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農業大學教學樓114教室外💅🏿,每逢周一、周三🎭、周五的晚上,總會排起一條長龍,這些學生都是來逛“學術超市”的。只不過🧀,這裏的“超市”不是商品零售市場👩🏻🍼,而是研究生學術交流會,“賣”的也不是商品,而是學術報告。
為什麽要開辦“學術超市”🦓?沈陽農大研究生院黨總支書記張茂仁介紹🍿,為了打造適合研究生“口味”的校園文化👯♂️,該校開辦了“學術超市”,把研究生的學術報告當成“貨源”,讓研究生像進超市買商品一樣參與到學術交流中,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學術報告👩🏻🦳,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創新思維展示給別人,學術交流的內容涉及學校研究生教學的各個專業方向。
為了保障“貨源”的充足與質量,研究生院專門成立了科學技術協會,專門負責“學術超市”的運營。每學期初🤙,科協都把本學期“學術報告目錄”發給全體研究生🎮,大家根據興趣自由選擇。在每期報告中,還專門邀請相應的研究生導師作為點評人🧝🏽♀️。“超市”還特地推出了“今日特價”🧑🏽⚖️,即發揮涉農專業的特點🥠,結合社會熱點💁🏻♂️,定期安排學術科普報告,讓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都能感興趣、聽得懂👍。從“開張”到現在🦏,一年來“超市”共舉辦了112期學術報告會🏐,460名研究生作了報告👰,1.3萬人次參與學術交流。
如今在沈陽農大,很多研究生把逛“學術超市”當成了一個既開眼界、又學知識的新去處🙀。該校研究生啜文婷告訴記者:“我平時課多,但一有空就到‘超市’來🔬。感覺自己的研究視角比以前開闊多了,寫畢業論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從‘超市’裏‘淘’來的🧋。”(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