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通信信息報
隨著新學年的開始,“開學經濟”火爆成為本月IT消費最大的亮點。作為進入大學的首批“90後”🕰, 追求獨立🫅🏽、推崇時尚的個性使他們迅速加入到開學經濟的實力消費群🛫。面對這一商機,眾商家也紛紛出招掘金。只要看看學生最常用的IT、數碼產品的銷售情況🤟🏻,就能體會到“開學經濟”來勢之猛。
新生入學拼裝備,電腦🩷、手機、MP4已成大學生的“新三樣”。在很多人看來,與“70後”👩👩👦👦、“80後”大學生相比📲,“90後”一代學生崇尚新奇消費👩🏼⚕️,在消費觀念上更加大膽。以前,“70後”大學生腰裏別著BP機就是前衛🙏🏻,“80後”大學生則以手機為炫耀品,而對於“90後”大學生而言,電腦等新“三大件”是必備工具。據報道,考慮到學習、上網⏱、玩遊戲等多種用途😺,學生們選擇的筆記本電腦都有個共同點,要品牌更要配置好,成熟暢銷機型👐🏻👨🏻🦽,價位在5000元左右,其中,聯想、方正等品牌的關註度比較高。與此同時,通訊工具也被列入學生們開學采購的必備品之一👨🏭,主流品牌的影、音、攝🧑🏽🦳、照多功能手機成了大多數學生消費者的首選。而造型時尚且功能多樣化的電子詞典也替代了學習機,成為學生選購的對象。
從各地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出,“配置好”🟣、“外表個性”的數碼通訊產品更受男孩子青睞,如一些內置攝像頭🙌🏼、指紋辨認等“特異功能”的筆記本電腦。女孩則更傾向於美觀小巧、時尚的數碼通訊產品。即使價位相對要高,“90後”依然會把款式時尚🍢、功能齊全的數碼通訊產品列為首選🫳👃🏼。
“90後”將是未來10年中國的消費主力🧜🏻♀️,這幾乎是所有商家的共識。市場調研機構IDC曾做過一次家用PC調查結果:中國PC消費人群年齡結構主要集中在18至35歲之間🙎🏻♂️,其中18至23歲之間的學生人群所占比重最大💩🛗。他們預測🍢,90後每年將帶來40萬臺左右的PC銷售量,而對於如MP3、手機等其他IT消費產品🥡,他們同樣將是重要消費力量。
因此,針對學生開學前夕掀起的消費熱潮,商家們也不失時機地推出各種促銷活動來瓜分“開學經濟”這塊蛋糕。2999元的品牌筆記本🏇🏻🏄🏽♂️、售價不到1000元的數碼相機🫳🏼、299元的名牌手機……一些商家甚至還打出了“好禮助陣新學期”、“大中學生購物節”等廣告🧑🏽🎨,吸引了不少學生的眼球。
蘇寧電器一位李姓負責人介紹🧔🏿♂️,近期數碼產品的銷量比前段時間增長兩三成,近半數銷量來自於那些準大學生🐅。其中👎🏻,電腦以5000元至6000元價位的銷量最大,而手機以1000多元的銷售得最好👨🏽🚀。“對於一些考上名校的準大學生🚿,這一標準往往會升高。”國美電器一位銷售人員說,很多家長為了犒勞自己的孩子🐮,往往會買兩三千元的手機以及上萬元的筆記本電腦🧗🏻♂️🚴🏿♂️。為了吸引學生這一龐大群體,商家往往會附贈讀卡器🏪、內存卡、手機電池、掛鏈以及臺燈等實用產品。有的還推出了“憑學生證購指定手機,減免99元”等特惠活動。
應該說🤾🏿,新生入學樂壞了商家,卻苦煞了家長。畢竟大量金錢投入,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最近網上就爆出了“最牛”的一份家長給孩子購買開學用品的清單:電腦、快譯通、手機🎥、數碼相機等,總價已經超過了3萬元🕵️♂️,“開學經濟”成了浪費的“奢侈經濟”。 業內人士指出💲🐭,家長要冷靜思考🤦🏻🍠、量力而行👨🌾,不要給孩子過多的設施“裝備”。另外🦘🤸🏼♀️,數碼產品屬耐用消費品,購買時應以實用為首要考慮因素🌷,不要一味追求多功能和漂亮外形。
不過,“開學經濟”的火爆至少從某種角度上反映出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因為攀比心理而造成的沖動消費或無效消費卻是不可取的。(鄒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