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3月3日電(記者龔讀法 實習生金斌)由於中新社浙江分社記者的報道而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升溫的“學費橘”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慢慢地冷卻下來,浙江傳媒學院大二學生巫小賓賣橘求學的事件已經告一段落👰🏼,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內的各大高校也相繼開始了新的學期。但是細心的學生卻驚訝地發現🦹🏼♂️,橘子這種水果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融入校園生活,而且它們也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愛心水果♠︎。
校園處處飄橘香
自從巫小賓一萬斤橘子“光臨”杭州下沙高教園區之後🟧🆖,原本充滿書卷氣息的大學校園裏又忽然飄起了橘子那股特有的香味,其中還夾雜著一絲柚子的清香。據了解🏕,經過“學費橘”事件之後⬅️🧑🏽🏭,便有許多家裏橘子滯銷的學生帶著橘子來杭銷售。當然,他們的目的僅僅只是純粹地替家裏賣橘子以減少損失罷了🤴🏽,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同樣得到了各大高校師生的無私幫助👨🏻💼👇。
走進浙江工商大學錢江灣生活區🏋🏿,記者采訪了幾個宿舍的學生,宿舍的墻角邊都可以看到裝著橘子的紙箱🚶🏻♀️➡️。“大家都是學生🎊☔️,誰有困難自然要相互提攜一把👩🏻🎤,再說買幾個橘子也是舉手之勞。”大三學生小潘告訴記者🧖🏽♂️,只要家庭有困難的大學生在學校賣橘子,他們都會在熟識的同學之間相互轉告,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人。“愛心水果”不僅流行於同學之間,許多大學的老師們也在爭相做著同樣的事情👨🏻🦼。在浙江工商大學的任何一個辦公室門口👨🏿🦲,都可以聞到柚子那股淡淡的清香👉🏽。該校辦公室一位姓劉的老師說:“買幾個柚子其實一點都不貴,但是對於一戶農民來說,柚子銷售的收入可能就是一年的收成,關系到他們這一年的生計問題📫,所以大家都應該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
“愛心水果”傳遞愛心
浙江工商大學的軍訓教官小嚴剛剛從宿舍出來,就被幾個女同學硬塞了一袋橘子👩🏻。“教官,一點心意🧛🏿♀️,我們宿舍送給你的,一定要吃啊,這可是愛心橘。”一個女生笑瞇瞇地說道。小嚴提著橘子對記者說道:“從2月底軍訓開始,隔三差五地總是會有學生送水果,不是橘子就是胡柚,我們住一個宿舍的幾個同伴都收到過,現在宿舍裏還剩著許多沒吃完👮♂️。”他表示,學生們都打著愛心水果的口號送,他們這些教官也找不到一個好的理由推辭。
據了解,本學期開學以來🐊,像這樣送水果的情形,在下沙高教園區的各個大學校園裏經常可以看到*️⃣。“最早的時候是‘學費橘’🔪,接下去又有了‘藥費橘’👨🏿💼,但是能被媒體關註的畢竟是個別🧓🏽,在下沙這裏的大學生還有一些家裏也都很困難😟🔙,但是他們受到的關註度就小了很多。”浙江傳媒學院一位輔導員對記者說道,“也有一部分學生帶了橘子或者胡柚到學校,銷路主要集中在學校師生,銷量不大,但是愛心卻一直傳遞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