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回收商綠色環保發展每日從數十間學校收集約5萬個飯盒,平均每個飯盒的廚余高達200克👨🏻💼,加起來共浪費了10公噸食物👃🏻,非常驚人。(圖片明報)

綠領行動在本周三舉辦“小學有衣食日”,在午膳前向學生播放浪費食物的片段,讓學生了解為何要“有衣食”💇♂️。活動口號是“食物不浪費🍍,盒盒食到底”。(圖片明報)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每日產生逾3000公噸食物廚余,占整體都市固體廢物的三分之一,學校是浪費食物重災區,尤其女校吃剩飯盒最其嚴重。
環保組織綠領行動發起“有衣食日”,呼籲飯盒供應商與學校按學生實際需要供應食物📝,所小學約2.8萬名學生參加,在活動當天齊齊戒絕浪費、吃清飯盒,避免將5.7公噸食物送到堆填區。
綠領行動曾向兩間食物供應商了解學校浪費食物情況,項目主任葉翠雯表示🙆🏻♂️,其中一間供應商的飯盒每個約重550至600克;另一間供應商的飯盒分兩個重量,低年級介乎550至600克,高年級為600至700克🧱。兩間供應商均有添飯服務。
專門收集塑膠飯盒循環再造的回收商、綠色環保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旭進指出,小學生浪費食物情況非常普遍,該公司每日向數十間小學共回收約5萬個飯盒🤹♀️,平均每個飯盒廚余高達200克🍠,即學生約只進食了半個飯盒♘,總計每天至少浪費10公噸食物💇♂️🙂↕️,數量非常驚人。
黃旭進說,大部分學生都吃不完整個飯盒,連菜也吃不完🧑🏽⚕️,“最好味的雞翼動也不動”,白飯更完全未吃過🫕,極少完全吃光,每日要花大量時間將廚余及飯盒分開。他說📦,低年級學生吃不完的比例較高,女校浪費食物的情況最嚴重🌆;天水圍區小學生“最有衣食”👨🏿🦳,極少吃剩及浪費🧑🏽🎨。
黃旭進認為供應商應調校飯盒分量,例如製作不同分量的飯盒,供學生選擇。該公司主要收集塑膠盒循環再造成塑膠產品如光碟盒,部分廚余則再造成肥料🚉,出售給農民。
中西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副會長祁梅娟,對小學生普遍浪費食物現象感驚訝,她認為家長除了關心學校膳食的質素𓀗,同時也應留意子女有否浪費食物,部分女校低年級學生會兩人共享一個飯盒🈸。她同意家長應與食物供應商協調,例如提供不同分量的飯盒以供選擇🟰,或以較“輕盈”的食物如面包及薯餅等代替傳統的飯盒👨🏻🦲,吸引學生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