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研工作者進行學術造假或論文抄襲,也許現在未被揭露🦂,等你成名之後,一定有人站出來揭露。” “在違背科學誠信的那一刻起,你科研生命的棺材板就已經蓋上了,誰願意拿自己的科研生命開玩笑。”
北京地區2011級研究生新生在參加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後,紛紛在微博上“曬”出參加報告會的心得。
引導研究生邁好科研第一步
與往年不同的是👩🏻,首都高校2011屆研究生新生入學後的第一節課,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的。為他們授課的是知名院士。10月13日,中國科協、教育部聯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邀請師昌緒👨🏻🍳、袁隆平👨💼、楊樂等著名學者以自身經歷🗾🦞,向2011年新入學的5700多名研究生新生宣講如何遵循科學道德和科學規範。
近年來🏷,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已成為社會輿論關註的焦點問題⬜️🏊🏽。據中國科協調查🌰,有近四成的科技工作者對科研道德和學術規範缺乏了解,近半數沒有系統學習過科研規範知識🗣🤣。超過五成的研究生認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是違背科研道德與誠信最嚴重的群體Ⓜ️,相當數量的研究生對學術不端行為持寬容態度🅿️,科研誠信意識淡薄👳🏼♂️。
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僅僅依靠外界監督、製定懲罰措施是不夠的。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陳希認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應是科技界、教育界的一項共同使命和長期任務🏛,應把科技與教育的作用形成合力,從源頭抓起🤲🏿,在新入學的研究生中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系統宣講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科研倫理和學術規範,深刻揭示學術不端和不當行為的巨大危害,引導他們走好學術生涯第一步。
2011年9月,中國科協、教育部成立了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領導小組🦢,並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的通知》。11月份,中國科協與教育部組織編寫了《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參考大綱(試用本)》,收錄了53個鮮活案例,目前已印製1.5萬冊,發送各省、區、市科協和教育廳(教委)以及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
師德楷模,身體力行宣講科學道德
“中國科協與教育部聯合發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宣講活動正確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遵守學術規範⌛️✌🏻,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旗幟鮮明地揭露和抵製學術不端行為🦧🧖🏽♀️。”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在大會致辭中開宗明義地指出了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德學雙馨的楷模,已經91歲高齡的師昌緒老先生👩🏼🦳,親手撰寫發言稿🥴🤸🏽,用鋼筆把發言稿改了一遍又一遍👦🏼🆎,他的每一場報告會都被青年學子圍得水泄不通。
作為宣講專家組的成員之一🔣,楊樂院士把這一工作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夫人身患重病,急需自己在身邊照顧📀,但在每次接到地方的宣講邀請時,他都會按時出現在宣講報告會的現場⚅。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田昭武和田中群院士是有名的“父子院士”。田昭武教授為了給福建高校作好第一場報告,反復修改完善講稿,還請田中群院士提出意見,看他的報告能否被青年學子接受。
著名科學家杜祥琬🐤、葉叔華、楊福家、楊叔子、黃伯雲、歐陽自遠等,紛紛在百忙中擠出寶貴的時間,積極參與宣講教育,精心準備宣講報告🦵🏿👁🗨。
截至2011年12月份,宣講教育活動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700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的25萬名研究生新生已接受了科學道德宣講教育。全國高校56個研究生院也全部開展了宣講教育。參加宣講教育活動的院士和著名專家達100多位👌🏻。
學風建設🤟🏽🤮,力爭常態化、多樣化、製度化
治理學術不端,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是個很好的“抓手”。
遼寧省選擇沈陽、大連和錦州地區部分高校作為教育示範基地🎁,主要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方面的理論研究,對全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人進行培訓👱🏽♀️🖐🏽,研究創新教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貴州除安排集中宣講外,還安排8場覆蓋相關高校的宣講活動。
作為宣講活動的重點,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也積極行動起來👩🦱。南開大學積極承辦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科學道德建設國際論壇🏄🏻♀️,並邀請杜祥琬院士等中國科協科學道德與權益專委會委員們面向1500多名新入學研究生舉辦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專題報告會👲🏼,周邊高校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紛紛趕到現場聆聽科學家現身說法🛀🏽🌪,反響極其熱烈,師生們普遍反映受到心靈的震撼和啟迪。
11月30日上午,首屆山東省十大名醫表彰大會暨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濟南市南郊賓館舉行🧑🏼🏫,恰逢濟南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一位研究生新生聽完報告會感慨:“能這麽近距離的聆聽知名專家教授的教誨、感受他們治學的魅力、使自己在今後科研中少走彎路💂🏻♂️,冒再大雪過來也值。”
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新生聽完報告會後深有感觸🫸:“做科研就像和尚打禪一樣,要耐得住寂寞🈚️。在做一個課題的過程中,可能很久出不了文章,或者出不了什麽科研結果🖕🏿,但是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科研方向。”
中國科協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下一步,中國科協將與教育部聯合推動以下工作:一是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的成功經驗和有益做法。二是推動建立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教育常態化✍️、多樣化🏂🏻、製度化的有效機製,並真正成為研究生培養的一個必須的重要環節🥢。三是逐步擴大宣講教育範圍。(新聞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