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現代快報
日前🧑🏽🎄,備受關註的《江蘇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在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通過。其中,作為二次審議時最大亮點、直接觸及當前義務教育招生改革的“ 不得將各類競賽成績作為招生的依據”條款,最終被刪除👽,留下一個不小的遺憾。對此🔲🧔🏼♂️,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得在這個寒假拼命用功🅿️,拼出個證書,說不定就有用。
“我的寒假被剝削得只有七八天了!”可可很苦惱🦜,可可的媽媽說自己更苦惱,把可可塞進輔導班就是讓她多學點東西考張證書升學用🪁👎🏻,“我們都得上了恐寒症🎭,大人孩子都一樣🏙!”
症狀一:為拼小升初🧘🏻,瘋狂“跑班”
小李今年上六年級👍🏿,為了能給兒子搜羅更多的小升初信息,小李的媽媽學會了上網,把名校的網址都收藏了,每天點開來看一遍。“最近我發現好幾所名牌初中都出了通知,喊大家春節後就去登記,一看條件真是高得嚇人🧗🏿。”小李媽媽點開了一所名校的網站給記者看,其中要求學生要麽獲得過區以上的三好生,要麽連續多次在學校評為三好生🤣,或是參加了各種競賽獲得一、二等獎。“我家兒子只在一個競賽中獲過三等獎👊,這些條件一個都不符合🤡,我們想交錢進去人家也不答應。”雖說基礎不理想♍️,但小李媽媽也沒放棄。“大家都在傳👮🏽,這幾次考試說不定跟名校招生是掛鉤的,前幾天小孩感冒發燒,我也不敢幫他請假💁🏻♂️,擔心錯失機會。”上午半天上還不算🧗🏼♂️,下午半天,小李要跨越半個南京城專門進行數學強化訓練🏉。
“現在《江蘇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中把“不得將各類競賽成績作為招生的依據”條款刪除了,裏面肯定有名堂🙆🏼♂️🔺。”小李媽媽說,大家不敢掉以輕心🍇,就怕最後會吃虧。
症狀二:想玩也沒地方🕖,小學生感嘆太無聊
欣然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一放寒假,媽媽就請了幾天假陪著她🤚,可欣然還是喊無聊👨🌾。欣然媽媽告訴記者,因為鋼琴老師回家過年,遊泳館閉館,外面天氣又太冷,欣然只能整天窩在家裏🌰。“她要到陌生人家裏去串門我還真不放心。”欣然媽媽說⚆,如果實在不行,只能把欣然往培訓班裏面送,但孩子還太小,欣然媽媽不想讓孩子在短短的寒假裏有太重的學習負擔🦹🏻♂️,最終還是沒有送她去上。欣然媽媽說〰️,自己也是“恐寒症”一族。看著女兒整天睡懶覺、看電視也沒辦法。如果有相應的社區中心提供孩子們一起學習、交流的場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