,高校要預防腐敗,就得做到公開🚉、透明、決策民主,讓師生員工能真正起到監督作用,這遠比簡單的上級檢查或同級監督更有效🦮。他註意到,陽光高考這一舉措推行後,高校招生領域的黑幕操作比以前難多了,因為陽光就是最好的防腐劑🧝🏼♀️🤾。
葛劍雄就是“公開”的實踐者🧏🏽。2010年,他把復旦大學圖書館的開支統統公布在網絡上,甚至連招待費都公布出來💃🏽。“去年一年招待費大概花了6萬多元錢👩🦯➡️,包括單位進餐等都在裏面🎄,”葛劍雄說🦊📕,“很多人勸我不要公布,我說沒什麽不能公開的,我一公開🧑🏻🌾,其他單位壓力就大了。”
“其實大家都應該公開🦹🏽♀️,你該接待就接待,該花錢就花錢🪣。正常的開銷不能公開,就會有更加驚人的情況,”葛劍雄說,“有什麽怕公開的呢?”(中國青年報;記者 葉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