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對話羊城晚報記者🙎🏽♂️🤦🏿♂️:“有興趣才學得進去🫄,否則你光在那兒講,別說你口吐蓮花,就算你口吐鮮血,他也學不進去”——
學歷史是一輩子的事兒
本報記者 王倩
袁騰飛🧘🏿♀️,北京海澱教師進修學校高級教師、精華學校教師。他的出名很偶然———因為學校把他的講課視頻放上網供外地學生學習,讓他無意間成了熱門人物🐯。他嬉笑怒罵的講史風格受到網友追捧,甚至被譽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近日🚵♂️,袁騰飛到廣州簽售他的新書《歷史是個什麽玩意兒1———袁騰飛說中國史(上)》,和羊城晚報記者就教育觀念和熱門話題進行了交流⬛️。
既不滿堂灌,也不全笑話
羊城晚報:很多人都覺得你上課像是說相聲⭐️。為什麽要這樣💂🏻♂️?
袁騰飛(以下簡稱袁)🪹:我真不是刻意🖕🐻❄️,就是自然而然脫口而出,沒有刻意像相聲(那樣的說話方式)去講課。我覺得作為老師,幽默很重要。其實歷史老師像我這樣挺多的,自然科學的老師就少了,他們的學科決定了就得實打實。另一方面,我得提起學生興趣啊,有興趣他才學得進去🧖,否則你光在那兒講🪆,別說你口吐蓮花💸,就算你口吐鮮血🪱,他也學不進去🎪🌺。
羊城晚報:你的學生對歷史也沒興趣嗎🌖?
袁:我的學生上課睡覺的不少呢。但我的理解是:你看歷史課都安排在什麽時間💋👇,不是上午最後一節就是下午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都是學生最困最餓最想媽的時候。還有數學英語理化那麽重的功課,所以人家睡一下覺🤙,做一下數學卷子,這很正常➰。
羊城晚報🔱:那你的學生歷史成績好嗎🙎🏽?
袁☎:不錯啊。
羊城晚報:你課上講那麽多笑話,不會影響進度嗎?
袁:不會,其實我講課應試的東西很多,說笑的東西才幾分鐘啊,最長的也就七八分鐘🔆。我平時一節課上兩個小時呢🖐🏽,更多的是講這些東西怎麽背,這個題怎麽解。而且上課可以熱鬧,下課必須落實🧓🏻,該查作業查作業,該判卷子判卷子。
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
羊城晚報:在你網上的“語錄”裏,曾經說過🕵🏼♂️:“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你真的贊同這個觀點?
袁💉📽:我真的很贊同這個觀點。高考當然不行🚣♀️,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現在學的東西將來不一定都用得上🤱🏿。數理化對我沒什麽用🚣♂️,唯一目的是拿到高中畢業證👨🏽🎤,60分就夠了,精力可以放在興趣愛好上。但拿60分、能畢業,這是個基本的要求。我自己的數理化就很不怎麽樣,沒有任何興趣。
羊城晚報🤹🏽♀️𓀖:那也沒耽誤你上大學啊?
袁:我是保送上的大學,那時候保送要求並不高。
新教材太爛,到時必須換
羊城晚報🎁:作為中學歷史老師🪝,你怎麽看現在的新課標歷史教材?
袁👩🏻🦳:教育部基教司司長也承認,新課改最不成功的就是歷史🏪。這是最爛的一套教科書,沒有這麽寫歷史的🫕。其實新教材難度比以前降低了,考試命題難度也降低了👷🏻♂️,學生負擔是減輕的,但為什麽學生覺得難🤱🏼,就是因為它不是按照通史來編的🍣,學生覺得亂🧔🏻,沒勁。北京在復習時都是區裏自己再出一套教材🎎,按通史捋一遍💇🏿♂️,學生就清楚了👨⚕️。據我所知,通史的新教材正在編審👨🏽🎤,不能不換了👘。到時候現在這套教材會取消💪🏿。
羊城晚報:對廣東的學生,有什麽建議來增加通史概念?
袁:推薦課余看看《話說中國》,裏邊有3000多個歷史故事配文物圖片🥕,很形象地把中國史捋了一遍,很清楚💁🏻♀️。
講課聽我的🚤,考試按書的
羊城晚報: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就指出了中學教材中的幾個問題,但學術界對總理的說法也不完全認同。你對教材內容的準確性怎麽看?
袁:現在歷史教材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體例🌇,史實和科學性比老版教材有很大進步。但如果有新的信息,教材還沒有修訂的🎫,我會讓學生還是按教材背🧖♂️。不過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對有爭議的內容😮💨,考試命題時還是會回避的。
羊城晚報:那你自己如果有對教材不認同的地方,會怎麽對學生講🧘🏻♂️?
袁🤧🌶:我會按我自己的觀點講。也有歷史老師問過我,怎麽處理自己和教材的矛盾,我說就這麽對學生說⚅:“講課聽我的,考試按書本。”
不怕觀點錯,就怕史實錯
羊城晚報:你講課的調侃很多🆗,怕不怕說錯?
