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討論教育體製問題,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方向👊🏿,其實我覺得,如果對現行教育製度做一個基本的判斷,就像當年經濟改革時經濟學家對經濟領域的判斷一樣,我們還滯留在八十年代初的水平。教育是大發展了𓀉,甚至用了很多洋化的技術,應當肯定進步很大🪩,但基本體製是落後的,甚至有人說落後六十年都不為過🫰🏻🍶。
現在講怎麽改🙍♂️,就是我們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應該怎麽定👋🏼。如果說我們在很多方面有共識,比如大家都承認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是改革的方向,至少在理論界好像達成共識了。那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什麽,往哪裏走?“彼岸”在哪裏🧚🏿♂️?我覺得好像是模糊的,還沒有一個共識💗🏃🏻♂️。
我用兩個詞,行政化和八股式來形容我們的應試教育製度。有人問我🧝♂️,為什麽全世界都有考試,獨獨中國考成這樣子🤌?因為它行政化🍓、壟斷化加八股化,所以我們的教育製度考不出人才🎶。我覺得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明確的📠,就是要把我們的行政化的壟斷的教育製度改成社會主義的自由教育製度👱♂️。這就是“彼岸”,這就是方向。從“此岸”到“彼岸”可能需要很多年,但要急早謀劃,小步快走🪤。
從這個角度看🪈,自由教育製度包括素質教育但不限於素質教育,用素質教育來批評應試教育並不全面。應試教育這個詞從狹義來說是灌輸式教育,對應的是啟發式教育。如果從廣義如製度層面看🕍,應試教育製度對應的是自由教育製度。我認為,從行政壟斷的應試教育製度轉向自由教育製度🚵🏿♂️,就是改革的方向🐂。
我覺得向自由教育製度改革,不是用口號說得清楚的👨🍳,比如教授治學,行家治校。因為還有其它因素🐃,比如,教育製度處於社會製度之下,社會治理環境也很重要。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話,自由教育製度是指約束和規範投資人(捐助人)自由辦學、教師自由授課🚴🏿、學生自由擇校擇課的一系列成文和不成文的準則和規章製度🔢。也許有人很討厭“自由”這個詞,但這曾經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追求的終極目標👨🏿🦰。正如馬克思所說,每個人自由的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恩格斯也說過,人類社會要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追求自由人的聯合體是馬克思畢生的願望。
那麽💺,如何從國家行政壟斷的教育製度向自由的教育製度轉變呢🖕🏿?可以從教育的管理部門🤞、教育基本製度👉、教育機構的管理製度三個層面進行改革。
第一個層面就是對宏觀教育部門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將教育的宏觀管理及其機構與教育的微觀管理及其機構分離,也就是說通過逐步的放權和分權,使教育部門轉變為規劃📲。監管及規則製訂的行業性的管理部門,而不是“管👩🏽🎤、辦🤳🏿、評”集一身,宏觀微觀不分的“主管部門”。“主管部門”的概念屬於計劃經濟時代👮🏿♀️。那時候的工廠都是行政附屬物;現在的教育機構也一樣🌁,是教育部門的附屬物。放權分權的改革當然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個層面的改革就是對學校基本製度的改革。這裏的教育基本製度是指舉辦人辦學的準則和規章製度👨🏿🌾,如出資的性質、方式及目的等等。它決定了學校的性質。從根本上說,有三類基本的出資辦學製度:一類就是公營學校,也就是公立學校,即由政府出錢辦的🧝🏽♂️🧔♀️。在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它屬於政府機構系列,即按政府公共事業登記🕵🏽♀️,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在實際運行中有很多不便🧏🏻♂️。為了克服麻煩👩⚕️,一些公營單位采取公司化或變相公司化登記,比如像香港的地鐵,它采取企業登記🦕,通過個人信托委托登記,按照企業法律製度來管理,處理職工的聘用和辭退等問題就方便得多。如果按照公營登記,就得按公務員來處理。香港對公營和私營的區分很清晰,就像交通規則一樣,快車慢車各行其道🦈✉️,分得清清楚楚。公營學校是用納稅人的錢,那就得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類就是“社會辦學”👃🏼。所謂社會辦學是指由政府以外的個人和團體出資(捐助),不以營利為目的而舉辦的教育機構,像哈佛大學。我們翻譯為“私立”學校🧑🏼🍳🖼,其實🤛🏿,這是真正的公共所有,出資人不能拿回報,不能有“所有權”,這有點像馬克思設想的“共同體”🦑,也有點像宗教團體,比如寺廟的財產,和尚是不能拿走的。這種公共團體自古以來就有。在法律上,這種“社會公共學校”類似於社團或財團法人🏋🏻♀️。
