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過關、溝通能力弱𓀚、技能不過硬👩🏼🦰,這些“短板”是很多職業院校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的“瓶頸”。然而,新疆昌吉職院的少數民族畢業生卻被企業爭相錄用——
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難,是新疆不少職業院校的一大“痛點”,語言不過關、溝通能力弱🏢💏、技能不過硬💁🏼♂️,這些“短板”成了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的“瓶頸”。然而,記者近日在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采訪時了解到,這裏的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率連續5年超過95%,2016年達到99.1%☑️,少數民族畢業生甚至整班整班地被企業爭相錄用,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評價滿意度達90%以上🏕。昌吉職院少數民族畢業生如此強大的就業競爭力👩🏼🏫,是從哪裏來的呢?
破解專業學習遇到的難題
民漢教師同堂授課
民漢學生結對成長
走進昌吉職院2015級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訓課教室,一群維吾爾族學生正圍著老師↕️,熱火朝天地交流討論著。學生的提問和老師的回答,用的都是維吾爾語,精彩處,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笑聲。
正在用維吾爾語給學生上課的老師是艾力·哈斯木,這節課是“電氣控製線路安裝與調試”🧑🏻🦼➡️🎖,裏面有一些專業術語,維吾爾族學生聽不大明白🕧。“漢族老師上完課後,我再用維吾爾語給學生們講解專業術語的含義💋,這些孩子就能弄明白了☝🏼。”艾力·哈斯木說。
“民漢教師同堂上課,能有效解決少數民族學生在專業課、技能課上對一些專業術語、名詞概念搞不明白的問題。”昌吉職院院長馮國凡告訴記者。
隨著少數民族學生招生規模的擴大,昌吉職院發現🖼,不少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不過關。雖然學院對這些學生進行了一年預科教育,但到專業課學習以及實踐技能訓練時,語言障礙帶來的對術語和概念以及定理定義的理解困難,成了他們學習的“攔路虎”。看到問題重要性的馮國凡決定在少數民族學生相對集中的班級推行“民漢教師同堂授課”模式🕴🏻,以破解這一難題。
艾合坦木江·吾布裏來自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普通話說得不好🧑🏫。“我特別喜歡這種授課模式,課堂上聽不懂的,維吾爾語老師就會用雙語給我們解釋🚵🏼♀️,很快就能學會,學習效果很好。”
作為雙語老師🙆🏻🧑🏼⚖️,艾力·哈斯木可是學院的“寶貝”。他每周14節課,輪流“走班”🙇🏻♀️,不厭其煩地回答少數民族學生提出的問題🎸🐕。“這種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久而久之,孩子們便養成了遇到問題都要弄懂的好習慣。”
與此同時,昌吉職院還建立了民漢學生“共同編班♎️、共同住宿、共同學習”的共同成長機製。馮國凡說👨🏽🚒🐻❄️,這種模式讓民漢學生學習生活成長在一起,結成對子後,少數民族學生遇到問題,課上課下都可以向漢族同學請教。昌吉職院推行的“民漢教師同堂授課”和“民漢學生結對成長”模式,還從課堂延伸到實習實訓基地🙇🏻,直到學生畢業🖕🏽。
破解職業素養“短板”難題
素質教育課彌補不足
企業文化內化到心靈
“一批畢業生送到企業,上崗不到一個星期🐖,就有十幾名少數民族畢業生被企業退了回來。”回憶起幾年前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遭遇的尷尬🤹🏽♂️𓀗,昌吉職院機電工程分院院長李燕至今記憶猶新,“企業不要🤰,說這些孩子責任心不強🏋🏽♀️🍄🟫,怕苦怕累,規矩意識差。”
為何一些少數民族畢業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昌吉職院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主要問題是這些畢業生的職業素養不高。馮國凡告訴記者💇🏽♀️👨🏼🔬,職業素養“短板”成了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的“攔路虎”🙅🏼♀️。為此👑,該院決定開設學唱一首歌、學跳一支舞💄、家常飯製作🙎♂️、硬筆書法、電工基本常識等12門素質教育課程,補上少數民族學生職業素養和人文素養缺失的“短板”。
護理專業學生米爾妮薩·阿蔔杜瓦柯選擇了5門素質教育課程🤖🪺,包括烹飪、推拿、美容化妝、急救技術、禮儀知識。“這些素質教育課程我都很喜歡,而且都是將來工作生活中用得著的👩🏽💼。”米爾妮薩·阿蔔杜瓦柯開心地對記者說🧖🏽,“學會了這些,以後走上社會就更加自信了💇🏼♀️💁🏼。”
書畫社🧑🔬、舞蹈社、技能社、禮儀社等幾十家社團的活動地👁,是學生們上課之余最喜歡去的地方。素質教育課上,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實踐動手操作♉️,把職業的榮譽感滲透在全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學好職業技能是令人自豪的事。該院融素質教育於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是否認同企業文化,是少數民族學生能否穩定就業的關鍵之一。”李燕說,學院把企業文化引入校園,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將企業的價值觀👨🏼🚒、效率觀♓️🙂、經營觀內化到學生的思想中,使學生培養與企業需求達到零距離對接,實現教、學、做一體,產、學、研一致,從而使學生成長為企業需要的人才。
馮國凡說,學院高度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將企業文化融入學生的思想中,增加學生職業技能“含金量”🦠,提高了少數民族學生就業競爭力。
破解思想政治教育難題
課前專題教育常態化
“陪伴式”培養促團結
“除了常規的思政課之外,我們還開設了‘課前5分鐘教育’課。”昌吉職院思政教育教學研究部部長康峻嶺告訴記者,“雖然只有5分鐘,但由於形象生動、接地氣🎫,特別受各族學生歡迎😛。”
為了常態化這種思政教育模式,昌吉職院按照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編寫了《課前5分鐘專題教育手冊》,做到月月有主題👴🏻、周周有實踐。思想性、指導性和針對性保證了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能夠接受民族團結和法製教育。
針對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水平較低的問題🛡🕴🏻,該院把課前教育與感恩教育、養成教育、禮儀規範教育和才藝展示等活動結合起來🤶🏻🥑,鼓勵支持各族學生積極參與,在活動中踐行民族團結🕑,在踐行中引領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思政教育日常化、規範化帶來了令人欣喜的效果,學生們“玩在一起🏷、學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長在一起”。
為了增強少數民族學生交往交流和溝通能力🧑🦽,該院開展了“一住、兩進🚶🏻♀️➡️、兩聯兩做”的“陪伴式”人才培養模式,即老師住學生宿舍;老師進班級、進食堂;聯系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聯系家長👨🏿🎤、做家長的知心朋友💽。全院幹部職工定期開展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活動🧝,通過與學生促膝談心👦🏼,在情感上關懷、學業上輔導、生活上幫困🫶🏿🧘🏽♂️、就業上指導。
此外🌧,該院還對學生進行“陪伴式”培養,從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到教職員工,每個人都與2至3名少數民族學生結成“親戚”。“我與3名少數民族學生結為親戚,關心、鼓勵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孩子。”馮國凡說,“結親戚後,點點滴滴中,我們讓民族團結更加緊密、更加接地氣了🧑🏼🦰。”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