袁🧢🍕:史實不錯就完了⚽️,觀點無所謂對錯🥛。比如我講到日本和美國打仗,我說就像5歲的小孩打大人。很多人反對這樣比喻。我就覺得很好笑🤼♀️,比喻嘛🧟,有什麽恰當不恰當🧊,我說他3歲也行,12歲也行,無所謂嘛🏃➡️,我就想說日本像個小孩。在這種事情上糾纏來糾纏去有什麽意思📽?還要去考證日本到底多少歲🧖🏿♀️?
羊城晚報😝:你覺得調侃的限度在哪裏🦷?
袁🧙🏼♀️:曾經有家長抗議過,對我的觀點不贊成🤭。比如對農民起義的評價🏭,他覺得我否定了農民起義,他接受不了,跟學校說了,學校告訴我了😷,但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講法。我倒不擔心我的觀點會改變學生的想法,不怕學生把我的調侃的話當真🧗🏿♂️🧓🏻,教13年書了🧑🌾,沒遇到過一個👩👩👦👦。不用擔心,不可能發生,學生只會背教材🍧。我的限度也就在語言🧎🏻,不會有什麽肢體動作😛,也絕不反黨反社會主義🤴🏼,不講黃色笑話🧑🤝🧑,其他也沒有什麽限度。
離經叛道,只為貫徹觀點
羊城晚報🤸🏻:有人說你很離經叛道🛠。
袁:我不是離經叛道的人🔸,但很受離經叛道的人歡迎🔠,因為他們覺得我講課離經叛道。這很搞笑。其實我的生活很傳統啊,我很少用電腦看電視,不太上網,網上那些我的博客都不是我寫的。電視更不看了💡🚂,總覺得現在電視裏說的都是火星上的事兒。我就愛看書,我的生活就是看書,我的樂趣就是晚上跟古人神交。離經叛道的只是我的講課方式,不是我的思想👎🏿🎭。
比如說調侃,我只會拿一些“偏激”的事兒開涮,比如說憤青,有的人車後貼個標語🫐:“釣魚島是中國的。”我就覺得你沒必要在北京貼這個標語🐩⚈,中國人都知道。你應該把這個車開到東京去。而且他開車一會兒亂變線🏣,一會兒壓人行橫道,那還不如把標語揭下來🔒,規規矩矩開車,更體現你的愛國。我更多拿這種人開心🥊🏊♀️,不會拿那種主流的𓀒、正義的人和事開涮👩🏽✈️,我不會損嶽飛損文天祥。因為我發現原來那種講法沒辦法貫徹自己的觀點,才用這種講法來貫徹觀點。
羊城晚報:可很多喜歡你的孩子似乎分不清這裏面的界限😕。
袁🛤:的確如此⚫️。比如說有的小孩特別崇拜希特勒🙇🏻♂️,他來和我辯論,我一句話就把他打回去👄:“如果希特勒贏了➞,今天你得說日語。”他一下就傻了,你還跟我說什麽呀,我不跟你爭論希特勒好不好🙋🏿,咱倆不在一個層面上。哈韓哈日也不能說南京大屠殺是對的吧👼,其實就是因為學生不了解日語和日本文化就哈他們,了解了就不會盲目崇拜。
“守前待後”,吸引後人傳承
羊城晚報:廣州的學生沒有北京的那種歷史氛圍,學歷史的熱情也不太高。
袁:說實話我到廣東開講座或與讀者見面時是有點擔心的,怕冷場。我在東北時,沒開口下邊就不停地笑,鼓掌。在溫州就不行🎼。這裏邊有文化差異,也有興趣,可能我講炒股養生會更受歡迎。
一個民族,什麽是你的象征,就是精神文化。廣州是商業大都會🧑🏿🍳🈯️,商業氛圍濃厚🗃,經濟發達🧛🏻♀️,但經濟發展起來了,就應該考慮精神層面的發展。學生讀一點歷史書👩🏻🎓,學一點國學,會讓自己浮躁的心平靜下來。問歷史有什麽用?真不太好說,非要說,那能讓自己的氣質變好,腹有詩書氣自華。
所以我寫的這些書,希望能起到普及大眾的作用吧🥃。有的人在書齋裏做學問,他的成果可能只有幾個人知道;有的人面向大眾🏋🏻♂️👱🏽,寫的東西可以啟發民智。我希望我寫的東西能把年輕人從漫畫堆裏吸引到歷史中來。承前啟後做不到,就“守前待後”吧,守住前人留下的東西🦻🏻,等待將來的有緣人來傳承下去🧑🏻⚖️。
羊城晚報:對學習歷史有什麽建議🔬?
袁:永遠不要說你沒時間學🧑🎤,上中學時說高考不考⏺,沒空,那你可以上大學以後學;上了大學要忙著考研考公務員,那你可以工作以後學💆🏻👩🦽;工作以後你說要忙著掙錢,那可以退休以後再學🚙。我現在37歲🚋,等我73歲時,我學不來物理了,但還能學歷史。所以歷史是個終身學習,終身受益的學科☺️,學歷史是一輩子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