第三類是市場化辦學,即舉辦者(個人和機構)以營利為目的🤷🏽♀️,追求投資回報的出資辦學,在法律上,登記為營利性的公司法人,同時受教育法和公司法管轄。
第三個層面是學校內部管理體製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製受上述基本製度製約。不同製度下的決策、行政💏、學術三者權力的行使和製衡當然是不同的。然而🧑🤝🧑,不論采取何種製度💂🏽♀️,都要分清楚決策、行政和學術三種權力:
一是決策權。現在我們的決策權是在校黨委裏面。在不同體製下,學校決策權的歸屬不同,比如在美國,它屬於董事會或理事會,在德國屬於校評會。無論是叫董事會或理事會,都體現了決策權的團體性質👤🦥。所謂決策權主要是指規則的製訂權或稱“立法權”以及監督權和行政首腦的聘任權。
學校的決策權力究竟是由什麽團體來體現🧑🧑🧒?是黨委還是董事會、理事會👨👧👦、評議會🗓?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共是“執政”黨🤶🚴🏿,統領國家,但不一定要通過基層組織的方式直接“執教”🏟。
二是行政權𓀃。行政權是什麽🍢?就是行政指揮權,像馬克思所說☁️👩🏽🌾,一個樂隊要有指揮👨🏼🍳,要有人負責👆。學校就必須是校長負責製🔟。但校長只負行政權責,不能單獨行使決策權,因此,所有的校長負責製都是在一個委員會領導下的負責製,不論這個委員會叫什麽❤️🔥。而且這個校長是由這個委員會或提名或遴選或任命的。校長指揮學校的行政人員並向這個委員會或上級部門負責👩🏼🏫。
三是學術權。學術權什麽概念呢💇🏻?就是科研、教學的自主權🧐。由誰來行使呢?當然是由教師們。教授就相當於工廠的工程師,在某種程度上,負責教學的教授的地位就像負責工藝的工程師一樣,他獨立的行使學術權力。
不管是美國的教學製度還是英國的教學製度👨🏼🚀,還是歐洲大陸的教學製度,這三種權力、三條主線都是非常清楚的💥,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只不過國情不同,各有所側重而已🤡。我想說的是,這一套模式西方有現成的東西,我們可以借鑒👨🏻🚀。這是人類創造的共同財富。我們教改的目的一是公平的最大化;二是效率的最大化。在現有的教育製度下😄,很難使效率和公平最大化。我們非常可悲的看到,在應試教育製度下🏘,可憐的孩子們在“八股”考試的重壓下👕👬🏻,沒有天真燦爛的童年和歡樂的少年,終日背書,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又高分低能🚄,畢業難找工作。考不上的更可憐🎃,尤其是文科🕵🏿♀️,十年努力付之東流,學習的“知識”都白費🧑🏽🏫👩🏽🦰。因此⚽️,必須改革🦌,否則我們對不起子孫後代。改革要從大學改起🌻,大學歪了,中小學、幼兒園跟著歪🧖🏽。大學改順了則一順百順🧑🏿🦲。通過改革,我們要形成一個學生可以自由擇校、自由擇課,老師可以自由教學的製度🧠👰🏼。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形成自由競爭🤱🏽、富有活力、高效而又公平的教育製度,才可能造就出真正的人才,才有可能問鼎諾貝爾大獎𓀎,才可能成為創新型國家。當今教改♻🛸,功在千秋,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認識教改。
但是,要實現自由辦學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如中國經濟走向市場化花了三十年一樣,教改急也急不來,但是也不能等🕘,我覺得可以先搞試點。在公辦教育機構進行改革,沖破原來體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要從民辦教育體製改革開始。當初經濟改革也是先從民營經濟開始的。民辦教育沒有歷史包袱🤵🏻♂️🫓,活得很艱難,有改革的願望和訴求,可以從民辦做起😫。比如,放開民辦教育👩🚒,改變民辦教育機構非鹿非馬⬆️、四不像的地位,明確區分民辦教育的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種不同辦學製度🧑🏿⚕️,並給予重新登記或轉製😹。民辦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缺資金🚴🏽♂️,其根本原因就是辦學性質不明、產權不清🍭。如果放開民辦教育,區分投資辦學和捐助辦學😢🙆🏽♀️,就能夠吸引大量的投資和捐資進入民辦學校,徹底改變民辦學校缺資金少人才的窘境。從民辦起步,做出樣板,改革的目標就可能慢慢實現了。
當然,教育改革不僅是一個認識問題🏊🏽🧛🏿♂️,更重要的是利益問題。成功的改革要註意處理利益關系,盡量減少阻力,或者說化阻力為動力🥏。尤其強調的是,教改是在黨中央領導下進行的,自由教育製度的邊界就是不能違憲。
作者在“創建中國新文化(北京)論壇第十三次會議”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