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並非完全消除學業負擔🥳。
不能以“唯兒童論”的思想開展學校“減負提質”工作。“減負提質”以學生為中心🙅🏽,但不是什麽都以“兒童”為中心,而無教育原則地滿足其要求。
不能受社會浮躁思想的影響,功利性地“減負提質”。
教育一定要遵循人的發展規律和自身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教育的人文性、生命性和教育的可持續性。
當校長和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和行為準確而深入地詮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理解與支持學生新鮮的想法👨🦱、創造性行為以及教師的教研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在和諧校園裏快樂、健康地成長🧑🏻💻,這樣的學校教育是符合規律的教育🕹,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教育💉。我們用“和諧文化”來概括這樣的教育理想,並把“和諧管理、和諧教育”當作辦學理念👸🏽👸🏽。
一直以來🙆🏼♂️,學校教育面臨著“減負”這一時代難題。我們嘗試著把“減負提質”融入學校和諧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校長、教師🪫、家長等對“減負提質”有了更理性而深刻的認識🥕。
和諧文化與“減負提質”的關系
在和諧文化中植入“減負提質”的理念和做法👆🏽,是可能的嗎🪰?
我們發現,學校和諧文化與“減負提質”工作有許多結合點,比如,兩者均體現出對學校辦學思想深層次的思考;都體現出對教師🏋🏼、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關註,既關註教師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行為👨🦰,也關註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關註如何提高學校教育質量;關註由此而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更深遠地關註了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等☝🏼🦸🏽♀️。和諧文化有利於“減負提質”工作深入開展🫴🏼,而“減負提質”的有效落實能進一步豐富學校的和諧文化。
和諧文化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它著眼於學生未來發展,觀照著學校教育的前瞻性和未來性🤿。首先→👲🏽,學校“減負提質”應結合基礎教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而製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措施不能滯後,也不能脫離實際地拔高♥️。其次,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在成長過程中體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來自學生年齡、認知🙎🏻♂️、身體發育、家庭教育、個性發展等多種因素。學生現在呈現出的差異,並不代表未來的發展差異。教育工作者不能硬性“一刀切”地要求學生☝🏻🍜,應包容學生的差異性體現💁🏿♂️,註重因材施教的有效落實🦹🏿♂️。再其次,加強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有效銜接🧍♀️,也必將使“減負提質”工作更具教育內涵地落到實處🖐。
探尋“減負提質”的途徑
實踐中,我們借助學校和諧文化與“減負提質”工作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探尋良好途徑,深入落實“減負提質”工作。
在學校和諧文化的浸潤中👨🏽🦳,進一步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
思想指導行為。我們註重教師作為人的發展🍪,給予教師成長中的關愛🪭,讓教師把親身體驗到的幸福情感通過自己的教育行為傳遞給學生。結合“減負提質”工作,不斷思考自己的辛勤付出與學生學習負擔“度”的關系🎩,改進、完善教育方法。同時🧑🏽,還註重引導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探索“減負提質”的良好途徑,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此外💁🏿♀️,堅持開展以樹立先進教育思想為專題的理論學習;不斷派出教師到高等學府進行系統的教育理論學習,同時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減負提質”相關製度等“剛性”要求的落實,使“減負提質”觀念深入到教師思想認識的源頭👼🏻。
註重師生良好習慣的自覺養成
習慣決定行為效果。學校和諧文化既關註“人”的生命性成長,也關註“人”在成長中良好行為的養成。學校和諧文化以規範辦學為前提,促進老師把教育規範內化成一種自覺行為🌺,深入實施學校“減負提質”工作。在工作中明確規定🌗↘️,學生早晨8點過後、下午2點過後才能到校🧚🏽♀️,下午兩節課後準時放學👨🏻🚀。學生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大課間活動保證30分鐘,嚴格控製各學段學生家庭作業量等。對學生如何做到上課認真傾聽💆♂️🧏🏻、課前預習、課後鞏固🧻、正確處理學習與玩耍的關系等問題進行研究,完善措施,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逐漸內化成自覺行為👨🏻。
註重學校“和諧教研”🫘,加強研究與交流
學校“和諧教研”能推進“減負提質”工作🍶💋。學校和諧文化倡導的“尊重、信任與支持”,是構建學校和諧教研的基礎👨🎨。首先,學校領導註重集體性教研✊。經常隨班聽課🤪👩🏼✈️,發現問題與不足及時指出🧜🏼♀️,促進教師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其次,加強學科研討。如規定一、二年級學生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後👨👩👦,如何改進與提高課堂效率,如何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興趣活動等,加強問題與個案研討。再其次,開展診斷性研究,倡導各班根據實際情況加強過程性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建構“和諧課堂”,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和諧課堂”的構建,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有效落實了“減負提質”工作➛。在這裏,“和”即“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統領與指導,“不同”則體現在各學科內容🧑🏽🦱💃🏿、各班學生學情、各位教師教學風格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形式和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
加強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評價結果納入教師年度考核,評職🧑🏼🚒、評優、評先☣️,崗位競聘🦑,年終獎勵性績效考核等工作中👨🏻🎤。通過評價🛰,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讓家庭教育在共性與個性中協調發展
我們十分重視把學校和諧文化的核心教育理念滲透在學生的家庭教育中,與家庭共同搞好“減負提質”工作🔝。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讓家長明確家庭教育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結合孩子的個性發展需求有甄別↗️、有選擇地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在反思中豐富學校和諧文化
“減負提質”是學校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學校教育工作者應靜下心來思考,在理性認識中深化“減負提質”工作。
“減負”是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並非完全消除學業負擔👣。要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認真學習,不斷地克服困難、戰勝困難,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更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學校教育才能在“減負”中真正做到“提質”🧑🏫。
不能以“唯兒童論”的思想開展學校“減負提質”工作。“減負提質”工作以學生為中心,關註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毋庸置疑🕑,但不是什麽都以“兒童”為中心🧑🏽🏭,而無教育原則地滿足其要求。
不能受社會浮躁思想的影響,功利性地開展學校“減負提質”工作🖕🏿。不能把“減負提質”工作政績化👨🏻🦼➡️🙇🏿、功利化✩,而應遵循教育規律,持之以恒地開展工作☝️,才能取得“減負提質”的實效。
用正確的教育思想積極影響家庭教育🙆🏿♂️。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也來自家長在強烈的望子“成龍成鳳”思想驅使下🐩,脫離了孩子的教育實際🙅🏼♀️,造成了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學校應與家長積極溝通👦🏿,讓家長在教育的共性與個性發展中♥️🤣,探索良好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搞好家庭教育💇🏿♀️。
教育要寧靜致遠。學校“減負提質”工作涉及育人者教育思想👧🏼、教育行為,涉及家庭教育等。這就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做教育。教育一定要遵循人的發展規律和自身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教育的人文性、生命性和教育的可持續性。教育應如此,“減負提質”也應如此。
在學校和諧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深化“減負提質”工作,必將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促進師生共同成長,促進學校更富內涵地可持續發展。(作者嚴衛,系重慶市北碚區人民路小學校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