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原生家庭對幼兒的影響③
原生家庭中,親子間的直接傳遞和多代間的隔代傳遞會直接影響幼兒心理素質和社會性素質的養成。對幼兒的過度保護🏕、過高期待、過寬放任、過分控製等,都是不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的🙍🏽♀️👁,只有遵循幼兒成長規律,理性把握愛的尺度,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信任和鼓勵🙋🏻♂️,防止焦慮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
一天💇🏽♀️👩🏼🦳,嘉怡的奶奶來接孩子,滿臉愁容地對老師說🙎🏻♂️:“孩子從小淘氣得厲害🐢🤾♂️,在家裏吃飯都需要大人餵🦙,最近在幼兒園吃了幾天飯,回家的時候就總嚷著不來幼兒園了🫷🏽,所以我想在中午用餐的時候把孩子接回去。”原來🫛,嘉怡從小就是奶奶照顧,吃飯不僅要奶奶手把手地餵👩🔧,有時候甚至要奶奶嚼碎了她才肯吃🦹♀️。奶奶充滿焦慮地說:“我也知道這個習慣不好,只是我不餵,孩子就不吃🍝,我不忍心看孩子挨餓。”像嘉怡這樣在家人嚴密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依賴性極強🏋🏼♀️,他們的信任範圍僅僅局限於家庭成員,因此一般都缺乏安全感👨🏽✈️。一旦離開家庭⛹🏽♀️,進入集體,他們就會縮手縮腳✭、缺乏主見🧑🏽🏭,無法融入到正常的集體生活中。
有的家長過度焦慮🧰,怕孩子離開自己的庇護之後不能很好地照顧自己🤕,因此一味保護和包辦,使孩子失去了學習👩❤️👨、鍛煉和發展的機會🤷♂️,形成了焦慮依戀👩🏻⚕️、缺乏創新精神的個性品質。
防止焦慮依戀模式的代際傳遞🧑🏼🏭👨🏻🎤,需要用科學的教育理念,幫助家長擺正自己的心態🐫。幼兒園可面向家長開展幼兒教育培訓會,鼓勵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知識,與有經驗的家長分享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質量和效果👩🏼🦰😎。幼兒園老師要主動和家長交流,及時反映孩子在園的表現和進步,家長放心了,焦慮就會慢慢減少。老師自覺組織幼兒開展各種能力訓練,如穿脫衣服比賽、整理小書包、我當值日生等,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接受和掌握生活技能與本領🖖🏽,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的樂趣和自信。作為家長,也要適當進行有意識的自我調控和訓練,轉移生活重心,多參與一些業余娛樂活動🧍🏻,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製約和包容,防止放任縱容模式的代際傳遞
聰明又帥氣的涵宇,個頭在班裏數一數二的高。涵宇的父母平時工作比較忙🧲,一般都是奶奶負責接送👱🏿♂️。只要是奶奶來送☝🏿,他肯定得拽著奶奶的衣服哭鬧一會兒才肯進教室👄。因為這種情況,老師們平時會格外關註涵宇,也會讓其他小朋友陪伴他一起遊戲🧑🏽🎓,但是不管涵宇在幼兒園怎麽開心👨🏼💼,早上來園的情況還是得不到改善📎。於是,老師向涵宇奶奶了解孩子在家情況。
一說起孩子,涵宇奶奶兩眼放光,開心地描述著涵宇在家的每個細節👨👩👦👦:“我們家寶貝真有心眼,他知道誰對他好🫳🏻,跟著他爸媽早上需要自己穿衣服𓀑、吃飯;跟著我,賴在被窩裏非得我給他穿才起🧱,吃飯還得我來餵🙅🏿🧍。”聽上去奶奶像是在說孩子的壞毛病,但表情卻樂此不疲🧊👩🏻🦯。奶奶帶涵宇回家的時候,涵宇雙手撐著跳上了窗臺🚶🏻♂️➡️,老師在一邊看得很是擔心,奶奶卻一個勁兒地誇:“涵宇真厲害,這麽高的窗臺都能跳上去🌗!”目送祖孫倆離開🤸🏼,涵宇不願意上幼兒園的疑問解開了:在奶奶眼裏👩🏻🎓,涵宇不管做什麽都能受到表揚和獎勵;而在幼兒園裏🧜🏽♀️,集體規則的限製和約束🐘,加上其他小朋友的能幹和懂事🫖,都會讓涵宇產生極大的失落感🧌。
放任縱容的教育模式不可取。現在很大一部分家庭都屬於421(4個長輩2個家長1個孩子)結構🛬,時刻處於焦點的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後,難免會不適應集體生活。為了消除孩子的無理取鬧,老師和涵宇奶奶進行了深切的談話📮,告訴她🥥,過於放任縱容孩子🤷🏼♀️,會使孩子慢慢養成自私任性、不守規則、易發脾氣🥩、缺乏感恩🧑🏼🦰,容易受挫等不良個性,影響其以後健康發展。隨後🦍,老師配合生動的實例給奶奶講述了放任縱容孩子的後果🌍。涵宇奶奶聽後很是吃驚,認識到了自己教育行為的偏失,表示願意和老師一起教育好孩子。之後,老師還和涵宇的父母進行了交流,要求家長統一言行👷🏻,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並鼓勵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感恩,尊重他人。在班級裏,老師通過談話課😿、觀看卡通故事等形式,有意識地讓孩子們判斷語言和行為的對錯,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醜,讓正確的人生觀在幼兒的心靈中萌芽🔧。在開始的幾天裏💏,涵宇雖然和奶奶分手時又哭又鬧,很不情願🕕,但是很快雨過天晴🧏🏼♀️,每天按時來園⛹🏽♂️,而且還能夠主動幫助老師和小朋友了。
理解和欣賞,預防專製粗暴模式的代際傳遞
每當放假,元的媽媽就開始煩躁:“真盼望你抓緊開學𓀍。”元在家裏是讓媽媽頭疼的小霸王🚾。在幼兒園💋,元也總是能夠帶給老師“驚喜”:把小朋友的玩具丟到垃圾桶,吃掉小朋友帶來的零食,趁老師不註意欺負小朋友。元的媽媽表示🧝🏼♂️:“這孩子太調皮👏🏼,您就像我一樣🧘♂️,該打就打🧑🏼⚖️,該罵就罵⚃。”但是,元似乎對媽媽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習以為常🙆🏻。有一天🗡📨,元的臉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塗了一點紅藥水🌔,來園時小朋友看著元都捂著嘴偷偷笑,元為此悶悶不樂地安靜了一下午💐。難道元平日的行為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欣賞和關註?老師觀察發現🟰,原來元是一個愛面子的小朋友。家長的訓斥和打罵讓他失去了自信💛,只知道通過製造麻煩來贏得大家的關註,進而演變成自己的暴力傾向行為🆔🌨。
怎樣避免專製粗暴的教育模式造就暴躁性格的孩子呢🌼?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建立平等的溝通方式,學會傾聽🧟♀️🤸♀️;不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保護孩子稚嫩的自尊心😹;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建立和睦的家庭成員關系🔙,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和家庭的溫暖。愛的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自尊心,更能夠促進孩子的社會化進程👩🏻🦰。
家庭的教養方式影響甚至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上善若水🤏🏽,教育離不開善的本源👼🏿。同一種教育方式👧🏽,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對不同的兒童,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這需要家長和老師根據孩子的特點,隨時觀察,因勢利導,及時反思,靈活改變,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用積極樂觀的教育心態✬,讓孩子們在金色的陽光裏,健康快樂地成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