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就無悔
——記山東省單縣郭村蘇莊小學教師馮秀蘭

1998年8月,剛剛大學畢業的馮秀蘭🍋,毅然放棄了廣東電腦公司的高薪職位,懷揣熱情,只身前往遠離縣城的郭村蘇莊小學任教。城裏長大的馮秀蘭,第一次面對雜草叢生的校園、窄小破舊的教室、“缺胳膊少腿”的課桌,以及一群淘氣孩子的尖聲怪叫……可是她心裏卻燃起了一個信念!
播灑素質教育雨露
馮秀蘭第一次踏上講臺時就暗立誓言: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
2002年一節自習課上👦🏽,馮秀蘭發現一個男孩正專註地捏泥人,她就悄悄站在旁邊看著。男孩突然發現老師站在身邊,情急之下把泥人塞進了袖口。馮秀蘭微笑著說:“我小時候也喜歡捏泥人👨🏼🎨。要不這樣吧🔤,下午我們舉辦個捏泥人比賽。”孩子們的歡呼聲隨即淹沒了她後面的話……
馮秀蘭把學生的泥塑作品收集整理好🧓🏼,又指導學生以“捏泥人”為主題寫了作文,一並開了個泥塑作品展🧑🏻🦲。這次活動既避免了一次尷尬的“師生小沖突”😛,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使他們獲得了對自己創造力的認知,一舉多得♡。
除了這種誘導式教育,馮秀蘭還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們的藝術細胞✊。村小沒有藝術老師🤵🏿♂️,馮秀蘭便自己開辦繪畫課。在她的指導下🗃🪂,學生的畫作在報刊上發表,還獲得了《中國教育報》舉辦的“世紀之星”比賽金獎。素質教育的雨露就這樣經過馮秀蘭的指尖🤵🏼♀️,悄悄地播灑在了村小。
用真誠融化堅冰
2006年一個下午🥞,教職工辦公室中突然出現了驚人的一幕:一個男生手拿磚頭👩👩👧👦,對著幾位老師怒目相向。馮秀蘭冷靜地走上前,用溫柔的目光看著男孩說:“孩子,願意跟我聊聊嗎?”拗得像牛的學生🖕,放下了磚頭,和馮秀蘭走進了“少先隊活動室”……十幾分鐘後,男孩態度誠懇地向老師們道了歉。同事們感到不可思議,紛紛向馮秀蘭取經,她微笑著說:“這個孩子從小缺失母愛,性格有點怪異😠👩🏼🍼。但我相信,這樣的孩子🐸,只要以誠相待,耐心勸導🧔🏽,他心裏的堅冰就能慢慢融化掉。”
小波是三年級的學生🤿,從小嬌生慣養,上課不遵守紀律,經常欺負班裏同學。馮秀蘭了解到情況後,並沒有批評他🧑🏼🤝🧑🏼🌦,而是讓他做了班裏的紀律委員。短短幾個星期,小波像變了一個人,不僅勤奮學習🧎🏻♂️,還帶頭維護起班級的紀律。
馮秀蘭能點石成金⛔,教化好這些頑皮的學生,得益於她平時對各種心理教材的大量閱讀🦹♂️。她明白🤞🏿,要想正確引導孩子,就首先要熟悉孩子心理,有的放矢。她的兒童心理閱讀筆記,足有厚厚的幾百頁。
讓農村孩子用電腦
2006年9月,一個女孩問馮秀蘭:“老師🧑🏼🔧,電腦是什麽?”馮秀蘭給她解釋了很多,可是女孩還是很茫然🛴。這天夜裏,馮秀蘭躺在床上不住地嘆氣:城市孩子幾乎家家有電腦,可是自己的學生呢?身處偏遠的農村,他們甚至都沒見過電腦👲。這時,一個大膽的念頭在馮秀蘭腦海裏一閃而過——買臺電腦!很快♓️🐶,她用自己省吃儉用的錢購買了學校裏的第一臺電腦,學生們可高興了!
利用在大學裏學到的電腦知識,馮秀蘭進一步鉆研👨🏼🔬,策劃了“走近電腦”系列活動,她手把手地教學生認識電腦、了解電腦、真實地觸摸電腦。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孩子們已經學會自己製作簡單圖表了,學會自己製作電腦圖畫了……
從教十幾年的馮秀蘭🦄,如今仍然和長期臥病在床的丈夫、十歲的兒子擠在一間20幾平方米的教職工宿舍裏。但是當記者問及馮秀蘭在鄉村教學生活中的感受時,她卻平靜地說出了九個字:“我努力🌍,我充實,我快樂!”這就是馮秀蘭👩❤️👩,一個普通的女人🤹🏼♀️,一個平凡的鄉村教師🤷🏿♀️,一個學生眼中的長發姐姐。(新聞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