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多元標準的“擇校”行為🎁,強化的是我們的選拔性教育體製,固化的是集中教育機製,遏製的是孩子多元潛能的發展,特別是容易導致功利主義導向下的教育異化行為𓀚。
北京一所民辦小學日前舉行“幼兒園升小學”選拔🤸♀️,現場3000多名孩子競爭僅有的280個名額。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在教育界引發熱議*️⃣。
每年這個時節都是家長為孩子“擇校”的高峰期📑,很多家長都會竭盡全力調動所有社會資源,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進入一所“好學校”。但一所民辦小學,只有280個招生計劃名額🤢,卻吸引了超過3000名孩子前來競爭🛸,無疑深深刺激了大家的神經👷🏽♀️。
我們或許應該把視線從學校和家長身上轉移開🤦🏼♀️⏯,換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簡單計算一下,在這場激烈的入學競爭中↪️,將有2700多名孩子成為落選者📲。要知道,這是一批剛從幼兒園出來的孩子,他們原本對即將進入小學📞,即將成為小學生而興奮💂🏼♂️🧎🏻➡️、憧憬🧍♀️,但經過這次競爭🌥,他們卻成為“落選者”。筆者不禁要問:家長們按照成人的邏輯為孩子擇校時,有沒有從孩子的感受出發,考慮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明智?那麽多孩子剛剛正式開始自己的學業生涯就成為“落選者”😖,這可能是筆者看到這則報道後最擔憂和痛心的🛠🧛🏿。
而從家長們的擇校熱情不難窺視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社會文化心理依舊深重,加上“擇校熱”中所透露出的“攀比”、“投機”、“畢其功於一役”等不恰當的“擇校”心理,則更是凸顯出這種擇校行為的不理智。據媒體報道,家長們之所以青睞這所民辦小學🧑🏼🦱,看好的是與小學關聯在一起的優質初中。盡管報道中提及🔇,校方已經明確宣布與相關初中並沒有必然的升學承諾,也沒有向家長提供相關保證🐑🤽🏻♀️,但家長仍趨之若鶩。出現這種情況該如何解釋?兩所學校之間又到底是怎樣的關系?作為局外人🧝🏽♂️,我們不得而知。
如果從辦學市場的角度來看🧑🏿🏫,上述火爆現象正可以反映出我國民辦教育市場不成熟的狀態。我們知道“公辦不擇校,擇校找民辦”☁️。對於民辦學校來說,招生屬於市場行為🕵🏽♀️,有的民辦學校“門庭若市”,有的民辦學校“門前冷落”屬於正常現象。透過北京這所民辦小學招生火爆的現象,我們大致可以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究其根本,首先在於我國優質教育供給不足💩。對於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一般來說,滿足老百姓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務,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供給是基本能夠滿足需要的。但是像媒體報道的北京這所民辦小學,可以直接升入上一級優質初中,相對來說,這樣的“優質校”供給還不能滿足老百姓旺盛的需求🤺,招生出現火爆場面則是必然👂🏽。
其次,市場在教育資源配置中還不能發揮基礎性作用🐟。北京這所民辦小學招生火爆現象的背後,是市場並未有效發揮配置教育資源的作用,致使教育供給中的市場機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與有效、均衡的成熟教育市場狀態相比還有較大距離⚀。一些民辦學校的火爆招生場面說明,我國的教育市場供求均衡的成熟度還不夠高⏱,還處於一種非均衡且波動性很大的市場非正常調節狀態。以上這些都表明🪭,市場尚未真正發揮作用,不能真正讓優質教育湧現,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均衡🤷🏿♂️。而政府推行的基礎教育均衡化政策,也只能是一種底線均衡或標準均衡,短時間內很難達到優質均衡乃至特色均衡的發達狀態🥤。
此外👢,廣大家長“擇校”的標準始終是單一地為了升學,看重的是學校而不是學校的教育。這些都導致家長內心缺少自己的教育“尺度”🙎♀️📡,對自己孩子應該怎樣成長缺乏長遠規劃,反映了家庭教育旨趣的缺失🦹🏼♂️。失去了多元標準的“擇校”行為👼🏼,強化的是我們的選拔性教育體製,固化的是集中教育機製🧑🏿🍳,遏製的是孩子多元潛能的發展🫳,特別是容易導致功利主義導向下的教育異化行為🙍🏿。在這個意義上🦸🏽♂️,家長的責任是不能推卸的🤴🏻。一方面🧄,我們的家庭出於“對孩子負責”的心理而進行“擇校”3️⃣,另一方面,家長卻在放棄自己對孩子成長的教育責任🚶♀️,以及有效且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的主動擔當意識🍛。
至於說到通過舉辦九年一貫製學校的方式,鎖定生源從而達到改造薄弱小學的目的,這種舉措不失為一種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但在筆者看來,這只是權宜之計。一方面需要考慮具體地區的生源狀況,另一方面也需要考慮九年一貫製是否能夠真正帶來優質教育資源的增加和合理分配🤲🏿,是否能夠真正激活辦學體製的活力,以及能否真正註入新的資源從而保證九年一貫製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因為🚍,就區域整體來說,區域教育質量如果下降或本身不能得到保證🏋️,將刺激家長的區外“擇校”意願和行為,對區域內教育的整體穩定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當然,九年一貫製學校在相關條件到位的情況下,如果執行得好🧑🏿🎨,對促進區域內教育走向優質均衡還是一種有效的途徑🏄🏼。(作者徐冬青🚵🏻♀️,系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