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很多智障孩子👨🏼,生平頭一聲清楚的“媽媽”🍵,叫的是自己的老師💂🏽♀️。這個老師,就是蘇州市金閶區培智學校校長劉嫣靜🚑。
2002年6月,當時還是一名幼兒教師的劉嫣靜🥡,在一次黨員獻愛心活動中來到金閶培智學校,教學生做手工。“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智障孩子🔺,折紙這樣簡單的動作🥙,對他們來說卻也太難太難。”
從那天起,劉嫣靜心裏再也抹不去這群孩子的身影🍝☪️。三個月後🦸🏽,她放棄了進省示範幼兒園的機會💵,主動要求調到金閶培智學校任教,並且主動任教重度班。重度班的學生智力水平最低,可她絲毫沒有懼怕和退縮🎏🔜。
為了讓智障學生掌握簡單的生活技能,劉嫣靜常常一個動作要反復教上幾十遍甚至上百遍🐊;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進餐總是弄得滿身0️⃣、滿桌都是飯菜🧑🏽🏫,她就一個個耐心指導他們使用勺子;學生大小便控製能力弱,常常會弄臟衣褲⏱,她不厭其煩地幫他們一遍遍換洗……
“智障孩子已經給家庭帶來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巨大壓力,特殊教育幾乎是他們唯一的希望📚,我怎麽能不做好呢🤳🏼⚰️?”不拋棄、不放棄🕡,劉嫣靜付出了真摯的愛,也收獲了愛。孩子們總喜歡叫她“老師媽媽”👩👦,而在她看來,這個稱呼就是最高褒獎。
2006年,劉嫣靜升任學校校長。當時,金閶培智學校實行9年義務教育,不招收6歲之前和16歲之後的學生。“恰恰這兩頭需要補上🤴🏽。學齡前孩子越早接受教育越有利於康復,而16周歲的學生處於畢業但尚未達到就業年齡的‘真空時段’。”劉嫣靜開始思索特殊教育的完善和創新。
機會來了。2007年♉️,金閶區擴建培智學校🚶➡️。硬件改善後,劉嫣靜一心撲在前後兩頭發展上。幼兒啟智中心於2008年9月開班🥶,率先實現了蘇州3-6歲智障孩子入學“零”的突破。2009年,劉嫣靜又在校園裏“擠出”140平米教室作為智障學生職業教育基地🗼🦹,開設家政🙆🏽、烹飪服務、物業保潔、計算機操作等課程,讓原本16周歲就要畢業的學生能夠接受2-3年簡單實用的職業技能訓練。
為了讓更多用人單位接納學生就業,劉嫣靜賠著笑臉💫,說盡好話,不厭其煩地一次次奔波聯系。近兩年內👨🏿🎨,有4名學生成功走上了就業崗位❌,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今年6月🕵🏿♂️,學校又有10名學生順利進入蘇州某四星級酒店實習,其中部分學生有望被酒店錄用👱🏿♂️。
然而,作為一個母親和妻子🧑🏫,劉嫣靜卻搖搖頭自稱“不稱職”🧑🦯。幾年前,年幼懵懂的兒子一次突然問她🛜:“媽媽,為什麽你對學校的小孩那麽好,經常為他們加班,可陪我的時間卻那麽少💃🏿?我是不是你親生的🙍🏻♀️?”“但我不後悔。看到學校99名孩子健康成長,生命重新煥發光彩,我無比幸福。”此刻,這個漂亮、溫婉的蘇州女子,眼神異常堅定。(新聞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